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烹饪教育“1+1+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2020-11-27宋红辉

成才之路 2020年31期
关键词:学年校企中职

宋红辉

(福建省长乐职业中专学校,福建 福州350200)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职业教育得到广泛的发展。当前,中职学校烹饪专业充分适应市场发展环境和就业趋势,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有效落实“1+1+1”人才培养模式,在合作办学方面进行广泛尝试,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明显提高。这样可以确保职业教育和行业发展充分融合,为企业培养所需的专业人才,使学生的就业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下面简述“1+1+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1+1+1”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并探讨中职烹饪教育“1+1+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策略。

一、“1+1+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通常来说,“1+1+1”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第一个“1”,主要指的是职业引导。要引导学生在第一学年的校内学习过程中对烹饪专业的文化课、基础课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从根本上掌握相对应的烹饪专业理论知识。这样能够为后续的见习教学和实习做好铺垫,为后续的岗位实践夯实基础。第二个“1”,主要指的是见习教学。即学校在第二学年把课堂教学地点转移到酒店,让学生到酒店进行相对应的专业课程学习。这样可以确保理论和实践能够实现一体化,使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充分结合,确保课堂理论教学、见习和岗位体验三者能够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第三个“1”,主要指的是顶岗实习。即学校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组织学生在酒店内部进行顶岗实习,确保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充分融合,互相作用。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具备相对应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应用技能。

二、“1+1+1”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1.确保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理论知识能在见习过程中得到有效延伸

对比传统的两年学校教育加一年顶岗实习模式可以发现,“1+1+1”人才培养模式的独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二学年就可以有效地进行见习教学,更突出学生操作技能的掌握,强调实践教学的效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该模式把烹饪专业见习教学地点挪到酒店,可以确保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理论知识能在见习过程中得到有效延伸,能让学生获得更为真切的工作体验,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对于第二学年的见习教学而言,学校必须与第三学年的顶岗实习有效区分,在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相对应的实践技能的同时,着重关注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其具备相对应的文化积淀,在文化素养方面有进一步提高。这是确保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能够长远发展的基础,更是确保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必要条件。

2.推进师徒结对的个性化教学

传统的厨艺传承主要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强调师傅把自己的实践经验亲自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这种传承方式可以确保师傅结合徒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个性化特征,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开展个性化教学,有效培养徒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情感。而中职学校有效落实“1+1+1”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这种传承方式得到有效的延续。中职学校在见习教学中可以聘请酒店的一线大厨,通过1对1或者1对2的形式,让他们成为学生的师傅,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这样可以继承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同时融合现代职业教育的优势,做到两者优势互补,发挥合力,确保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得到显著的提升。

3.让学生逐步适应未来的岗位要求

对中职烹饪专业学生而言,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烹饪师,除了勤学苦练之外,没有别的捷径可走。中职学生年龄较小,大多数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从校园走向厨房基层岗位时,难免会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学校通过见习教学,可以促使学生打消心理落差,融入酒店工作环境,顺利完成从学生身份到企业技术人员身份的转换,为第三学年的实习做好有效的过渡。这样可以使学生不安、担忧的情绪得到消解,慢慢从学校过渡到社会,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

三、中职烹饪教育“1+1+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策略

“1+1+1”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二学年的见习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一学年提高中职烹饪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中职学校需要着重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此,中职学校要不断实践,确保学生有效参与酒店一线生产见习活动,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操作水平,而这也是该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关键。具体而言,所涉及的实践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学校和酒店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

在中职烹饪教育“1+1+1”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进过程中,校企双方要明确合作中学校和酒店各自所扮演的角色,明确各自应尽的职责,以相关校企合作文件为基准,对各项实践内容进行完善和优化。学校在选择合作酒店的过程中,要针对各类合作细则进行有针对性的商讨,充分明确在合作中的权利和义务,并针对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与之相对应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评价体系。学校还要对校企合作方面的组织机构进行协调,针对合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使两者能够有效衔接,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2.落实严格的管理制度,创建团结友爱的班级文化

在见习教学阶段,中职学校要针对见习要求和中职学生的特点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学生能够认真遵照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见习。要把班集体挪到酒店等相关企业,创建团结友爱的班级文化,组建共同进步的班集体。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引导学生遵循见习期间的日常行为规范,并安排随班教师进驻酒店,及时发现、解决学生在见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同时,要采取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针对自身的专业技能进行有效的训练,确保安全高效地完成相应的见习任务。

3.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双赢”的良性机制

中职学校要注重深化校企合作,通过有效的方式建立校企“双赢”的良性机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要明确人才培养动机和目标,并与企业的行为动机和目标有效区分。要结合酒店相关岗位的具体要求,及时对专业设置进行有效的调整和优化,确保符合企业要求,而酒店也要根据学校必要的课程设置和理论教学要求,提供相对应的教学场地,并派出一线专业厨师为烹饪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指导。这样可以使“1+1+1”人才培养模式得到有效的优化,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同时也可以为酒店提供符合其岗位需求的合格人才,实现双方共赢。

四、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和探讨可以看出,中职烹饪教育有效采用“1+1+1”人才培养模式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校企双方明确在合作过程中各自的职责,落实严格的管理制度、创建团结友爱的班级文化,同时建立“双赢”的良性机制,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学年校企中职
“全国第17届可拓学年会”征文启事
第二届星火学年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现在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