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频危鸟类发现和保护研究及展望
2020-11-27徐勇,郭琳
徐 勇,郭 琳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陕西 西安 710082)
1 陕西省自然地理生态环境
陕西省地理南北长约880 km,东西宽约160~490 km,总土地面积20.58 km2。全省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纵跨温带、暖温带和北亚热带三个气候带,从北至南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三大自然区,区间气候差异较大,地理环境复杂,植被类型繁多,森林资源丰富,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境内秦岭山脉横贯东西,孕育了野生动物资源的多样性、特殊性和珍贵性,尤其是我国鸟类三大迁徙路线之一中部通道的必经之地,候鸟从内蒙、山西、陕北,越过秦岭、巴山,进入四川盆地,到达华中一带越冬[1]。
2 重点濒危鸟类物种的调查研究与保护
陕西省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0种,东方白鹳、黑鹳、朱鹮、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褐马鸡、丹顶鹤、大鸨、遗鸥。它们在陕现状,朱鹮、褐马鸡、遗鸥是当家花旦,黑鹳、金雕、大鸨是居家长客,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白肩雕分布稀少,丹顶鹤是在渭河湿地偶尔露脸的过路客[2]。以濒危鸟类朱鹮、褐马鸡、遗鸥最具代表性,种群数量大,科学价值高,也是本文的研究主题。
2.1 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朱鹮的发现、研究和保护
朱鹮(Nipponianippon)朱鹮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国外朱鹮已灭绝,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朱鹮有着鸟中“东方宝石”之称,1952年日本将朱鹮定为“特别天然纪念物”,1960年朱鹮被国际鸟类保护会议定为“国际保护鸟”,1968年被韩国定为“198号天然纪念物”。进入20世纪后,1963年俄国最后1只朱鹮死亡;1978年朝鲜板门店仅存的2只朱鹮死掉;1981年,日本将仅有的5只朱鹮全部捕捉,以期通过圈养来拯救这一即将灭种的物种,至2003年最后1只朱鹮死亡,拯救行动失败。从此国外的朱鹮宣告灭绝。
2.1.1 朱鹮的艰难曲折的发现——从鬼门关找回的朱鹮
1930年朱鹮在中国见于13个省,1964年科学家在甘肃采集到1只朱鹮后再无发现,十多年来因栖息地遭到不断破坏,曾认为朱鹮在我国已经绝迹。
1978年我国科学家本着对一个自然物种的高度负责,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所朱鹮考察小组,历时3年多,行程5万余km。1981年4月动物所专家刘荫增等第三次来到陕西秦岭南麓的洋县,在村民协助下,直到5月30日,考察小组在姚家沟,发现了青岗树上的朱鹮鸟巣和7只朱鹮:1对成鸟和刚刚孵出的3只幼鸟,附近游荡的2只老成鸟,这就是已有“6500万年历史”、完全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世界上仅存的野生朱鹮种群。
2.1.2 设立保护区,建立人工养殖场繁育朱鹮人工圈养种群
1986年省林业厅在洋县成立了朱鹮保护工作站,建立人工养殖场,通过科研实行科学养殖,建立了人工种群。2002年在秦岭北的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建立饲养繁育中心建立了第二个朱鹮饲养场,从洋县迁来60只至2013年已发展到230只,从此朱鹮有了可靠的繁育中心。鸟类学者为朱鹮人工种群养殖繁育和保种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研究总结出笼养朱鹮人工辅助自然繁育技术、笼养朱鹮的人工饲养管理技术,朱鹮人工种群自然繁育研究技术报告并在实践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研究有年龄对朱鹮繁殖成功率的影响、笼养朱鹮繁殖期的鸣声特征、笼养朱鹮非繁殖期昼间行为活动时间分配。人工饲养条件下朱鹮自然繁殖结果表明: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朱鹮可以自然繁殖 ,并已获得成功。
2.1.3 朱鹮栖息地和野化放飞的研究
朱鹮栖息地向历史分布地不断扩展。朱鹮栖息地面积,已由发现时不足5 km2扩大到1.5万km2。2007年以来野化放飞试验成功。朱鹮放飞回归自然在具备人工繁育种群的数量足够大和栖息地重建修复的条件下,野化训练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刘冬平等通过大网笼野化场所实验研究认为,朱鹮野化训练的重点在主动觅食、感知危险、寻找配偶 、抚育后代、迁徙的能力。马清义等认为,朱鹮野外放飞的主要研究任务是训练飞翔能力和觅食能力,亚成体可成为朱鹮野外放生的主要群体。为朱鹮野外放飞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目前,朱鹮栖息地集中在陕西、河南、浙江,广东等地,国外日本、韩国通过再引入工程也建立了野外种群。朱鹮人工繁育和野化放飞走在世界前列。
2.2 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褐马鸡的发现、研究和保护
褐马鸡(CrossoptilonmantchuricumSwinhoe)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濒临鸟类,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列为濒危种,中国鸟类协会把褐马鸡作为会标。
2.2.1 褐马鸡在陕西的重新发现
据鸟类学家多年研究考察,仅在我国山西省西北部的吕梁山宁武至乡宁一带及河北省小五台山的涿鹿,蔚县有少量分布,总数在8000只左右。在国内其他地区的分布从来未见报导。
1998年3月初陕西省林业厅接到黄龙县林业局电话报告,在黄龙县柏峪乡发现一种不知名的山鸡,叫声奇特,体型较大,疑是褐马鸡。3月10日省林业厅派来调查组,经过20余天的调查,确定褐马鸡分布于陕西黄土高原南缘的黄龙山腹地,涉及延安市黄龙县的白马滩、柏峪、圪台3个乡,宜川县的集义镇以及韩城市雷寺庄林场,面积40000多hm2,种群数量近2000只。
2.2.2 褐马鸡的繁育与保护研究
