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胸中有书 目中有人
2020-11-27吉静霞
文/吉静霞
她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语文教师,她培养了三代特级教师、开设公开课近2000节、著述数百万字……她说:“树中华教师魂,立民族教育根”是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始终不变的精神追求;她说:“老师是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一定要有战略视野。”她就是被誉为“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
一切为民族
于漪,1929年2月出生于江苏镇江,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求学路上,她遇到了很多好老师,也正是这些老师影响了她一生,让她懂得了“一切为民族”。
《千家诗》 《水浒传》……家里的藏书为于漪打开另一片广阔的世界。在薛家巷小学读书时,她懂得了“读书要入神,态度须认真”。可惜,没过多久,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之大,竟难以容下一张安静的书桌。音乐课上,一曲《苏武牧羊》带着“祖国”“气节”“亡国奴”这些字眼闯进了她的心里。于漪回忆:“我的爱国思想起源于小学这一堂课。”
山河动荡、民不聊生,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于漪只读到了小学二三年级,父亲就开始带着全家逃难。两年的光景,于漪一家一直处在颠沛流离之中,她根本无法安心读书,直到全家投奔了上海的亲戚,她才得以在上海崇实小学继续学习。
读完小学后,于漪考入民立女中,也就是在这时候她做了个决定——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教书育人。原来是教语文的黄老师深深影响了她,黄老师讲课绘声绘色,极具吸引力,使人身临其境。于漪觉得,引导学生求知,启发他们从懵懂到博学,这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啊!
1944年父亲去世,家里失去顶梁柱,在母亲的支持下,于漪考取了江苏省立教育学院附属师范学校。然而,在炮火连天的动荡时局中,于漪辗转读了三所高中。江苏省立镇江中学复校后,她在此度过了高中生涯最后的一年半时光。
“求学为什么?从愚昧走向文明,就要立志为解救苦难的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正如我们镇江中学的校训,‘一切为民族’……”老师激昂的话语为于漪揭示了求学的目的。目睹了日寇投弹轰炸、亲历了辗转逃难,对于“一切为民族”这五个字,于漪体会何其深刻。这掷地铿锵的校训也成为她铸造师魂的基因。
1947年,18岁的于漪考上复旦大学教育系。在这里,她尽情地享受着知识的阳光,同样也遇到了对她言传身教、影响至深的老师。语文教师方令孺教授,在课堂上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讲世界教育史的曹孚教授,对各国教育历史的特点如数家珍……
攻克 “教学关”
于漪是1951年毕业的大学生,正赶上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实行全国统一分配。她终于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光荣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工作头几年,她从事的是成人教育,直到1958年2月,才被调入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教授历史。于漪喜欢历史,本身功底也很不错,曾编著过《春秋战国的故事》《明清的故事》等书籍。不过没多久,因为工作需要,她又被派到语文的“战场”上。在这里,她是一个“新兵”,汉语拼音b、p、m、f不认识,语法没学过,连起码的基本功都不具备。
“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怀着这样的念头,于漪开始了她的语文教学生涯。然而没想到,迎接她的却是一次无情的打击。教研组老组长徐振民在听了她的课之后说:“语文教学的大门在哪儿,你还不知道。”
虽然心情非常低落,但于漪却没有消沉下去,相反却以此为鞭策,时刻激励着自己上好每一堂课。她还常常反躬自省:“你入门了没有?‘堂’在哪里?‘室’在何处?你清楚了没有?一名对学科教学不入门、不辨堂室的教师怎能称职,怎能对得起学生?”她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语文,从语法、修辞学起,同时认真研读从古至今的文学作品,不断锤炼提升自己。
于漪潜心研究教学内容,在备课笔记的扉页上,她写下:“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为了讲好每一堂课,她常常投入几十个小时的时间来备课;为了使讲课语言更规范,去口语化,她不惜把要讲的每句话都背下来;为了做到胸有成竹,每天往返学校的路上,她总要“过电影”一样,把上课内容先在脑子里放一遍……在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长期坚持下,她终于攻克了“教学关”。1964年4月16日,应《文汇报》之邀,于漪发表了《胸中有书,目中有人》这篇文章,提出“教师要见书又见人,而且要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人的作用”。
占据制高点
1977年恢复高考,于漪所带的班级成绩卓著,作为年级组长,她功不可没。1978年,她成为上海市首批特级教师。1979年3月,她发表文章《既教文,又教人》,指出政治思想要融汇到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思想洗礼,得到感情升华。
根据20余年的教学经验,于漪口述完成《中学语文教学探索》《中学语文备课手册》等多部著作。而电视公开课《海燕》的播出,更使她成为全国人民追捧的“教学名师”。一时间,她的一批教学实录、教学磁带脱颖而出,广受欢迎。1986年,语言学家张志公在阅读她的《学海探珠》手稿时,拍案赞叹:“于漪教书简直教得着魔了!”
艺无止境,教学发展没有尽头。在于漪看来,一流的教育家总是在实践中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索科学的教育规律,最终在理论上有所建树,逐步构建起他们的理论体系。关于如何办教育,1990年她提出必须确立“三个制高点”思想: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站在战略的制高点上;站在与基础教育发达国家竞争的制高点上。
从“人文说”和“教文育人”的教育教学观出发,于漪逐步构建起完整而系统的语文教育体系。面对脱离人文的教学弊端,她提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结合”。面对愈演愈烈的教育功利化现象,她大声呼吁:“教育不能只‘育分’,更要教做人。要教在今天,想在明天。”面对教育教学改革中“西方话语”的盛行,她多次表态:要立足于本国,以我为主,力行不怠。正如她主张学以致用,要求背诵《论语》 《中庸》 《老子》等不朽原典,她说,根本原因在于任何国家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必须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养为本民族、本国建设服务的人才。
“我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从教近70年,于漪始终牢记并践行着自己作为人民教师的使命。2019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90岁的于漪颁发了“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