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HBV感染状态与新生儿宫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2020-11-26刘大明程冬梅甘福生
刘大明,程冬梅,甘福生
(1.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南昌 330012;2.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南昌 330012)
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导致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当前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传染性疾病[1]。在当前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有超过1亿人。研究发现,母婴传播是导致乙肝疾病高发的重要影响因素[2]。在孕期产妇机体免疫系统发生改变,导致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机会增加,并严重危害产妇与婴儿健康及生命安全。研究以探究孕妇乙肝感染状态与新生儿宫内感染发生的相关性,为临床上控制乙肝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途径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选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60例乙肝HBsAg、HBeAg及HBcAb阳性产妇建立A组,纳入产妇均为阴道顺产产妇。入组产妇年龄 24-35 岁,平均(27.1±2.2)岁;60 例乙肝 HBsAg、HBeAb及 HBcAb阳性产妇建立 B组,入组产妇年龄 24-34 岁,平均(27.3±2.5)岁;60例乙肝HBsAg,HBcAb阳性产妇建立C组,入组产妇年龄 22-35 岁,平均(27.0±2.0)岁;60 例乙肝 HB sAg、HBeAg阳性产妇建立D组,入组产妇年龄23-34 岁,平均(26.9±2.7)岁。入选产妇均未合并发生TORCH病毒感染且入组前均未服用抗病毒药物或服用糖皮质激素药物,且均为单胎妊娠产妇。同期纳入30例乙肝两对半定性检查提示全阴性产妇建立对照组,入组产妇年龄24-34岁,平均(27.2±2.6)岁。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产妇均经临床诊断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阳性,且均为单胎妊娠产妇,患者感染病史>6个月;患者均未检测出携带TORCH病毒;且近期均未服用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以及抗病毒药物;产妇一般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存在肝硬化或肝癌患者;排除合并其他类型病毒感染患者;排除脏器质性功能障碍患者;排除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者;排除其他类型妊娠合并症患者。
1.3 方法 产妇与新生儿均接受乙肝两对半、PCR HBV-DNA检测。产妇均采集血液、唾液、乳汁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 HBsAg、HBeAg、HBsAb、HBeAb 及HBcAb检测,检测试剂盒均采用德国 Roche公司生产 HBsAg、HBeAg、HBsAb、HBeAb 及 HBcAb 检测试剂盒。其中,静脉血液样本采集于分娩时,唾液采集于产后1-2d,采集静息状态下唾液样本4min,经3000r/min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获得唾液样本;乳汁采集于产后1-2d,采集初乳3ml,经3000r/min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获得乳汁样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述指标;HBsAg阳性样本通过DA7600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仪测定HBVDNA载量水平。且入组胎儿被娩出后,需对其脐带进行消毒处理,采集5ml脐静脉血分别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与HBV-DNA。
1.4 判断标准 HBsAg诊断阳性:样本检测浓度≥0.15ng/ml,HBsAb诊断阳性:样本检测浓度≥10.0mIU/ml;HBeAg诊断阳性:样本检测浓度≥0.25nuc/ml;HBeAb阳性:样本检测浓度≥3.00nuc/ml;HBcAb诊断阳性:样本检测浓度≥3.00 nuc/ml;HBV-DNA 载量阳性:>1×103cpoies/ml; 新生儿宫内感染以HBsAg阳性判断。
1.5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0.0统计处理研究所得数据,针对计数数据采用百分率形式描述,且数据比较行方差分析,检验水准以α=0.05,P<0.05表示数据差异存在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乙肝病毒携带产妇宫内感染发生情况分析纳入4组乙肝病毒携带产妇宫内感染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χ2=1.6391,P>0.05),见表 1。
表1 乙肝病毒携带产妇宫内感染发生情况分析
2.2 各组产妇乳汁、唾液中HBsAg检出情况分析4组产妇乳汁样本HBsAg检出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 (χ2=59.685,P<0.05);4 组产妇唾液样本 HBsAg检出率对比无明显差异 (χ2=4.500,P>0.05)。 见表2。
表2 各组产妇乳汁、唾液中HBsAg检出情况分析
2.3 新生儿HBsAg与产妇血液HBV-DNA载量水平相关性 产妇血液HBV-DNA值>105基因拷贝/ml时的新生儿HBsAg阳性率显著升高 (P<0.05)。见表3。
3 讨论
表3 新生儿HBsAg与产妇血液HBV-DNA载量水平相关性
妊娠并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的高危妊娠类型,乙型肝炎的发生严重影响到产妇与婴儿健康及生命安全[3]。乙型肝炎宫内感染一般以产后新生儿脐血HBsAg检测阳性或经HBV-DNA检测阳性表示,也表示乙型肝炎病毒经胎盘传播感染新生儿。对于产妇而言,HBV感染可导致其胎盘的屏障受损,而胎盘屏障通透性的改变易导致发生宫内感染,且HBV感染导致绒毛膜血管病变并减弱胎盘的屏障作用,继而导致HBV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4]。
研究纳入240例HBsAg阳性产妇经检测明确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率达到10.83%,与相关文献报道HBsAg阳性产妇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率5%~15%相符合。研究对比发现,纳入4组乙肝病毒携带产妇宫内感染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无论乙肝大三阳或乙肝小三阳产妇,新生儿HBV感染无显著差异,表明产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均可导致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倡进行母婴喂养,母乳喂养方便、经济、营养且有利于母体产后早日康复。但受HBV影响,HBV可在乙肝患者血液、唾液以及乳汁当中被检出。对HBV携带的产妇产后是否可进行母乳喂养是当前一个热门的话题[5]。研究通过对比发现,4组产妇乳汁样本HBsAg检出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4组产妇唾液样本HBsAg检出率对比无明显差异。研究建议,针对初乳检测HBV-DNA阳性、HBeAg阳性以及血清大三阳产妇不宜进行母乳喂养;针对初乳检测HBsAg阳性、HBV-DNA阴性产妇可选择母乳喂养。此外,虽乙肝病毒通过血液进行传播,而不经消化道传染,但患者在进行母乳喂养中仍需密切关注新生儿口腔情况,若存在不良反应时及时停止进行母乳喂养,且要求产妇尽量不吻新生儿。
研究通过对比发现,产妇血液HBV-DNA值>105基因拷贝/ml时的新生儿HBsAg阳性率显著升高,提示针对发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产妇在孕期需积极治疗并做好孕期监护干预,以降低产妇HBV-DNA载量水平,从而减少新生儿宫内感染风险。针对HBsAg阳性产妇,要求新生儿在出生24h内需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并予以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HBV病毒传播。
综上所述,乙肝大三阳 (HBsAg、HBeAg及HBcAb阳性)产妇或HBV-DNA载量较高产妇新生儿宫内感染风险更大,对于此类患者孕期应给予阻断HBV病毒,在产后及时对新生儿进行联合免疫干预,以减少HBV病毒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