褐马鸡的繁育主要是在所建立的保护区自然繁殖,人工饲养繁殖仅在保护区林场和动物园试验研究。李延清等和李宏群分布通过调研表明,褐马鸡的自然保护区内有适合褐马鸡生存的山地森林环境、充足的食物、便利的水源 ,这一切有利于褐马鸡自然繁殖、生长,繁殖期一般在3 ~ 6月份。某些自然保护区、动物园和研究单位饲养一定规模的褐马鸡获得成功 ,但在饲养管理上还存在着谱系不清、卵受精率和雏鸟成活率低等问题,此外,还经常发生食羽、啄虹、寄生虫、鸡白痢等疾病,造成较高的死亡率。白绪祥等也发现陕西楼观台动物保护中心饲喂褐马鸡群体(3雄8雌,年龄1年左右)中一只感染褐马鸡禽痘病。
北京师范大学张国钢等做了褐马鸡的再引入的试验研究,选择五台山林区中植被保存最好的宽滩林场,释放5只野生褐马鸡和3只人工饲养的褐马鸡,所释放的褐马鸡中,多数个体都能在几天内找到较适宜的生境,逐渐稳定下来,表明所选择的释放地符合褐马鸡的生存条件,同时也表明褐马鸡具有较强适应新栖息环境的能力
2.3 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遗鸥的发现、研究和保护
遗鸥是鸥科最晚发现的种类,由此命名为“遗鸥(LarusrelictusLonnberg)”。遗鸥是世界濒危物种,被列入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物种。遗鸥在国外仅分布俄罗斯的贝加尔斯克和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湖,我国遗鸥主要在内蒙西部的鄂尔多斯高原有较大的繁殖群,为世界已知最大的群体之一,陕西省境内从来没有过分布纪录。
2.3.1 遗鸥在陕西的发现
2000年9~10月份,榆林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两次在紅碱淖巡查时发现脚上带环志的死鸟,根据环志上记载的信箱,把捡到鸟的地点、时间和环志号等写信寄给了全国鸟类环志中心。2000年11月10日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回信,证实环志遗鸥来自内蒙古伊克昭盟东胜泊尔红海子,也科学地证实了陕西省神木县尔林兔镇紅碱淖存在遗鸥。在《野生动物》总第122期22卷,向世人公布这一消息。
2.3.2 红碱淖湿地与遗鸥分布
红碱淖是陕西省最大的天然内陆淡水湖泊,红碱淖湿地面积11260 hm2,其中湖水面5515 hm2,草本沼泽面积1080 hm2,湖面宽阔水草丰美是遗鸥良好的繁育地。2001年发现遗鸥200多只,繁殖幼鸟100多只,到2005年5000只,繁殖幼鸟4500,是目前世界已知遗鸣繁殖的最大种群。秦卫华等指出,在鄂尔多斯遗鸥保护区非常遗憾,我们一直没能见到遗鸥的身影。但在2012年的红碱淖保护区,遗鸥几乎是随处可见。
周灵国、冯宁等通过对红碱淖湿地遗鸥和水鸟不间断的观察研究认为,红碱淖湿地位于中国候鸟迁徙的主要线路上,水鸟分布比较集中,是遗鸥、大天鹅等珍稀水鸟的迁徙停歇和繁殖地。
2.3.3 遗鸥保护研究
红碱淖湿地是遗鸥繁殖种群栖息地,保护好红碱淖湿地的生态环境是遗鸥保护前提。向 莹等研究了红碱淖湿地生境因子与遗鸥种群变化的关系,表明遗鸥卵孵化率与水体面积、湖心岛面积、居民地破碎度、耕地面积存在高关联度,与保护区内人口增多,违法捕猎行为以及造成的周围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汪青雄等通过红碱淖湖心岛的生境修复,把一些半岛分割变成湖心岛,以隔绝人为对遗鸥的干扰,扩大了适宜遗鸥繁殖的湖心岛数量和面积,红碱淖遗鸥繁殖种群的数量明显增加,可以很好地恢复遗鸥繁殖种群和有效保护。
3 卓有成效的规章制度与法制的保护
进入21世纪以来,陕西省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得到极大的发展,在法制建设上完成了《陕西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陕西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等,2007年,在全世界率先为一座山脉立法,颁布实施《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开启了山脉保护的“秦岭保护模式”。2018年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陕西省人大修订实施《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创建秦岭国家级生态空间治理示范区为引领,对野生动物生境保护和山脉生态保护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2001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了陕西韩城黄龙山褐马鸡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总面积81753 hm2,2011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经陕西省政府批准,在韩城建立了褐马鸡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7756 hm2。2010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8年建立陕西神木红碱淖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0768 hm2。2014年12月,陕西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陕西红碱淖自然保护区升级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18年,红碱淖获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遗鸥在榆林湿地得到切实保护,一直成为全球最大的遗鸥栖息地和繁殖区。
4 展望
4.1 进一步加强人鸟和谐共处的研究
孙怡文、王铁军2015年发表在《Ambio》的论文指出了传统的农作制度的衰弱,限制了频危灭绝的亚洲朱鹮的恢复。农业现代化,农作制度的变迁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如何在现代农作制度下为朱鹮创造自然栖息地,又不影响现代农业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和农民脱贫增加经济收入,是林业和鸟类工作者的新课题。
4.2 继续强化基础建设,建立健全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体系
继续建立健全野生动物保护体系,强化省、市、县三级野生动物保护机构,普遍建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在条件适宜区增加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的建设个数和面积,在各地建立爱鸟协会和爱鸟之家,形成全社会爱鸟护鸟的共识,从而建立起全省强劲高效的野生动物保护体系,切实做好保护鸟类资源工作,为建设美丽的生态环境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