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职业化教学的困境与对策探赜

2020-11-27曹运岚

成才之路 2020年31期
关键词:职业化中职职业

曹运岚

(广东省东莞理工学校,广东 东莞523470)

中职学校语文职业化教学的研究从2007年开始成为热点,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颁布之后,它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许多语文教师在这方面进行了或深或浅的探索和大胆实践,有的着重分析中职语文职业化教学的意义,有的思考中职语文教学的实施路径,有的在会计、市场营销等偏文科专业开展积极尝试,这些不同角度的研究对实施中职语文职业化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但是,综观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大多数教师仍然照搬普通中学的一套:内容上重视学科知识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或无视专业教学的需求;教学目标倾向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个性表达能力,不太重视实际工作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侧重教师的教,不重视学生的参与。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普教化、与专业教学各自为阵、教学缺乏实践性、教学效率低下的背景下,研究中职语文职业化教学这一问题很有必要。要弄清制约中职语文职业化教学推行的因素,并寻找解决对策。

一、中职语文职业化教学的内涵

1.职业化教学

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创始人和理论家黄炎培先生认为:“职业教育,以教育为方法,而以职业为目的者也。”因此,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教学目的的区别,职业教育要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服务。职业化教学是相对普通教育而言的,是指根据职业教育的要求和遵循职业教育规律,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为目标,以满足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所实施的教学。具体来说,它具有教学内容的专业性、教学形式的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实践性、教学意识的实用性等特点。

2.中职语文职业化教学的内涵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中职语文教学的这种职业特色强调了语文能力培养的“职业化”导向,即语文教学的职业化特点。具体来说,中职语文职业化教学的内涵主要包括“在重视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以及人文精神渗透基础上,打破语文教学与专业教育相分离的现象,努力寻找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学习的契合点,使语文与各专业的知识技能互相沟通衔接,语文能力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用职业生涯的引领来进一步激发中职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中职语文职业化教学的困境

1.部分语文教师对职业教育缺乏正确认识,有较严重的专业本位思想

大多数中职语文教师毕业于师范院校,接受的是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的教育。高校的学习为他们打下扎实的语文学科知识基础,提高了他们的文学素养,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专业自尊。来到中职学校工作之后,学校很少为他们提供相关的职业教育培训,他们自己也很少自觉学习职业教育理论,所以他们虽然身在中职学校,但仍怀着一颗普教的心和一个文学的梦。同时,语文学科性质大讨论尘埃落定之后,语文学科定性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这更促使部分语文教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脱离工具性,大谈人文性,逐渐走向务虚。

2.中职语文教材模块化编写体例给了语文教学“新瓶装旧酒”的机会

中职语文教材分为基础、职业和拓展三个模块,其中基础模块侧重于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职业模块侧重于服务学生专业学习,拓展模块侧重于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教材的编写突显了鲜明的职教特色,但实行的结果如何呢?以东莞地区中职学校为例,部分学校只在一年级开设语文课,并且大多选用基础模块。基础模块的教材虽然与普通中学有一定区别,但仍是大同小异;虽然淡化学科体系,但由于文学作品较多,部分教师教学时驾轻就熟地走起老路。这样,职业和拓展模块教材成为华丽的摆设,鲜有中职学校启用,即使发放也鲜有学生主动翻阅。

3.迎合家长和学生参加高职高考需求也使中职语文教学偏离职业化

部分学校迫于招生压力,将就家长要求孩子升学的愿望,大张旗鼓地开展高职高考辅导。根据东莞市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企业岗位需求动态对接专题调研的相关数据统计,公办学校几乎接近一半的中职学生选择升学,有的学校选择高考的人数甚至超过八成,他们或参加广东省高职高考,或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广东省高职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与普通高考语文大纲虽然在难度和题型上有一定差别,但它们都侧重学科知识和应考技能的训练。所以,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在高考指挥棒的驱使下,一切向分数看齐,许多教师完全照搬普通高考的教学模式。中职三年级的语文教学积极向高考靠近,结果是偏离职业化导向。

