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教师:在教书与写文之间栖居
2020-11-26苏祖祥
苏祖祥
此生为人,栖息于大地之上,每每聆听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辄对天鹅欣然神往:自由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滑翔、起舞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之上,行走于平坦坚实的大地之上——天鹅可算得上是在最大范围内,得到了最大的自由。身心舒展,灵动自由,体现价值,是我最大的梦想和追求。
两栖之一:教书
历经一个学期的网课之后,高二年级按学科组合分班,9月1日如期开学。我对我所带的高二(11)班的同学们谈以后的设想:每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由各组轮流做成语、逻辑故事、时事新闻、诗词鉴赏、小说戏剧散文鉴赏等方面的分享;还将在每周星期三的第一节晚自习举办读书观影报告会。这个班是“物化地”组合,他们对我所说的活动,有的抱有好奇,有的一脸迷惑,有的没有反应。
为了说服同学们,我必须努力讲明读书观影报告会具有合“法”(考试之法、教育之法)性、合情性、合理性、合目的性。首先,今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一的作文题,给读书报告会提供了充分的合“法”性:要求写一篇在读书会上的发言稿,阐明自己对管仲、鲍叔、齐桓公的看法——这不就是在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读书会吗?这不是在强调口语表达、即兴发言的重要性吗?其次,今年新高考卷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是葛剑雄的一篇历史地理学方面的文章,这也为我们阅读各方面文章增加了合“法”性,何况2022年我们就将进入新高考考试模式,而且我们是物化地组合,多读一点顾颉刚、谭其骧、葛剑雄、张伟然、洪堡、马汉、麦金德、亨廷顿等人的著作以及《中国国家地理》,不是正当、合情、合理、合目的性的需要吗?语文教材里本来就有看电影、写影评的教学要求,说不定某次考试就会要求我们写影评,难道我们按照教材要求去做,不正当吗?有了上述理由,今后无论是家长、学校领导还是其他老师,谁再说我们不务正业,我们不是可以名正言顺地向他们解释举办读书观影报告会的必要性吗?一个人要在感性-知性-理性-德性-灵性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就应该像一棵树那样,生根发芽之后,在阳光雨露、风霜雷电之下,树根、树干、树叶、树枝、树皮共同生长,这难道不是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正常理解吗?虽然我一直建议学生慎用反问句和比喻论证,尽量用平和的句式去讲道理,可是在事关读书会是否值得开的问题上,我们不妨理直气壮一次。听到这里,不少同学露出喜悦的神情,有的还点了点头,有的同学按捺不住激动的情绪,与同桌交流起来。
巧合的是,上上学期期末,我在学校图书馆借了四本《中国国家地理》,因为疫情没有归还;这个时候,我所带班的学科组合里恰好有地理,于是我就把这四本杂志交给语文、地理课代表,借给学生传看。为了不让课代表过于辛苦,我建议课代表曾恬物色一位课代表助理,她请卢茗宇做读书会的组织工作。
课前五分钟分享很快就付诸实施,我讲了一些注意事项,比如提前准备板书内容;讲解的时候如何开场,如何落落大方、举止得体地面向听众;语速控制在每秒说三四个字;请同学们记录相关内容的时候,每念六七个字就停顿一下,观察同学们的记录速度;结束的时候说一声谢谢大家;弄清楚口头表达、书面表达、思维速度之间的关系;口头表达、登台演讲对今后进入大学、求职应聘、职场发展的重要性……我把一本资料交给他们,同学们从里面挑选成语来分享。成语分享的顺序从登分册的第一名同学开始,主要是选择两个意义接近的成语来进行比较。印象很深的是,我给他们讲解诗歌的时候,说到“无论是科学、哲学还是艺术,最伟大的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都十分关注最为终极性的命题——时间和空间”;董扬这样讲解成语:“目光如豆”强调看不到全局,着重从空间角度来理解;“鼠目寸光”强调看不到将来,着重从时间角度来理解。我肯定了她的活学活用。
