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一本两拍”电影的本土化改编浅析
——以《极限职业》和《龙虾刑警》为例
2020-11-27李海龙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曲阜273165
李海龙(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曲阜 273165)
一、全新的中韩电影合作模式:一本两拍
中国与韩国不仅是邻国,还同属于亚洲儒家文化圈,在历史、文化等方面有非常多的共同点和相似点。在电影领域,中国与韩国的电影发展都始于二战之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两国在电影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目前,中国拥有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而韩国则拥有全亚洲目前水准最高的电影制作技术,两国的电影合作也在不断地加强和深化。从最初的合拍片,到后来的翻拍片,再到现在的“一本两拍”模式,中韩电影的合作模式不断升级创新,为观众们呈现了多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也为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1.中韩电影合作方式的演变
中国与韩国最早的电影合作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但当时的合作局限于场地等资源的置换。主要的代表作品有香港电影《异国情缘》《天地有情》等影片。进入新世纪,中国与韩国的电影合作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特别是在演员交流合作的层面开创了新的局面。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中国演员成龙与韩国演员金喜善合作的电影《神话》,金喜善也凭借这部电影在中国收获了大批粉丝,她与成龙合唱的主题曲《无尽的爱》,一时间成为中国地区最受欢迎的歌曲。
随着中国电影进入快速增长期,中韩两国电影开始进行投资领域的深入合作。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合作领域的增多,由最初的演员合作上升到了技术和资本的合作。例如,2007年上映的中国电影《集结号》,就聘用韩国特效团队打造壮丽的战争场面,发挥了韩国电影制作的技术优势。后来,国内很多电影都开始聘用韩国的制作团队,弥补中国电影在技术层面的缺点。韩国电影《大明猩》是由中国电影公司华谊兄弟与韩国SHOWBOX联手投资合拍,再次将中韩电影合作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不过,这些合作模式大多局限于演员交流和技术互补方面,多以翻拍、合拍为主要合作形式,并未体现出中韩两国各自的影视风格与文化特色。
2.“一本两拍”的先天优势
2014年7月3日,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代表与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在韩国总统官邸青瓦台正式签署了《中韩电影合拍协议》。协议的签署代表着从此开始,中韩合作拍摄的影片将在中国市场享受国产片待遇,不再受进口片条件限制。在此契机之下,中韩电影的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本两拍”是指两国电影人共享剧本资源,用同一个剧本分别进行电影创作。可以称之为“一卵双生”或“姊妹电影”。在“一本两拍”合作模式中,两部电影几乎是同时开始拍摄的。例如《重返二十岁》和《奇怪的她》,这两部片子都是韩国CJE&M公司投资拍摄的,在剧本开发阶段,CJE&M公司就已经计划拍摄两个版本,希望韩国版和中国版的拍摄进度同时推进,并希望在2014年中韩两个版本能够同时公映。《极限职业》和《龙虾刑警》的剧本源自2015年“中韩故事共同开发计划”,剧本获奖后分别由韩国和中国的电影人进行拍摄,两国电影人根据各自的文化背景和审美特点,都对剧本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本土化改编。
“一本两拍”模式作为中韩电影合作的创新之举,有着以往合拍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避免了以往合拍电影文化差异、先入为主等缺陷。“一本两拍”模式在电影资源上实现了两国共享、互惠互利。一方面,韩国的电影市比较小,韩国电影需要开拓海外市场;另一方面,中国的电影市场潜力巨大,也需要借助韩国的经验规范电影市场的发展。中国与韩国就同一个剧本分别进行电影创作,各自服务于自己国家的观众,提升了剧本的价值。同时也将借助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情感来传达普世价值观,体现出了人文关怀精神。例如韩国电影《极限职业》与中国电影《龙虾刑警》,故事讲述了警察群体与犯罪团伙斗争的故事,从喜剧角度出发,在带给观众欢乐的同时,歌颂警察这一职业的伟大之处。两部影片都对梦想与现实、正义与邪恶等永恒的主题进行了思考。
之前的中韩合拍电影,由于文化差异性的原因,都无法达到各国观众的审美要求。这种文化差异体现在语言系统、审美习惯以及文化背景之中,会影响观众理解电影的故事以及文化内涵。比如在很多韩国电影中,韩语的方言以及谐音有很多幽默的地方,但是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不会韩语或不了解韩国的文化背景,就无法理解这个幽默。即便是翻译成中文,也很难达到本土的文化背景下的效果。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一本两拍”模式所具备的优势,赋予了中韩合作电影更多的生命力。两国电影人依据本国文化特点所进行的本土化改编,进一步提升了电影作品的审美特性。
二、因地制宜的本土化改编
《极限职业》和《龙虾刑警》源自同一个剧本,采用不同的电影创作方法,却能做到让中国与韩国的观众同时收获快乐和思考。这得益于两国电影团队因地制宜的本土化改编,而这种改编的基础正是本国观众的语言系统、审美习惯和文化背景。
1.同“核”不同“名”
《极限职业》和《龙虾刑警》虽然选用了一样的故事剧本,但两部电影的名字却截然不同,单从名字看甚至无法判断出它们有任何关联。因为,这两部电影在取名字方面分别遵循了汉语和韩语的语言文化特点。
《극한직업》(中文名《极限职业》,英文名Extreme Job)的含义是“极限的职业或特殊的职业”,从中文的意思出发很难判断出这是一部警匪电影,更无法判断它是喜剧片还是悲剧片。但是对于韩国观众来说,《极限职业》从韩语的用语习惯角度已经透漏着喜剧的含义,“극하다”与“직업”组合使用的时候,几乎所有的韩国人都能猜到其背后的幽默含义,是专属于韩国语观众的笑点。反观这部电影的汉语名字《龙虾刑警》(英文名Lobster cop),也能达到相同的幽默效果。因为从中文的用语习惯来看,“龙虾”和“刑警”本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个词语,两者组合在一起会有较大的反差感,再配合海报里的画面信息就能引起得观众浮想联翩:“为什么警察要卖小龙虾?”“小龙虾与警察有什么关系?”