4.中职语文学科的边缘化现象日趋严重

在一些中职学校,语文学科逐渐被边缘化,这体现在语文教学课时的安排、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度、学校给语文教师提供的培训机会等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大多数中职学校只在一年级开设语文课,每周课时2节~4节不等,二年级基本不开,三年级主要在高职高考班开设。一些中职学生反映,相对于语文等文化课,他们更喜欢上专业课,因为语文课没有活动,很枯燥乏味,对自己学习专业没有直接帮助。一些学校对专业课教学非常重视,注重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实训环境,为专业教师提供各级各类培训,而给语文教师提供的培训机会和交流机会微乎其微。这样在失落的心理状态下,部分语文教师没有斗志去改革创新,只是墨守成规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中职语文职业化教学困境的对策

1.加强对语文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1)组织语文教师学习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文件和有关职业教育的理论。学校教务部门或办公室可以汇编国家职业教育文件和国内外职业教育理论知识,并分发给语文教师。还可以开展知识竞赛和读书评奖等活动,促使语文教师认真学习,了解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史,弄清职业教育目标和主要任务,树立投身职业教育的荣誉感,了解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和成就,提高职业教育的理论水平和思想高度。(2)给语文教师提供培训和交流机会。近几年,国家开展各级各类师资培训,开阔了教师视野,提高了他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极大地促进了广大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但这些培训主要面向专业课教师,文化课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很少有这样的学习机会。因此,学校要给予语文教师同等培训机会,让他们参加更广泛、更深入、更高规格的培训,了解校企合作、工学一体化、德国双元制教学、现代学徒制等职业教育理念与思路,并组织语文教师外出交流学习。有了源头活水的滋养,思想交流的碰撞,才能激活他们的思维,催生他们的教学改革激情。

2.鼓励语文教师参与专业教学改革,培养他们为专业教学服务的意识

中职学校可以根据专业需要和语文教师的个人意愿将他们安置在不同专业,让他们投入如火如荼的专业教学改革之中。可让他们负责专业教学改革的新闻宣传、材料整理和教材文字审校等工作,在具体的实践中了解专业教学特点和要求,研读专业教学标准,了解专业岗位能力要求。这样,可以促使他们在语文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嵌入专业素材,根据专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设计教学活动,逐渐养成为专业教学服务的意识。

3.进一步完善教材编写,内容突出职业性和实用性

要开展中职学校语文课开设情况调研,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以职业模块为根本,有机融合基础和拓展两大模块内容,按照主题分单元编写一年级适用的综合性语文教材。在单元设计方面,除了沿用“自知与自强”“责任与义务”“人生与创造”“职业与理想”“敬业与乐业”和“科技与人文”六大主题外,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性,提高学生与人和睦相处的能力,学校可增加“平等与尊重”这一主题。在阅读与欣赏方面,以选用文质兼美又具有职业性的现代文为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科技素养。在写作方面,学校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表达个人思想情感的能力,要求学生学会写观点明确、富有逻辑的议论文和叙事清楚的记叙文,更要加大应用文写作教学比重,从生活类、学习类和工作类三个角度细化应用文写作教学,删除现实生活中几乎不用的某些文体,弱化已有统一格式的文体教学,增补有助于学生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的文体,如学习计划、学习总结、活动方案、实训报告、实习报告。在口语表达方面,要细化电话交谈、介绍、发言稿、演讲教学,根据不同场合进行具体指导。

4.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过程要突出实践性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要根据中职学生的智力、年龄和性格等特点,注重开展实践教学,把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与专业训练紧密结合,突出职业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学校或专业课的各种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教学。学校的新生教育、职业教育活动周、校庆、体育节、艺术节、技能节等活动都是开展语文项目教学的契机,语文教师可以将活动进行分类,规范活动流程,按照拟计划、定方案、做广告、当主持、总结、成果展览的步骤开展活动。要在每个环节渗透听说读写教学,培养学生拟写计划、总结、节目策划、解说词、广告词、讲话稿、通讯稿、总结等实用文体的写作能力,通过通知宣传、电话沟通、现场介绍、模拟讲话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中职语文职业化教学的实施需要广大语文教师树立开拓进取的意识,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大胆创新,积极实践,同时也需要中职学校加强对语文教师和语文学科的重视,为教师提供学习机会和条件保障。只有这样,中职语文教学的职业化才能真正体现,教学低效的现状才能得以改观,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期待。

猜你喜欢

职业化中职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我爱的职业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