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及路径研究
2020-11-26晁熳璐黄斌刘媛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文/晁熳璐 黄斌 刘媛(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目前江苏经济已经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迫切需要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从协作生产转向供应链、数据链、技术链等多层次、多角度融合发展。通过调查江苏各市大中小企业融通的基本情况,围绕供应链协同、创新能力共享、数据驱动、产业生态四种融通模式,重点考察典型园区载体的融通发展现状。研究表明江苏整体处于融通发展的初级阶段,融通平台数量较少,发展行业分布不均衡,供应链协同和创新能力共享模式应用稍广。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打造江苏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新型产业创新生态提供参考。
目前我国企业的创新模式正由单打独斗转为众创、共创、广域协作,资源整合由产业链整合转为跨行业融合互补。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是推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根本优势。2 0 1 8年国家发布了《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江苏紧随其后,发布《江苏省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推动江苏制造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但目前江苏大部分中小企业尚未和大企业建立成熟的融通渠道,大中小企业融通仍处于起步阶段,同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江苏部分企业正面临资金链断裂、贷款违约等一系列问题,亟需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从当前简单合作生产的关系转为供应链、数据链、技术链多位一体的多层次、多角度融合,建立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联合创新、共享资源、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成为后疫情时代保市场主体、助江苏经济复苏的有效举措。
一、战略部署
随着大中小企业融通作用的凸显,为了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可以在深度分工的基础上围绕产业链紧密协作、和谐共生,建立大企业顶天立地、多元发展,中小企业深耕细分行业、专精特新发展的行业格局,国家和各地区都越来越重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一)政策梳理
自2018 年起,国家接连发布了《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关于支持打造特色载体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把大中小企业融通上升到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福建、江苏、北京等省份紧随其后,结合各地实际,纷纷制定了各省细化方案和试点计划(见表1),建立融通发展平台载体,改善融通发展环境,营造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同合作、创新共享、融合共生的市场格局。
(二)模式分析
针对当前融通发展刚刚起步、方向仍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深入挖掘、大力推广四种融通模式,并对各种模式的典型表现、特点及要素开展说明(见表2)。
围绕供应链协同的纵向融通发展。通过统一供应链标准、优化供应链金融、联合培训等途径,在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供应体系、管理水平等方面彼此协同提升,通过“龙头企业+孵化”模式优化供应链协同和效率。此类模式是企业之间最常见的协同模式,也是企业之间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基于创新能力共享的专业能力重构式融通发展。由政府、园区、企业牵头打造开放式创新平台以积极布局行业共性技术的联合研发,推动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通过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整合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互补性资源,实现创新能力共享和成果转化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
表1 国家关于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
表2 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基于数据驱动的数字化转型融通发展。建立数据协同共享平台,扩大数据规模,推进大中小企业服务数据资源联通共享,提高中小企业获取和应用数据的能力,建设结构合理、质量可靠的“大数据”体系,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依托区域生态的块状融通发展。以园区作为重要载体和平台,由龙头企业建立专业化配套集群,深化协作配套和专业化分工,通过推动资源能力的跨行业、跨区域融合互补,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带动关联产业从单一产业链向块状经济转型,打造与完善区域产业发展生态圈。
二、江苏融通发展现状
当前,江苏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了“六个高质量”任务,强调江苏制造业在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中的作用。2019 年9 月,省工信厅、省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江苏省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苏工信中小〔2019〕457 号),明确提出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同年,江苏省的徐州经济开发区、江阴高新技术开发区、泗阳经济开发区成功获批建设国家级“大中小企业融通型”双创特色载体。2020年6 月,省财政厅、省工信厅利用省级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引导仪征经开区、常熟高新区、南京溧水经开区等7 个实体经济开发区,打造江苏省大中小企业融通型双创特色载体,鼓励开发区建设特色鲜明的区域双创生态环境,加快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实现江苏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本文从江苏13 个市20 个融通发展的典型案例中选取了模式突出、较有特色的5 个实体园区,围绕供应链协同、创新能力共享、数据驱动、产业生态四种融通模式,分析开发区大中小企业融通载体的建设情况和具体做法等,以期提炼出具有复制推广价值的典型案例为江苏融通发展献力。
