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1-27俞敏
俞敏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长春分所,吉林 长春 130000)
受到金融危机和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影响,现代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针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解决经营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将内部控制变成战略实现的前提,实现企业的积极管理,为企业财务制度的管理提供方向。对于大型公司而言,财务体系的复杂性必然会导致存在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要想企业跟随时代的潮流得到发展,需要健全的财务制度作为支撑。
一、企业财务的发展现状
(一)财务管理意识
对于当前的企业发展而言,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是组成企业的其中一个部门,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对部门的管理基本上处于一视同仁的角度,基于这种认识,对财务部门的管理也就无足轻重。虽然按照现阶段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大部分企业都以财务管理为核心,构建了以财务管理为内部核心全方位控制体系,但是不少体系仍旧没有充分和企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因此在预算管理、应收账款、库存管理、投资预算、成本控制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
(二)缺乏合理的监督制度
财务管理具体实行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相应的机制建设来完成,从而实现管理人员的决策管理。实际上当前企业在管理过程当中,出现了监督方面的问题。由于内部制度存在问题,导致内部约束力度不足,很多企业在采取管理控制方面并没有采取合理的监督和控制机制,这种现象在企业发展当中普遍存在。比如当某公司生产出某个新产品之后,快速制定出销售方案和决策,而相关人员根据的该决策执行和落实之后,该产品在市场上得到了快速推广。这是非常成功的案例,但是反观该企业的一部分产品,由于这些产品的大量生产,而另外一部分产品的销售下降,造成产品积压和库存量大,在一段时间内只有采取赠送的方式来销售,同样也造成了公司的损失。面对这种情况只有采取合理的管理和控制措施,财务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对市场进行调研,整理出数据分析帮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才能够减少企业的损失。
(三)内部审计监督制度的不完善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需要重视监督、审计等相关工作。针对当前的大量企业而言,内部审计工作并没有全面覆盖,在审计整改、审计深度等方面还需要加强,内部审计本身的监督功能也没有及时发挥出来。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不利于指导企业的财务管理[1]。
二、企业财务制度建设的作用
(一)完善财务信息管理
完善的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管理能促进企业财务制度建设的完善,通过建立起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能够进一步的强化财务内部监督行为。这不仅仅能够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也能够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从而实现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整体性。
(二)内部资产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
财务内部控制在管理方面的内容,涉及范围比较广,比如货币资金控制、所有权、成本费用、存货控制、无形资产控制等。健全企业的财务制度建设,能够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强化企业风险管理,企业管理层能随时准确掌握企业的发展情况,起到查缺补漏和及时止损的作用,从而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性合理性。
(三)帮助企业树立发展战略目标
企业要想实现价值最大化、利益最大化,就应该将财务管理目标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相结合,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来讲,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完成,一方面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主要经营管理目标,另一方面需要做好企业的内部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企业的顺利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以完善的内部财务控制为基础,以企业战略目标为主要方向,通过财务管理等手段来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实现内部规划管理控制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
基于上述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企业财务制度的建设的优势,分析当前我国企业财务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前企业的生存环境逐渐被压缩,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财务制度作为保证。
三、企业财务制度建设存在问题
(一)制度覆盖不够全面