读书报告会的顺序是从登分册的倒数第一名同学开始,每五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并主办一次报告会,每次报告会以二三位同学发言为宜,每位同学报告的时间大约20-30分钟,其他同学提供帮助;最好把电影、小说、传记等穿插起来进行报告;报告会提前一到两周开始准备,包括文字材料、影像资料、观后感或读后感;板书内容包括书 (电影)名、作者 (导演)、国籍、生活年代、出版社(拍摄公司)、出版 (拍摄)时间、主要人物等;报告内容除板书内容外,还要介绍大致情节、人物关系、主题思想、精彩片段等;准备50-80字的内容,复述给同学们记录下来;引述他人的评价,并谈谈自己的读后感(观后感)。课代表助理要不厌其烦地督促主办报告会的同学,时时提醒他们尽量准备得充分一点。
在卢茗宇的精心组织下,第一次报告会有声有色地展开了。第一位与大家分享的同学是郑雨彤,她热情高,准备的材料也很丰富,还从网上购买了招贴画和卡通图片。同一个小组的周乐扬帮她把招贴画和卡通图片粘贴在黑板上,花花绿绿,煞是好看,引得同学们叽叽喳喳,兴奋不已。她分享的内容是动漫电影《疯狂动物城》。她讲了故事梗概之后,就放映电影片段,然后分析人物形象以及思想感情。我虽然不大懂动漫电影,但也点评了几句:宫崎骏的《千与千寻》是世界级的艺术作品,也让我体会到动漫的虚构所体现出来的真实性,对人物内心体验的描述可谓神奇。但是,也要学会欣赏其他形式的作品,如果6岁的时候喜爱动漫,到16岁仍然只喜欢动漫,这就有些单一了。建议逐渐形成多样化的艺术品味。同学们听了我的话,有的不以为然,有的沉思默想。
第二位是周灿,她分享的是德国电影《浪潮》。之前我了解他们的准备情况的时候,听到她说要分享这部电影,感到特别惊奇,连忙称赞她视野开阔,并希望她认真准备。在分享过程中,她显得有些腼腆,不够大方,但却能抓住电影最核心的思想,准备的讲解内容也到位。我提醒她大声讲解,面对听众,调整语速。最后,她请同学们记住这部电影给人的教训是:人们与法西斯之间只有五天的距离。我简单说了几句:人是集社会化与个人化于一体的动物,人性的特点是善恶二元,纳粹利用人们的社会化特点而作恶;社会化与个人化是人性的一体两面,就像黑夜和白昼构成完整的一天那样;个体的人往往希望在集体中找到力量,鲁迅曾有“合群的自大”这个说法。报告会几天之后,我在班上看到有同学模仿电影里的“浪潮”手势,感到这部电影给同学们的印象应该是很深的。
第三位是邹界,他分享的内容是卡尔·萨根执导的科普片《宇宙时空之旅:未知世界》,该片由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出品。他的解说词写得很棒:这部纪录片上至宇宙,下至微观世界,如画卷般徐徐展开;能将艰涩的科学术语用更有感情、更浅显易懂的话语描述出来。讲到最后,邹界发挥了一下:了解到宇宙的浩渺无际以及生死周期之后,我们就会对眼前的成绩好坏看淡一些,对生死也会有新的看法。我在这里不是传播消极想法,而是希望能体会到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境界。邹同学的表达能力很强,声音洪亮,面部表情丰富,辅以必要的手势语言,博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我当时只来得及提醒他们把观影与读书结合起来,就下课了。
第二天,我提醒他们今后还是以读书报告会为主,毕竟沉浸在短视频里会造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30秒,长期沉浸在可视化图像里会造成语言表达、文字表达的欠缺。我还把没来得及点评的内容做了如下补充:提到死亡并不是消极。德国的死亡教育多种多样:比如给自己写悼词,躺到棺材里体验死亡的滋味。死亡教育不是渲染死亡的恐怖,而是为了让人们更珍惜生命。我还引述先哲关于死亡的经典论述,来帮助他们认识死亡。
最近,豆瓣上的一个热门话题是“小镇做题家”,说的是通过不断刷题训练出来的学生,即使考上985、211高校,却难逃思维狭窄、视野受限、综合能力欠缺、难以在职场胜任工作的尴尬和苦涩。虽然豆瓣上的才子们总有化沉重话题为黑色幽默的鬼才,但丝毫不能减轻这个问题的沉重程度。单就高中教育这一块而言,就存在如下问题:目标单一化,惟考试之首是瞻,教师执着于一己之得失,盲目跟从流俗,推卸责任……其实,教师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不被不懂教育的人所绑架,耐心细致地讲解新高考体制下全面发展的必要性,有所担当,得寸进 “寸”,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这应该成为学生、家长、学校、教师、社会的共识。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走出培养“小镇做题家”的怪圈。读书报告会是走出怪圈的一个重要途径。事实上,在我们学校,不少老师在坚持开展课前五分钟分享和读书报告会。今年高考作文考查读书会的发言稿,我把这一命题看作是对我13年来坚持读书报告会的肯定,也是对不少教师致力于课前分享和读书报告会的肯定。
