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
2020-11-27王艳红
王艳红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乐亭县供电分公司,河北 唐山 063600)
一、引言
通俗来讲,预算管理是企业分析当前的经营状况,结合企业内外部综合考虑,推测未来一定时间内公司的经营与财务状况,依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编制接下来企业发展的总体安排。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而国有企业是在公有制经济当中作为主导力量,因此,国有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成为大势所趋,任何企业的发展都面临冲击,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将迎来激烈的竞争,营商的环境也不再像以前固定单一,而是变得错综复杂。在如此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必须及时掌握内外各方面的因素,合理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才能努力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从而脱颖而出。而全面预算管理恰好能够在这其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二、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对企业整体战略、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整合,合理地配置了财务与非财务资源,保障了企业的战略部署顺利落地,从而使得企业能够良好发展。
如今,全面预算管理已在国有企业中普遍被采用,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但仍有许多国有企业在其实际应用当中存在了一些共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则成了当前全面预算管理在实际应用中体现其价值发挥最大效果的巨大阻碍,企业发展滞后,所以研究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对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国有企业预算管理面临的困境
(一)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参与积极性不高
完成好任何一项工作的必要前提,是要充分、正确地认识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与重要性。不夸张地说,充分、正确的认知与思想上的认同是开展后续工作的保障,也是取得良好成绩的必要条件。如果员工无法对某项工作给予认同,在认知的阶段就开始走在的错误的道路上,那此后的工作道路必将偏离正轨,最终使整个工作的进展受到影响,无法得到想要的结果。如果员工无法充分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那在执行的过程中必然使效果大打折扣,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也最终难逃功亏一篑的命运。而当前众多国有企业中,恰恰正是仍未完全摒弃重业务轻管理的思想观念,从而导致预算管理制度的实施困难重重,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不重视也导致了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诸多问题,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二)预算目标设置不合理,导致预算流于形式
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对企业发展的整体规划,而全面预算管理也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确立的一个个小目标,它涵盖了整个企业的诸多业务与工作。而现在,不只是国有企业,包括许多民营企业在内,都完全将与预算相关的任何问题全都抛给财务部门,认为任何与钱相关的事都应该由财务负责,业务部门只需要把自己的指标完成好就万事大吉了。恰恰是这种对企业整体发展不关心不关注的心态,使得预算几乎完全沦为形式主义,挖空心思的考虑的是怎样编制一套能够轻松完成的预算,单纯就是为了要有预算才去勉强搞预算,将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抛之脑后,使得预算目标与战略目标差之甚远。
(三)全面预算管理考评机制不到位
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必须要有后续相应的绩效考评制度,用于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评估,同时制定明确的奖惩机制,才能促使预算活动构成良性循环,避免全面预算管理成为一纸空谈。如果没有了相应的绩效考评机制,那就无法及时掌握预算执行结果,无法及时发现本周期内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得在下一个预算周期中反复出现同样的问题而当前大多数国有企业中都缺少了系统性的考评机制,使得预算管理缺乏连续性,长此以往,预算管理始终处于起步的阶段,没能得到有效的发展。或者也有许多国有企业存在制定了相应的机制,到执行不够充分,大多只注重奖而忽略了惩,没有实质效果,只是变相地增加相关部门的员工福利,对企业的发展却起不到任何作用。
(四)全面预算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全面预算管理说到底是帮助有效管理企业的一种工具,无法真正取代企业管理,预算也只是通过数字化与表格化等手段,充分的解析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已,需要全体预算编制人员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积极参与和配合。如今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员工老龄化较严重,员工的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相对较差,无法快速、自主地适应新的管理体系。就如某企业使用了ERP软件后,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相对复杂的操作使得部分员工无法完成必要的操作,企业管理仍然没有得到提高,甚至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全面预算管理体现的是全员、全过程、全部门的相互配合与协调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
四、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通过提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建设浓郁的预算管理文化
首先,从思想与认知的角度出发,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对预算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积极组织预算管理知识的普及学习与相关培训,通过学习与培训,使企业内员工充分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于企业和对于个人两个角度进行解析,提高预算管理在整个企业的接受度。其次,单位领导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在注重业务的同时,也要注重企业管理,学习领悟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深远意义,以身作则,自觉按照预算管理制度行事。领导是企业的主心骨,有责任引领各个部门完成好预算的编制工作,并且严格执行预算管理,督促各部门与员工各司其职,认清自己的工作岗位与相应职责,努力营造全员参与的大环境,创建完整的体系。最后,员工是公司的主体,要树立“在企业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理念,实现公司与个人协同发展。
(二)按照战略目标确立预算管理的方向
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对企业的长远规划,时间跨度必然不会很短,是一个可行的长期目标,一般的时间跨度在五年以上,对较长时间内整个企业的发展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在向企业战略目标奋进的过程中,谁都无法做到一步登天,都需要一个短期的经营目标作为风向标,而预算目标恰恰则是企业在较短的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所要达到的目标。若要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手段完成企业战略目标,首先,需要以经营目标细化战略目标,以整体的战略目标为依据,制定各职能部门的经营目标,保证战略目标分解到位,各部室经营目标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其次,预算管理是围绕战略目标进行的,可以规范企业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完善内部控制,加强成本管控,优化企业资源,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与绩效考核机制
不断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与规范性是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制度保障。在完善国企全面预算管理中需要在战略目标导向下不断加强制度建设。首先,国企需要根据当时的经营环境,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须针对预算编制的程序、方法、内容等制定明确的规定,使预算编制工作的规范性能够显著提高,进而提高预算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增强预算方案的可操作性。其次,为了保障编制的预算能够有力度地执行,必须要有一个严格、完备的监督管理制度。关于监督管理体制的建立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体系中要有专门的机构来行使监督权,机构内应配备相应的工作岗位保证机构正常运转,任职员工需要履行的工作职责包括哪些,工作内容具体有哪几条,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健全。除了专门的机构外,各部室内的员工也应自觉行使监督权并接受监督,构成良性循环。此外,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也是不可或缺的。考核制度应充分贴合各部室经营指标并关联绩效管理,既要保证考核的客观性,降低人为干预的操作性,又不能过于苛刻和死板从而丧失人性化管理,实现奖惩分明,既关注结果,又在意过程,提高全员的责任意识与工作积极性,促进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落实。
(四)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当前的大数据与信息化时代,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化带来的巨大便利,将预算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搭建ERP系统,实现业务办理与信息数据互联,及时将业务请求同步至系统,系统将各类数据进行整合归类,呈现在管理者面前,同时通过大数据的作用加以分析,进一步精准进行预算编制,实现与信息相结合的飞跃发展。通过系统的自动工作机制,把大部分基础性工作负担转移到系统端,大大减轻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能够解放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处理会计更加专业复杂的工作,其余员工也能够及时、方便地从系统中查询到预算完成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高预算执行力度。
(五)加强企业员工整体素质提升
国有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工作负担较大、繁琐严谨等提点,对预算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及职业道德要求很高,同时,企业其他员工的执行能力与接受能力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企业员工的预算管理专业知识、相关业务管理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势在必行。国有企业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并且应时刻注意员工的接受能力,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循序渐进,逐渐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五、结束语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对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有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全面预算的重要性,制定合理的预算管理目标,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与监督体系,改革创新,解决预算管理存在的不足,实现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等环节的环环相扣、相互促进,实现对国有企业经营活动的控制,保障国有企业的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