(一)供应链协同融通模式
泗阳经开区:以大企业为龙头,打造基于产业链协同的化纤产业园。2019年,泗阳经开区以申报国家级融通型特色载体为抓手,全力建立产业特色明显、企业集群集聚、绿色生态发展的功能纤维新材料产业基地。2019 年泗阳经开区特色载体汇聚了各种功能纤维材料和配套企业155 家,累计实现产值152.59亿元,新签约引进投资超亿元项目19 个,省级及以上认定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数4 个,被中国长丝织造协会授予“中国化纤功能新型面料生产研发基地”称号。
龙头企业带动供应链协同发展,垂直化纤面料产业链初步形成。泗阳经开区在化纤功能面料产业链分工的基础上聚集上下游各类企业192家,打造“聚酯—切片—纺丝—加弹—织造—印染—成衣”纵向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布局新模式。泗阳经开区充分发挥海欣纤维、恒天家纺等龙头骨干企业对供应链协同的引领带动作用,利用中国恒天等行业龙头企业在资本、品牌和产供销体系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建立化纤面料协同管理体系,整合带动鼎尔纺织、泗水纺织、凯普特新材料等“专精特新”后备企业发展,推动大中小企业在生产销售、采购供应等层面深度融合、彼此嵌入式协同发展,逐步形成“产业带动—融合发展—应用拓展”的产业强链发展质态,构建“龙头企业+孵化”的共生共赢生态。
推进企业互联网平台优化升级,提高平台融通发展支撑能力。泗阳经开区建立基于工业互联网的3D 定制云个性化服装定制共享平台,实现众多生产模块及上下游企业利用信息系统进行标准共享、协作制造。同时,泗阳经开区还打造以产业技术研究院为核心创新平台、科技综合体为孵化服务平台、智慧园区管理服务平台为“互联网+公共服务”的双创升级平台,发挥其在技术、资源、服务等产业链的资源整合,提高供应链运行效率。
(二)创新能力共享融通模式
徐州经开区:利用高端工程机械融通型研发机构,打造产学研检用融通创新发展模式。徐州经开区以研发设计与制造能力开放创新为突破点,培育形成了一批具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协同创新成效明显的平台,已变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工程机械物流与租赁区,建设了一条从成品销售、设备租赁、物流输送为亮点的工程机械产业服务链。2019年徐州经开区特色载体累计实现产值968.04亿元,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8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共116 家。
成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创技术链融通新模式。2018 年11 月徐工集团牵头,联合54 家单位成立“高端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高端液压元件(多路阀、泵、马达等)和高端传动元件(变速箱、减速机、驱动桥),以主机企业应用需求为导向,联合高校院所及中小企业,开展协同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合作,现已突破核心零部件产品关键共性技术10 余项,部分产品将打破国外垄断,实现本地配套。在产学研方面,徐工集团先后参股成立了江苏集萃道路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有限公司和江苏汇智高端工程机械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形成了技术供给和技术需求的高效对接,与中小型企业合作实现了产业化生产,解决了徐工集团部分关键核心零部件空心化和受制于国际进口的瓶颈问题,并以技术入股或现金入股的方式成功衍生孵化3 家高端设备制造公司。在平台方面,其搭建的徐工工业云平台,将内部实验设备、专家资源、高精尖制造的能力和大数据资源进行社会化价值共享,推动大中小企业间协同研发、供应链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等系统的横向集成。
江阴高新区:以特钢新材料重大项目为抓手,创新互联互通模式。江阴高新区围绕特钢新材料及制品产业重点领域,发展高端特钢产品和深加工服务,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突破一批战略性原材料的核心技术,打造金属制品特色单品集群,加快构筑融通发展“全产业链”。2019年江阴高新区特色载体累计实现产值638亿元,省级及以上认定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数41 个。
新型研发机构助力协同创新,实现政产学研金协同。依托兴澄特钢、法尔胜、贝卡尔特等龙头企业,重点推进产业链高层次项目,先后引入了一些投资金额大、产业层级高的优质项目,带动区域内两个特钢新材料及金属材料市场迅速壮大。由江阴高新区与东北大学等四方共建的江阴金属材料创新研究院,其理事会由法尔胜、兴澄特钢、贝卡尔特亚洲研发中心等38 家行业企业组成,及时共享创新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中试场地、设备及公共检测平台。目前已有1 个产业化项目和10 个中试项目在研究院落地。此外,江阴高新区还支持法尔胜建设的桥梁隧洞结构安全在线监测云平台,探索出“智能缆索产品”+“健康监测云平台”+“大数据服务”商业模式,吸引数十家上下游企业、信息技术企业、配套服务企业入驻平台,加速从科技研发到成果转化到市场应用进程。
(三)数据驱动融通模式
盐城经开区:探索数据驱动的新模式,带动汽车产业融通发展。盐城经开区坚持以汽车产业为特色,东风悦达起亚为龙头,吸引了摩比斯、亚进、法国佛吉亚、京信电子等超过400家零部件生产企业,形成新能源化、智能化、网联化汽车全产业链,打造国际化的汽车科技园和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区。
统筹信息基础设施功能性服务平台,探索数据融通新模式。盐城经开区以盐城大数据产业为依托,统筹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及“工业云”等数据功能性基础设施平台布局,推进“DYK+系统集成配套供应商”合作,确保开发区企业数据100%入库。通过定期公布零部件配套项目招标信息,支持引导佛吉亚、宇信等区内有条件企业对照DYK 标准要求,加大零部件配套产品研发试制验证力度,提高本土配套企业研发能力和生产制造技术水平,提升开发区企业平台服务和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推广应用普及水平,探索数据融通发展新模式。
(四)产业生态融通模式
