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分析研讨

2020-11-27唐乐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30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人员财务人员

唐乐

(智远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的质量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失真的会计信息导致投资者不能实现自己的投资目标,丧失对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投资热情和信任。而且失真的会计信息可能会导致信息资源的非法交易,产生庄家操纵证券市场的乱象,严重影响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导致社会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配置。所以,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系中,需要确保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内涵

会计信息是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来反映经济活动过程中的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的经济信息,具体表现形式就是通过年报、季度报告等财务报表向投资者、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展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的数据与原始凭据不一致,违背了会计准则中的客观性、真实性原则,导致投资者等外部会计信息需求者难以及时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发展情况,扰乱证券市场秩序,严重的话甚至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性。

会计信息失真按照制定者是否存在主观故意性可以分为非故意会计信息失真和故意会计信息失真两种类型。非故意会计信息失真指的是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非故意的过失,会计信息的控制人员即财务人员由于职业道德,专业素质等内因以及行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等外因的影响,造成的对政策法规理解不透,运用相关条款不当或账务处理错弊而导致的报出会计信息与实际信息不符。

故意会计信息失真是指控制会计信息的人员为了部分成员利益或个人利益,而违背了会计准则中会计信息真实性、客观性等要求,故意篡改,伪造,编造有关的会计凭证,虚报,漏报,瞒报有关的会计数据而造成报出信息与会计主体本身的实际信息不符的现象。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

在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缺乏对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严厉惩罚,导致相关人员违法披露会计信息的成本过低,正如《资本论》中所说的“资本如果有50%的利润,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100%的利润,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由于相关人员预期会计信息造假带来的收益远超于造假成本,所以会助长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另一方面,因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相对独立于证券市场的发展,会计准则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同一项会计行为的处理可能存在多种方法,使得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谋取更多的非法利润而钻法律的空子,甚至存在部分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钱权交易,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

(二)财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和道德素养存在欠缺

一方面是某些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存在不足,由于资本市场的变动,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每年都会有所修改或补充,某些财务人员不能与时俱进,及时学习掌握新的会计知识和法律法规,导致出现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财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会计信息的处理有着严谨的程序和规定,某些财务人员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不够认真仔细,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和原则。更有甚者,一些财务人员为了谋取个人不正当利益而进行财务造假,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三)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缺乏健全高效的内控制度

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构一般为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分别行使最总控制权、经营决策权、监督权和经营权,但现实情况中,大股东往往对公司拥有更大的控制权,股东大会的权利要超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导致股东权利得不到制衡、股东的某些行为无法得到监督,特别是有些公司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出现自己监督自己的情况,显然无法得到权利的有效制衡,企业管理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授意并指使会计人员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以达到控制、占有或骗取国家及企业、出资人资产的目的,出现贪污腐败、群体犯罪等行为,从而导致大量造假案件的产生。而且独立董事并不独立,往往由公司内部人员的熟人和朋友担任,缺乏相应的制衡。

另外,上市公司的典型特征是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由于缺乏完善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作为管理权所有者的经理高管们可能为了个人利益而侵犯了股东们的利益,以常用的股权激励为例,一般管理者会按照上市公司的业绩和发展情况对经营者进行相应的股权或期权激励,经营者为了达到激励的必要条件而进行利润操纵、市场操纵,在重大事件发生前进行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会计信息披露,诱导市场和投资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上市公司缺乏对内部控制监督部门的重视,部分企业仅将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公司内部控制的执行部门,而未单独建立内控部门,未能形成健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体系,更多的可能集中在事后的“亡羊补牢”上,导致无法快速及时地发现会计信息失真发生在哪一个流程。公司内部缺乏完善高效的信息流通和沟通机制,各部门之间不能及时传达交流信息。

(四)上市公司自身的不正当利益诉求

公司为了完成融资目标或保持上市准入条件,会倾向于有选择性地披露利于自身的会计信息,当公司对外筹集资金时,会向市场发布反映公司良好盈利能力的会计信息,有助于维护及提高公司股票的价值,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以较低的资金成本快速筹集到所需的资金;当公司面临被兼并和被收购的危机时,通过会计信息进行反兼并与反收购。上市公司为了筹集资金以营利或为了避免被ST处理或摘牌,会利用不合理的会计方法达到保住其“壳”资源的目的。

三、治理对策

(一)健全相关会计法律法规

健全上市公司规范化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违规披露会计信息人员的惩罚力度,首先要理清法律责任的归属,分清会计人员、单位负责人、注册会计师和有关政府部门的法律责任,将违规责任具体到对应的人员,避免出现互相推诿或者替罪行为,加强民事责任立法。

(二)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和道德素养的培训

会计人员要不断学习、吸取、更新会计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熟悉政策、精通业务、遵守法纪、清正廉洁的合格专业人才。同时公司要加大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力度,组织好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促使会计人员不断更新、补充、拓宽业务知识与技能,以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控制度

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建设,充分发挥二者的决策监督作用,与股东大会进行权力的制衡,要注意保证监事会人员构成的独立性、专业性以及实施全程监督,避免出现自我监管。另外完善经理人员的聘任制度,通过市场手段和市场竞争方式选拔和聘任企业经营者,解决“内部人控制”等问题,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正确引导经营者的行为,使其与所有者的利益趋同,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公司内部建立健全专门的内控部门,强化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

(四)完善外部监督机制

建立起一套包括国家证券监管部门、中介机构和投资者利益保护组织在内的外部监督机制,国家监管部门要公正严格执法,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要保持其独立性,履行好自己的监督责任,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实行上市审计强制轮换,以免其与上市公司长期合作而丧失独立性。同时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媒体以及投资者的监督优势,多样的外部监督将会督促上市公司积极披露真实的客观的会计信息。

四、结束语

综上,上市公司内部或者外部因素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其造成的后果会给会计信息需求者和企业带来不良的影响,需要根据产生的原因进行相应的解决。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会计人员财务人员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