两栖之二:写文
我喜欢滚雪球式的串味读书。中师专业是普师,也就是要面向小学的所有学科,俗称万金油老师,因此我几乎喜欢所有学科,除了看不懂的理科书外。读起书来虽然还是偏向文学艺术类,但并不局限于此,加上还想成为一个作家,而作家应该“地上的全知道,天上的知道一半”。由此及彼,由浅入深,不断拓展,不断挖掘,是我多年来仍然葆有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一种体现。自学最重要的是找到路径,找到靠谱的推荐书目,才有可能用人类文明的最优秀的成果滋润自己。
我喜欢无所追求式的读书。其实这么说有些绝对,读书总会有所追求,只不过我是纯粹野生状态,也没有现实、功利的考虑,因此不妨说是无所追求式的读书方式。不局限于教育教学,也没有发论文的硬性指标,读起书来就无所羁绊、天马行空了。如果说有什么导引和框架的话,那就是在人类最优秀的大脑的引导之下,凭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任意东西、自由自在地徜徉在文明的原野之上。“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钱钟书语)的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读师范的时候,我特别迷王蒙,还在一次作文里模仿 《春之声》的意识流手法,描述自己在剧院看一次演出的新奇经历,中间有很多惝恍迷离的视听感受,各种各样的内心体验——这可以看做是我隐秘愿望的一次流露,那就是成为一个作家。后来,我意识到自己想象力的匮乏,越来越不敢尝试虚构类文本的写作,而把兴趣逐步转向学科的融合。
我很清楚自己是缺乏学术规范训练的野狐禅,不过,现在看来这不仅不是一个缺陷,相反还是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的一种体现。由早先不大习惯写教育类文章,到逐步以教育类为主,这是我得到几位好友的帮助和劝告之后的结果。
我对文史哲经涉猎较多,写文章明显偏向于思想随笔,因为这种文体比较自由,有利于发挥我的长处。我在纸媒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 《从“雪夜关门读禁书”说起》(《书屋》),之后陆陆续续在天涯社区发了不少随笔,尔后公开发表的文章内容涉及教育教学、文学评论、历史随感、读书笔记、思想随笔等。
无论写哪一类文章,我都特别看重材料的搜集和占有,思路的清理和确定,结构的安排和推进,逻辑的严密和周到,词句的妥帖和意蕴,立意的稳妥和平和。我会特别留意文章要遵循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深入的规律。有趣,有料,有种,有法,有神,是我对写文章的要求。
我特别看重运用理论、方法来武装自己,并使之成为文章框架的支撑。我先后尝试运用社会历史批评、语言学、历史学、诠释学、语文学、结构主义、生成教学理论、伦理学、政治哲学等原理和方法,对教材教法、课堂教学、语言现象、社会现象等进行研究,并试图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
我愿意挑战自我的极限,无惧到陌生领域去拓展。随笔是我的写作舒适区,但我没有长久待在这里,而是努力向陌生领域挺进。还记得2013年10月,我接到《名作欣赏》副主编孙明亮先生的电话,没有半点犹豫,就接受了“语文教材观察”的专栏写作任务。在为期一年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计划,每个月完成多少任务,每天必须读多少文章、动笔写多少字,思考一些问题。在承担班主任工作、教学任务之余,夜晚的安静时刻,面对电脑的屏幕、灯光漂白的墙壁和满架的图书,我在书上圈圈画画,在笔记本上记下一星半点感悟,在参考文献上折下一道道折痕,艰难地行进在语言与思想的原野上。有时候思路滞涩,在书房里绕圈行走,喝浓茶提神,却仍然无所突破,但总要勉力写下几十个字、百多个字。为了捕捉睡梦中的想法、夜半醒来的灵感,我在床头柜上放置了纸笔,随时记录星星点点的一得之见。等到思路形成、材料完善、言语充足、豁然开朗之后,奋笔疾书,一个晚上可能敲出2000多字。正是这样日积月累、苦思冥想,才有了“美国语文观察”“国文百八课观察”“国文观察”三个系列成果。
栖居于教书、写文之间,体会生存、生活、存在的意义之所在;栖居于真-科学、善-伦理、美-艺术之间,以真求道,以善养气,以美修身,参悟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努力做一个传播人类文明星火的人,这就是我的两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