APP下载

如何加强小企业信用风险的监测与分析

2020-11-27许柯海音中国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风险管理部

新商务周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信贷管理贷后信贷业务

文/许柯 海音, 中国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风险管理部

1 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当前小企业对于促进整个国家的就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小企业业务也是我行推进战略转型的重大部署,近年来,银行业小企业信贷业务取得较好的发展。

2 小企业信用风险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企业信贷业务已成为各行主要业务发展之一,在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小企业竞争能力取决于信贷管理能力,而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小企业自身管理不规范,掌握小企业真实经营情况难度较大

小企业自身的管理尚不规范,存在机构设置混乱、财务状况不透明甚至财务数据失真的现象。同时我国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尚不完善,征信调查手段较为单一,银行收集小企业业主的民间借贷、小贷公司贷款等资信状况和整体负债存在一定的难度,在信息不对称、不真实的情况下将增大银行的信贷风险。

2.2 对小企业客户缺乏完整、有效的监测手段

一是各行监测系统是对小企业客户风险识别和早期预警的重要工具,但该系统的预警功能主要依赖客户的财务报表,对财务数据失真的小企业客户,其预警功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二是目前小企业客户的风险监测主要依赖现场走访,但面对目前小企业客户数量较多、信贷管理人员紧张的情况,现场调查所承担的人力成本太高。

2.3 贷前、贷中、贷后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一是贷前调查对企业报表相关科目及其他非财务事项的真实性核实不够到位。二是信贷执行环节对信贷资金用途真实性及合理性的核查管理,以及对信贷资金挪用带来的风险隐患防控不力。三是贷后对借款人账户结算、信贷资金流向、交易往来等情况的持续跟踪不够。

3 强化小企业信用风险监测手段

基于新形势下小企业客户面临的风险,建议积极探索具有小企业特色的风险监测手段和方法,具体措施和思考如下:

3.1 加强数据运用,优化系统管控工具

进一步提升数据挖掘运用的能力,广泛采集和深度挖掘客户数据信息,建立统一的360度客户视图,增强风险前瞻性预判水平。利用经济下行期的风险损失数据,重检风险计量模型和参数,丰富风险管理“工具箱”,开展多维度压力测试,增强应对风险的敏感性。

3.2 成立小企业审批中心,实现风险较大的业务审批重心上移

遵循集约、质量、效率和专业专注原则,组建“小企业授信审批中心”,将金额较大的小企业信贷业务集中到一级分行“小企业授信审批中心”审批。通过区分业务品种、存量和增量客户、业务金额、抵质押方式等,拟定差别化授权方案和审批流程,统一风险偏好,以实现风险较大的业务审批重心上移、其他业务审批重心下移。

3.3 强化小企业贷款发放环节风险管控

探索将小企业信贷业务纳入放款中心集中审核,通过贷中环节风险管控和中后台操作的流程集约,增强放款环节风险管控,有效弥补放款审核这一信贷管理薄弱环节。

3.4 区分小企业不同风险状况,明确小企业重点关注客户分级管理

3.4.1 建立“红、黄名单制度”

将以下客户纳入重点关注客户:出现重大风险事项的客户;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跨大级次下迁的客户;各项内外部审计检查发现严重问题的客户;日常贷后监控中发现异常的客户等。同时对于名单内客户,划分不同风险等级,列入经营、风险、审批部门重点。其中出现现实风险,若不立即采取措施将面临损失的客户,列入“红名单”管理,立即停止一切新发放信贷业务,研究保全措施。存在对其还款能力产生显著负面影响的因素或事项的客户,列入“黄名单”跟踪分析,制定措施,主动防控。

3.4.2 建立风险碰头会制度

至少每月召开风险碰头会,共同商讨客户信贷管理策略,实现全流程重点管理,会议内容包括:一是了解和听取小企业客户风险状态以及本级行“重点关注客户”有关情况的报告;二是研究制定“重点关注客户”的风险应对措施和管理要求;三是决定“重点关注客户”名单的调入与调出。

3.5 优化信息系统对信贷管理的支持

3.5.1 尝试建立小企业信贷业务客户经理工作平台

系统根据信贷业务情况,每天自动提示客户经理工作事项,包括贷款到期前提示、分期还款、结息提示、客户走访要求、客户评级到期前催办、额度授信到期前提示办理、抵质押登记提示等各项工作,并可要求客户经理上传相关资料以反映过程。

3.5.2 探索建立小企业贷款预警机制

通过系统对小企业客户资金流水台账分析,自动抓取具有定期定额向固定账户转账、交易对手名称包含投资、融资、小额贷款、证券、期货、基金、典当等字段、交易额发生大幅变化(30%左右)波动的风险贷款,通过后期人工分析和核查,监控和掌握客户经营状况及财务管理动态,排查客户经营异常和参与民间融资的风险。

一是盯住客户的现金流。了解客户的现金预算,包括现金流入、现金流出以及现金筹措方案和现金利用方案等。掌握客户现金支出情况,分析主营业务的直接费用、间接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支出以及经营成果状况。二是盯住客户的资金往来。分析掌握客户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等往来款项的变化,督促客户及时将清理收回的应收账款转存农发行账户。

3.6 强化贷后管理与信贷审批的有机结合

3.6.1 建立审批人风险评价与差别化贷后管理挂钩机制

审批人在审批时,独自对信贷客户/项目的风险程度进行判断,划分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等级,采取差别化贷后管理要求。

3.6.2 建立审批“灰名单”与审批人贷后回访/检查机制

将部分审批人重点关注的信贷客户/项目或追加了部分限制性信贷条件的客户,列入审批“灰名单”,不定期组织审批人对该客户/项目进行贷后回访及贷后管理检查,对于部分条件设置不合理或者措辞模糊,可在贷后回访/检查过程中得到纠正。

猜你喜欢

信贷管理贷后信贷业务
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研究
商业银行贷后管理能力建设措施和方法
完善企业贸易信贷管理
外债及其他信贷业务
舒兰农商行 陆续出台两款贷后管理实施细则
关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商业银行精细化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强贷后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常回头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