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下新疆与周边国家产业合作升级的路径设计研究
2020-11-27李芳
李 芳
一、引言
当前,全球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我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全方位推进对外开放,促进亚洲、欧洲和非洲以及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新理念。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是这条经济合作走廊的通道和枢纽。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从沿线合作国家和地区的实际需要和诉求出发,发挥产业比较优势,实现产业要素优化配置,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域内各方的联系,对于拓展新疆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空间,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新疆与周边国家产业合作进展状况
(一)政策沟通情况
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进程中,地方政府和企业是重要的载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疆充分利用地缘、资源优势与周边国家展开合作,通过多种平台推进政策沟通。研究制定新疆参与中哈、中蒙俄合作等实施意见,先后与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周边国家政府代表团开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交流研讨,强化政策沟通和发展规划对接;起草《关于深化对哈萨克斯坦合作的意见》,对深化中塔合作进行了责任分工;组织开展了中巴经济走廊中方7个重要节点县市专项调研,启动贯彻中巴远景规划实施意见的编制工作;启动《新疆“走出去”企业名录》《新疆侨商侨企侨界精英名录》编制工作①。
(二)国际贸易进展状况
1.贸易国别结构
国际贸易是产业合作重要的形式。新疆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中亚五国的经贸往来可以追溯到汉代,历史悠久。从新疆与周边国家的出口贸易额来看,哈萨克斯坦是中国新疆第一大出口贸易伙伴,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出口占新疆出口贸易总额的47.37%,其次是吉尔吉斯斯坦,两国的出口贸易占新疆出口贸易的70.65%,出口到土库曼斯坦、蒙古国较少。从新疆与周边国家的进口贸易额来看,哈萨克斯坦也是中国新疆第一大进口贸易伙伴。其次是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对塔吉克斯坦的贸易一直以出口为主。
2.贸易商品结构
新疆出口的主要是服装、机电、鞋类、纺织纱线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近年来文化用品有所增加。2014年以来,新疆服装、鞋类、机电、塑料制品等主要出口产品下滑,2017年服装、机电、鞋类出口数量缓慢抬头,文化用品2015年以后出口显著增长。
新疆从周边国家进口商品以机电、农产品等为主。2017年机电产品进口58.15亿美元,数量下降40.8%。农产品进口48.04亿美元,增长20.8%。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增长速度较快,2017年进口12.39亿美元,增长2.13倍。2017年以来,天然气进口也增长较快,但原油、纺织机械进口有所下滑。
(三)投资合作的进展状况
1.投资规模不断增加
从2013年起至2019年3月末,新疆累计境外投资36.5亿美元,其中对丝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约占对外投资总额的30%②。特别是对中亚国家的投资不断增加,尤其是哈萨克斯坦在中亚五国,甚至在全球属于营商环境较好的国家。截至2016年1月,新疆在中亚国家投资达到338家。其中,哈萨克斯坦162家,占境外投资企业总数的47.9%③。
2.投资领域不断扩大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推进,新疆企业在周边国家的投资形成了以采矿业为主,制造业、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等多元发展的境外投资格局。2016年新疆吉瑞祥集团与哈萨克斯坦ACCM-01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阿斯塔纳农业合作基地项目和工业园项目④。2019年新疆兵棉现代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新疆华世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兵团企业与约翰迪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哈萨克斯坦阿克托别医药公司、乌兹别克斯坦轻纺集团等外企签订了合同或协议⑤。投资领域不断多元化。
(四)技术合作的进展状况
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出五年来,新疆共组织实施了179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积极推动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科技合作交流。比如,新疆利华棉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塔吉克斯坦的农业资源优势,2013年在塔吉克斯坦建成了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另外,新疆中亚食品研发中心依托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在哈萨克斯坦建立了实验和生产基地。
新疆还建成1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比如,2017年新疆农业科学院在吉尔吉斯斯坦建立中亚农业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为中亚国家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搭建平台。2017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依托中亚药物研发中心建立“中亚创新药物研发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创建了医药产业国际技术合作示范园区⑥。
三、新疆与周边国家产业深度合作路径设计
(一)以全球价值链重构为契机,促进新疆与周边国家产业合作升级
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周边国家大都是发展中国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甚至低端环节,贸易模式主要是出口中间品到其他国家主要是中国获得价值增值。因此,新疆应充分发挥与周边国家合作基础良好、经济互补性强、产业契合度高的优势,推动以中间品贸易为主导的多边贸易规则,降低跨境贸易成本;抓住全球价值链转型的时机,加快技术创新,优化制度安排,摆脱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低端地位,着力构建国内价值链,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与周边国家形成紧密的分工合作关系,发挥好在每个价值链环节的功能和作用,提升全球价值链的合作水平。
(二)以技术创新为动力,驱动新疆与周边国家产业合作升级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其中一个特征就表现为经济增长的动力由传统的要素、投资驱动转化为创新驱动。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的产业合作必然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技术以提高产业合作的智能化水平。首先是利用5G技术提升国际产业合作的水平;其次,利用先进信息技术解决国际产业合作信息不对称问题;第三,推进区块链技术与产业实体的深度结合,提升产业合作的高度。
(三)以丝路产业合作平台为基础,实现新疆与周边国家产业合作升级
为推进产业合作,各国应根据不同的产业优势,从产业互补性出发,根据需求搭建合作平台,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协调机制。首先,充分焕发现有平台活力。利用好上海合作组织、中巴经济走廊、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中蒙俄合作机制等区域或双边合作机制。其次,加快推进跨境产业合作,与周边国家打造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进一步推动沿线国家产业合作园区的建设。第三,积极推进自贸区建设。新疆可参照其他地区的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构成以综合保税区为主体,涵盖跨境合作中心、出口加工基地等特殊经济功能区域的自贸区,提高合作区域范围内的双边贸易水平。
注释:
①白宽犁,谷孟宾.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②中国广播网.新疆今年18项措施支持涉外民营小微企业http://xj.cnr.cn/2014xjfw/2014xjfwsh/20190606/t20190606_524641384.shtml
③陆兵.“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中国和中亚五国经贸合作及风险规避.http://www.sohu.com/a/139904204-465554.
④朱瑞雪.“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
⑤http://www.cnr.cn/shanghai/shzx/jw/20191107/t20191107_524849342.shtml.
⑥新疆:努力打造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和基地.人民网http://xj.people.com.cn/n2/2018/0826/c186332-31977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