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强化财政直达资金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

2020-11-27周余海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30期
关键词:财政资金台账财政

周余海

(中方县财政局,湖南 中方 418000)

现如今,我国经济正蓬勃发展,此时财政收入正在稳步上升。伴随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建设,财政监督变得愈来愈重要。为保证直达资金能够最大限度地惠及人员,改善民生,中方县全力做好直达资金监控管理工作,本文将就强化财政直达资金监督机制提出几点建议,具体内容阐述如下。

一、直达资金实施的政策要求及必要性

2020年,为了进一步落实我国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财政部专门搭建了中央直达资金管理制度,从而有效地支持地方政府践行“六稳”“六保”目标。根据直达资金的有关要求,牢牢秉持“中央切块、省级细化、备案同意、快速直达”的分配基本准则。践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高效服务的财政资金管理体系;搭建资金的长效监管机制,同时还应该联合政策方面,本县为落实上级方面提出的方针政策,依据财政事权以及支出责任细分的实际范畴,要求牢牢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提供成系列的政策配套措施,完善了各部门在直达资金中的责任体系。落实县级主要领导组织部署、财政具体监督实施、各行业单位负责落实的责任体系,做好本单位责任体系事项,及时、优质、高效完成,确保国家统一部署政策的落实落地。

二、直达资金在县级层面落地落实的实现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组织领导有力、分工明确的工作机制

县财政局构建了以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作为成员的直达资金监控领导小组,积极构建了直达资金监控管控机制,召集各科室骨干人员承担专项任务,明晰权责分工,加强各个科室间的协调力度,同时促成有关工作高效联动,实时关注直达资金预算分配进程,保证直达资金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积极效益。与此同时,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实行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20]56号)、《中央财政实行直达机制监督管理办法》等上级文件要求,成立中方县财政局关于成立中方县直达资金监控工作领导小组(中财库[2020]52号),进一步明确有关工作人员的基本职责,搭建起了较为完备的工作机制。

(二)建立系统规范、切实可行、具有操作性的制度体系

首先,积极制定《中方县财政直达资金管理办法》(中财库[2020]62号);办法从总则、组织领导、直达资金的分配、拨付、管理、信息反馈、职责分工、财政监督、责任追究、附则等九个方面实际明确全县直达资金的具体实施,注重主体责任体系,明确具体分配、拨付、管理、公开、监管体系。

其次,积极建立四本具体台账制度,同时还应该及时搭建直达资金预算下达台帐、支出台账、项目台账、惠企利民台账,如此一来,就能够保证各个资金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全部交予企业或者个体手中。

最后,根据事权以及支出责任制度体系,搭建各个部门直达资金责任范围体系。县财政局作为直达资金的下达部门及支付的监管部门,及时下达预算指标、并对支付情况实施有效监督,各行业主管部门是具体落实直达资金及时足额申报、使用、管理并对结果真实性承担全部责任的单位。并落实具体支付、项目实施过程监管、绩效评价、信息公示公开等具体工作。

(三)通过加强政策和操作学习,保证政策落地落实

相关人员还可以积极采取影像等多元化的手段,召集全县有关单位参加上级政策文件学习;集中组织具体操作人员就具体资金管理办法、具体台账口径范围、上级文件具体要求进行学习。在操作上,开展讨论,集中演示操作和个别指导,确保资金拨付到位,系统更新到位。

(四)建立资金的分配、拨付、管理、公示公开、绩效评价全过程监管体系

首先,预算下达方面应严格按照直达资金预算管理工作要求,单独发文下达,分别列示资金来源性质、单独调拨库款、并在指标上打上相关标识。同时将资金在直达资金监控平台及时接受上级指标及下达本级指标。对上级财政部门已明确到单位和项目的转移支付资金,在7个工作日内下达资金。

其次,资金拨付方面,应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直达资金使用要求,点对点将资金支付到最终收款人或机构,同时将资金过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及时录入支出项目上,属惠企利民的项目,必须及时导入惠企利民附件。