完善的财物制度体系应该涉及企业工作当中的每一个环节,覆盖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每一个方面,比如业务预算编制、经营、销售、评估等活动当中,应该以企业短期战略目标为目标,以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为主要导向,从而涉及企业的每一个方面。因此财务制度的建设在照顾企业当前发展的同时更需要兼顾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但是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够立足长远发展来制定出合理的财务制度,有的企业局无法立足企业的全局,无法涉及整个方面,导致在企业战略目标实行的过程中缺乏财务指导方针,很容易将企业的发展陷入僵局;部分企业的财务制度无法将发展战略目标和短期内经营措施相结合,形成企业发展只顾眼前的形式,不顾长远目标的达到。而部分企业的财务目标,和企业内部其他部门的发展无法衔接,相互之间不能相互辅助相互促进,财务制度的施行就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合理的发挥制度作用来解决[2]。
(二)财务制度缺乏针对性
实际上很多企业并不重视企业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财务会计工作存在薄弱环节需要加以控制,部分财务会计工作容易出现细节错误等。企业针对这些方面并没有严加控制,也没有提出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这些问题一直造成企业内部控制的隐患,比如差旅费、业务招待、办公报销等行为当中,存在多种违规情况,这种问题频频出现常常发生,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对企业的形象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从本质上来讲这些现象的产生是由于企业内部管控职能没有发挥出来。
(三)制度的实用性不强、内容清晰度不高
部分企业制定的企业财务制度,会选择某一个对象公司,然后照搬照抄使用别人公司的制度,这种现象极为负面,同时制度是否与本公司的发展相符合还有待商榷。作为企业的财务制度建设,应该从自身行业的特征、生产经营特征、服务群体特征、地域特征、内部职工特征等出发,在了解社会环境的背景下,运用合理的方式制定出与时俱进的新的制度,而不是使用别人的方案和制度。生搬硬套的制度,很难执行和落实。当前,ERP 系统的运营越来越广泛,这种现象就导致财务制度和信息系统不一致的现象存在,那么就需要更新财务制度作为支撑。
部分企业制定出的财务制度,内容不清晰、权限不明显、控制要点含糊、流程不明确等,这些现象的存在让制度的效果无法发挥出来。
四、加强企业财务制度建设的措施
(一)整合财务管控体系
首先,将财务制度的建设纳入财务管控体系当中去实现整体管理,对于大型集团而言,母公司、子公司,子集团和子公司之间,需要建立起环环相扣密集的会议机制管理、财务管理报告等。规定财务工作例会时间、财务管理报告会议的开展时间,强调至少一个月开展一次或是两次。而且工作例会和报告例会上都应该重视财务制度的建设情况。上级公司应该明确下级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制度以及相关管理内容,对于无需遵守的制度可以做出详细说明,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出来。同时下级公司应该按照上级公司的要求,及时汇报相关情况,针对制度建设的情况及时报告。这样在集团公司内部建立起完善的指挥和管理系统来推动企业财务制度的建设。
(二)强调制度建设的重点
制度建设的重点应该包括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在实际的经营生产过程中,强调以国家立法为主要依据,企业应该按照财务制度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标准,在原则、控制要点的基础上建立起符合本公司经营发展特征的财务制度。具体而言财务制度体系的建设应该包括会计核算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内部部门管理制度、报告审批、成本费用、责任考核等相关制度。制度的建设应该以达到企业经营目标为标准,在这个环节针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严格把控。企业财务制度应该控制的重点工作应该是业务资料的控制、财产安全、市场风险、合同等书面文件、授权等方面。实际上内部财务制度涉及面非常广,制度建设应该尽量涉及每一个环节,才能逐步实现企业发展战略。
(三)在发展过程中完善制度
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应有理性的认识,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对每一个环节做好管理控制,比如集团内部的财务检查、内部审计、巡视管理、监管等工作的开展,涉及经济业务相关的环节,一定要做好检查 、监督工作,根据检查和监督工作的反馈来找到工作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找到很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然后根据这一类问题分析总结出对策,然后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制度,及时整改,促进制度的完善。
(四)完善奖惩
制度建设当中,不断完善财务制度能够促进企业公司的财务控制工作,财务复负责人必须重视制度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将制度建设情况纳入财务负责人的考核奖惩当中去。企业上级将关键绩效指标做好分级,然后将制度和流程的落实划分到财务相关负责人的岗位上,作为考核业绩和评价标准,将其作为基础和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相关联,保证财务制度建设工作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不断深入、不断推进。
实际上,财务制度建设过程中,还应该重视人为素质的提升。对于时代的发展而言应该加强对人才培训管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从而更好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五、结束语
综上,现代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企业在经济改革推进、国际化趋势明显的背景下要想稳定健康发展,应该将发展战略与财务制度建设相结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做好内部控制管理,做好财务制度的完善,才能够实现企业的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