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20-11-26林金程
林金程
摘 要:在农村地区,初中数学的小班化教学工作需要引起初中数学教师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小班化教学更有助于教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通过情境教学、合作互助式教学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初中数学教师要适应小班化教学的特点和基本的要求,能够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优化教学的结构和具体的模式,将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
关键词:农村初中; 初中数学; 小班化教学; 数学教学
由于生源越来越少,导致很多班级人数较少,因此,小班化教学是广大农村地区初中数学教师需要面对的新情况,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的目标、方法、模式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适应小班化教学的基本要求,能够发挥小班化教学的诸多优势,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初中数学教师首先要分析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习的成绩、方法、习惯等方面做到准确了解。
一、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组织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面对农村地区初中班级小班额的情况,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要在教学的理念和方法组织方面进行有效的转换,用以学生为中心,凸显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式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西方很多发达国家,学科教学大多以小班额的形式进行,小班教学有着很多好处,更有助于教师关注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地开展教学活动。在传统大班额的教学情况下,教师的一些教学设想和创新难以实施,而小班额却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为教学主体为小班额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我们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现代化教学的核心思想入手,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际教学。同时,我们还需要对小班额教学的优势与负面影响进行全面的考量,以促进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学习基础,在数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方面都有一定的准备。所以教师在转变理念开展小班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目前的数学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可以通过让学生做数学测验的方式,了解他们现有的数学水平。
二、适应小班化教学的情况,创设小班化教学的良好环境
由于学生人数的减少,小班化教学成了一种现实的需要。为了适应小班化教学的要求,广大农村地区的初中数学教师要首先在教学的环境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更加适应小班化教学的具体要求。在环境的改善方面,首先可以从优化教学的物理环境入手。教室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对于一些农村学校来说,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教室里活动,经过多方考虑研究,教师把教室定位成“学生成功的学园、开心的乐园和温馨的家园”。为了营造这样的环境,为了让教室的环境都能“说话”,使之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学习成长天地,可采取在教室安设墙报专栏,将教室四角设计成图书角、生物角、科学探索角等方法。通过不同区角的设计给学生主动学习行为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环境资源的支持。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建立了自己的兴趣偏好,因此在班级环境的布置上,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兴趣特点。农村地区的初中学生在智力水平方面与城镇地区没有什么差异,但是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或者忙于劳作等情况的存在,农村地区很多初中学生的学习习惯比较差。回到家以后玩手机的情况比较多,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劲头也不足。所以,像数学这样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科,教师更要特别注重,通过打造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来提高他们的兴趣,让学生们能够在数学课堂上感受到更多的轻松和快乐。在班级环境的布置中,要专门设立数学兴趣区角。从数学在现实社会中应用的角度给学生提供更广泛的数学资料,让他们能够对数学有更深入而广泛的认识。通过这样的区角设计,让学生建立对数学的探索热情,并且在探索过程中让学生发现,要想解决一个问题,光靠数学还不够,还可能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因此,轻松、快乐、高效、专注的环境设计能够更为显著地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通过情境教学,促进农村初中小班化数学教学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方法,提高数学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在认知思维发展方面,改善农村地区学生可能相对滞后的现象。教学情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方法概念等内容,教师可以将数学的教学内容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这种教学方式特别适合小班化教学,能够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提高情境教学的效果。
另外,作為初中数学教师,熟练地掌握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能够在明确情境教学法的内涵和外延的前提下,将情境教学法有效地应用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激发学生情感,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探究学习的强烈情感,在积极情感的伴随之下,学生的认知探索活动会有更显著的成效。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抽象思维水平的发展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总体看来,以他们的抽象思维水平,已经可以听懂教师的理论授课。在教学实践中也可以发现,即使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欠佳,在教学的同时配合以情境教学法这样的直观手段,也能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提升。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实现的动机和强烈的愿望。所以,在情境的设置中更多地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创造意识,让他们能够整合以往的数学知识技能和经验,解决情境中的问题。教师在情境化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也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要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的表扬,对其遇到的困难进行及时的帮助,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小班额情境化数学学习中的收获感,增强他们的信心。
总之,在农村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根据小班化教学的情况,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目标、内容、模式等方面实行小班化的教学特点,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作为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入互动式教学的多种方式,将学生内在的活力充分激发出来。农村地区初中数学教师要与时俱进,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教学模式的调整,能够在专业水平以及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上做出有效的应对。从而发挥出小班化教学的优势,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褚国方.农村初中数学小班化课堂时间调控合理化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农村教育,2019(22).
[2] 郑小咏.农村初中数学的小班化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