由此可见,《极限职业》和《龙虾刑警》两部电影的名字都是专属于本土观众的,虽然各不相干,但功效相同。如果《龙虾刑警》在中国命名《极限职业》,或者《极限职业》在韩国命名《炸鸡警察》,相信有一国的观众很难界定电影的类型,其期待视野也就难以形成。
2.炸鸡与龙虾
这两部电影讲述了相同的故事:一支由4位(韩国版本是5位)警探组成的办案小组,因为破案率不高经常被上司教训,但是他们都非常热爱自己的职业,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中。在一次侦察行动中,他们发现了犯罪分子的窝点,为了便于侦查犯罪分子的动向,他们盘下了对面的龙虾店(炸鸡店)。为了不引起犯罪分子的怀疑,他们也不得不一本正经的卖起了龙虾(炸鸡),没想到做出来的龙虾(炸鸡)非常好吃,一时间成了有名的美食店,来吃饭的人络绎不绝。他们一方面忙于店里的生意,一方面还要认真侦查犯罪分子的动向,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剧情中的关键性道具,韩国选择了炸鸡而中国选择了龙虾。炸鸡和龙虾,在韩国和中国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大众性的食品。在韩国的饮食文化中,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炸鸡的地位非常重要,甚至出现了“치맥”(炸鸡和啤酒的简称)文化。炸鸡配啤酒,已经成为了韩国人最喜欢的食物组合。并且韩国人对炸鸡的研究颇有心得,有些炸鸡店可以提供29余种口味,就连肯德基和麦当劳这样的国际炸鸡连锁品牌,也无法动摇韩国本土炸鸡的地位。因此,《极限职业》选择炸鸡,是非常适合韩国观众的选择。
同样,小龙虾在中国也非常的流行,甚至已经成为了很多地方的经济产业。据统计,中国人一年的小龙虾产值已经突破了三千亿人民币,中国人一年可以吃掉全球80%的小龙虾。特别是在夏天,龙虾和啤酒已经成为了中国人最喜欢的宵夜,全国各地随处可见小龙虾的料理店和外卖食品。随之而来的还有各地的“小龙虾文化节”“吃小龙虾比赛”,甚至催生了一个新的职业“剥虾师”。可见中国人对小龙虾的迷恋和疯狂。因此,选择龙虾作为故事里面的关键性道具,更适合中国人理解这部电影,更能为影片的戏剧性锦上添花。
除了上述的改编,两部电影也在其他很多细节方面都对故事进行了调整。例如,《极限职业》中保留了剧本中男主人公与妻子的感情故事,赋予了男主人公回归家庭的责任感,这符合韩国社会的伦理特征。而在《龙虾刑警》中,主人公们的身份则更加纯粹,他们就是一群为了破案不惜一切代价的警察,符合中国观众对警察这个职业的审美期待。
三、“一本两拍”的未来发展
正如上文提到的,合拍电影最大的问题在于不同国家之间文化、语言、符号系统等多方面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阻碍观众对电影的理解和认同,因此对电影作品进行因地制宜地本土化改编,是合拍片成功的重要因素。“一本两拍”模式,克服了以往“翻拍”“合拍”模式的水土不服,让各国电影人发挥自己的优势,相信这种模式将更有利于中国与韩国的电影产业进行配合。
总之,“一本两拍”模式的成功得益于两国电影在本土化改编上所付出的努力,他们为中国与韩国的电影合作开拓了一片新天地。正如中国华策影视总裁赵依芳所说的那样:“一本两拍”操作能更好实现差异化市场的接地气定制感,减少合拍片常见的水土不服,有效打通两国头部主创制作资源,并撬动两国粉丝市场的协同与放大效应,是眼下中韩合作的一种十分前瞻且有利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