最后,各个责任单位加强真实性审核,实现全流程化监督。预算单位随时跟踪资金去向及效益情况。不仅如此,还应该在第一时间内对直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公示公开,形成制度。进一步强化工程项目的绩效评价力度,根据先有支出后有评价的模式展开评估,由此提升资金绩效。

(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实现直达资金全方位的监督机制

首先,充分利用制度体系中的台账制度,依据横向、纵向对比方式、采用不同表格对比方式、综合分析比较方式、现场核查等各种手段对资金进行监督。

其次,采用扶贫动态监控系统中的直达资金监控模块进行指标下达、资金支付、绩效评价等手段,尤其是系统设置的监控预警机制进行监督;

再次,采取公示公开方面,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监控体系。利用上级检查、本级审计部门、纪检部门等政府职能手段加强监督问责机制。同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形式等现代信息加强资金的监管。

最后,根植于财政职能,积极地将思想和行动整合至财政部的决策部署过程中来,以直达资金监控系统作为重要的前提基础,推动直达资金尽快支付到位,为企业以及老百姓们带来更多的便利,从而进一步发挥实际效果。不仅如此,还应该保证直达资金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全程被监控、被追溯,进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做到从“建起来”到“用起来”的变革性优化,全面地发挥直达资金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积极效应。

(六)重视机构队伍建设,提升财政干部业务能力

科学布局县级财政机构,县级财政所是县级政府单位所属独立行使财政职能的单位。同时还应该明晰县级财政机构管控体制。县财政局对乡镇财政所采取垂直管理,对乡镇财政人员的业务工作和个人年度考核、岗位任免、工作调动等环节都要求获取所在镇党委、政府的审核批准。在日常工作之中,相关负责人还应该重视提升乡镇财政人员管理程度。进一步优化财政人员竞争考核上岗以及交流机制,搭建县级财政工作者的专业化流动机制。必要时还应该对乡镇财政人员加强培训,积极构建“以业务作为主体,统一规划、分级践行”的培训体系,大幅度地提升县级财政工作者整体的政治素质水平、职业道德水平以及业务能力水平。除此之外,相关负责人还应该积极推进“创建基层满意站所”工作。合理优化县级财政机构建设的各项规章条例,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构成合理化、机制化以及规范化的县级财政管控模式。

三、利用直达机制创新财政资金管理方式的建议

第一,建议运用直达资金操作模式加快财政资金拨付,创新财政资金管理。直达资金运作模式,加快了资金的流通,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建议拓宽运作模式范围,提高财政资金下达、拨付效率。

第二,建议建立财政资金全面绩效评价制度。所有项目必须采用项目申报、项目审核、过程监控、绩效自评、结果公示、绩效运用等所有环节,实行项目必问效、无效必追责制度。把现在市场经济的一些理念融入财政资金管理制度中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第三,同时还应该积极搭建尽职免责的有关制度。直达资金的支付,要求多个部门单位展开沟通联系,彼此积极配合,从上至下地推行下去。链条长,涉及面广,拨付时间短,要求严,更多的是一般工作人员,工作量大且辛苦。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建议也从关心关爱工作人员、激发干工作积极性角度出发,对能提供尽职的证明和工作痕迹的,给予免除通报问责。

第四,加强实务操作。重视实务操作,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对预算指标打上标记,在第一时间导入监控平台,追踪直达资金分配情况。同时还应该点对点地支付至最终收款人手中,在支出结束后,还应该实时监控支出进程以及走向;构建直达资金项目台账,有效地呈现资金分配、拨付应用、受益单位及个人状况,从而实现从预算指标下达、资金拨付应用、资金监控台账三方面系统化监控直达资金。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进一步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更深层次地强化县级财政依法获财、合理理财、科学用财的能力以及自主性,逐步提高财政保障能力,此时就要积极进一步强化财政直达资金监督机制,希望本文能够对此提供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财政资金台账财政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工作落实,一本台账起什么作用?
靖边规范基层党建工作台账
财政资金风险防范路径探究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