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发生食毛症的病因及对策
2020-11-27赵兴国
赵兴国
(青州市畜牧发展服务中心山东潍坊 262500)
食毛症是一种主要发生于成年绵羊或者山羊养殖过程中的以大量啃食体表被毛为特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多散发或呈地方性流行。此病与幼龄羊常见的舔毛症要注意区别,后者并不是大量的吞噬羊毛,而且只要注意哺乳母羊的乳房卫生消毒就会自行消失,食毛症则需要补充硫元素方可痊愈。食毛症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发病记录,西部地区较为常见和严重,尤其在甘肃河西走廊的荒漠草场表现为严重的地方性流行,给当地牧业生产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圈舍养羊的兴起,本病的发生不再局限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也有出现,饲草品质偏低决定了本病的发生,应该引起注意。
1 病因
据甘肃省等地对绵羊和山羊“食毛症”的调查研究,成年绵羊、山羊体内常量元素硫缺乏是本病的主要病因,被毛硫含量(2.61%)明显低于正常值(3.06%~3.48%),同时当地牧草中氟含量较高、铜含最不足和高磷低钙型钙磷比例不当。由于当地实行“草畜双承包”,替代传统的游牧制度,造成这种局部地域性水土病流行。羊只终年只限制在同一狭小地域放牧、饮水,而该地域处于区域性季节性硫元素供应不足所致。
有报道认为,钙、磷、钠、铜、锰、钴等饲料矿物元素缺乏,维生素和蛋白质供给不足是引起本病发生的基本原因,也有人强调饲料中缺乏含硫氨基酸是主要原因。
2 流行病学
食毛症目前发生具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实行放牧饲养的羊群是发病的主要群体,羊群在远离发病地区后症状即会快速消失,但一旦回到发病地区,则又会再次发病。食毛症常见于当年的11 月至来年的5 月,其中1~4 月是本病的发作集中期,当跑青阶段结束,牧场的当季新鲜青草能够满足羊自由采食需要时,本病即会逐渐消除。不同属种发病情况有所不同,山羊较绵羊高一些,但无年龄差异。
3 致病机理
硫是有机体必需的常量矿物元素之一。羊体内的硫元素含量约为0.15%,以含硫化物形式在体内发挥重要作用。常见的含硫氨基酸有蛋氨酸、眯氨酸、半胱氨酸等,是参与各项生化活动的必要物质。此外部分维生素和各类骨组织中也含有较多的硫元素,是动物完成新陈代谢的重要参与者。被毛蛋白质含硫相对集中,绵羊毛蛋白质中约含4%的硫。羊对硫的吸收利用因品种而异。当饲料蛋白质供给不足或蛋白质外硫源不足时,羊则发生硫元素缺乏。此时由于硫代谢扰乱,病羊出现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掉毛脱毛,并以本能的“吃毛补毛”来补偿硫元素的不足,从而表现出了“食毛症”。
4 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发病羊只常常啃食其他羊只身上的羊毛,而且啃咬次数频繁,每次可连续啃食40~60 口。被啃食部位不固定,但常以后臀部位居首,被啃食严重者从后臀一直延伸至前肩位置,腹部也不放过。由此造成被啃羊的羊毛大面积减少,有些地方完全裸露,严重的全身被毛几乎被啃光,容易受寒或伤口感染致死。有些病羊出现掉毛、脱毛现象。发病羊只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身体逐渐消瘦,也有些羊因为胃中羊毛大量积聚而造成胃肠道堵塞,最终腹胀而死。病羊还可啃食毛织品,部分羊只出现采食煤渣、骨头等异食癖症状。
5 诊断要点
本病可根据羊群高频率啃咬其它羊或自身被毛或毛织物,群体发病数量较多,症状类似,且处于冬季饲料青黄不接时做出初步诊断。再对发病地区的水、土等进行硫元素分析,若是低于正常值则可以确诊。
6 防治措施
6.1 预防
1)对发病率高的羊群用药物颗粒饲料补饲,时间从1 月初到4月中旬,开始以连续补饲为宜,而后视发病情况减量间断补饲。建议使用如下配方的含硫颗粒饲料:硫酸铝143kg,生石膏27.5kg,硫酸亚铁1kg,王米60kg,黄豆65kg,草粉950kg,加水45kg,用颗粒饲料加工机经搅拌加工成直径为5mm 颗粒。放牧羊平均每只20~30g/d,可盆饲或撒于草地上自由采食。
2)在放牧地区,建议有关部门合理划拨病区之外的山地草场供病区羊只轮牧使用,尤其是冬天和早春季节。适当程度降低草场单位面积载畜量,给饲草以生长时间和空间,提高饲草质量,减少疾病发生。
3)加强对羊舍的改造,尤其是传统露天棚舍的改造,建议改造为可保暖式密闭防风防雨大棚,防止体内新陈代谢过快,也可降低羊群掉膘程度,提高效益。同时注意勤于更换垫料,控制湿度。
4)发病绵羊、山羊应分圈过夜。推广绵羊罩衣措施,以减少掉毛,同时亦有保温防寒功效,对本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6.2 治疗
用硫酸铝、硫酸钙、硫酸亚铁等含硫化合物能够较为有效的治疗羊的食毛症,见效快,效果明显。进入秋季以后注意给羊补饲硫化物,尤其在冬季和早春,更应该坚持给羊群饲喂。硫元素用量可控制在饲料干物质的0.05%,或成年羊0.75~1.25g/d,即能得到中长期预防又能起到治疗作用。补饲方法以含硫化合物颗粒饲料为主,投服方便,适于治疗大群羊只发病。有机硫化合物如蛋氨酸等含疏基的氨基酸治疗本病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