浦口经开区:聚焦集成电路产业,打造全产业链融通生态体系。浦口经开区以集成电路为主导产业,以台积电、紫光等龙头企业为主导,加快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目前已引进集成电路设计、封测、生产、配套企业100余家,形成全产业链生态体系的融通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园区内总投资超百亿元,企业全部达产后总产值将超过千亿元,已初步建成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服务体系。2018年集成电路销售额达269亿元,占开发区销售额的70.6%,近3 年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率达13%,位居省内同行业前列。
强化产业集聚,推进产业链企业融合发展。浦口经开区充分发挥台积电、紫光、华天科技等龙头企业在资本、品牌和产供销体系方面的优势,有效带动上下游设备、材料、设计、封装、测试等产业建立专业化配套集群,促进大中小企业在创意设计、研发生产、物料采购、市场销售等方面彼此互助,实施由集成电路至整机再到应用的一条龙项目。当前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封测三大园区已初具规模,园区集成电路产业已实现产业闭环。
完善产业金融配套服务,优化产业链生态圈。浦口经开区依托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和关联配套企业融资需求,为龙头企业培育和产业发展提供“造血”新动能。一是设立南京智子集成电路基金、南京智芯集成电路基金等六支专项补助基金,利用高投公司建设与开发区相匹配的集成电路金融生态系统。二是探索建立开发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基金,给予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补助,解决企业融资困难。三是创新银企服务模式,在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建立协作畅通的对接平台,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发展瓶颈。并且逐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服务环境,建成了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和精密模具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打通企业服务链和资金链,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五)模式总结
目前江苏大中小企业融通四种模式并行发展,各种模式均有涉猎。以上典型载体的案例体现出江苏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具体做法和应用模式。各地区、各企业在融通发展模式的选择上会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及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实施策略,其区别和联系见表3。
三、江苏融通发展整体情况判断
自《江苏省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颁布以来,江苏涌现了一批龙头企业和典型地区,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但江苏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融通平台较为单一,区域和行业发展水平不均衡。总体而言江苏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局面尚未形成,在后续的融通发展中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扩大平台作用,形成融通发展新生态。
表3 江苏大中小企业融通各模式比较分析
从发展阶段来看,通过对江苏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20 个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大多集中在装备制造业领域上的产业链协作和配套,而江苏尚未出现通过大企业搭建各种开放式创新平台和专业化众创空间促进融通的典型案例,说明江苏整体处于融通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要向建立产业链条化、企业平台化、服务集成化、创新生态化融合升级的产业创新共同体发展,提高融通层级。
从发展平台来看,只有7 个案例出现了融通发展的新平台,仅占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5 个案例搭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2 个搭建了专业化的云平台(见表4)。这说明江苏在融通发展新平台的建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建设高水平的融通平台提升大中小企业融通能力。
从发展模式来看,江苏大中小企业融通围绕四种典型模式并行发展,各种模式均有涉猎,其中供应链协同和创新能力共享模式应用稍广,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结合前沿研究及实地调研,江苏需要进一步加大典型案例宣传,引导开发区、龙头企业积极探索具有江苏特色的大中小企业融通新模式。
从行业分布来看,目前江苏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行业分布不均衡,仅在工程机械、前沿新材料、纺织服装、集成电路、汽车及零部件等行业初步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特色园区。其中,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利用高端工程机械融通型研发机构,构建创新共享模式;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特钢新材料重大项目为抓手,创新互联互通模式;泗阳经济开发区以大企业为龙头,打造基于产业链协同的化纤产业园;浦口经济开发区以集成电路产业链为桥梁,打造产业生态体系融通模式;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探索数据驱动的新模式,带动汽车产业融通发展。未来,对照江苏重点打造的13 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后续需在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物联网、生物医药、海工装备、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核心信息技术、新型显示等集群发展大中小企业融通特色载体,建立基于融通模式的区域产业生态。
表4 江苏各市大中小企业融通案例建设平台分析
四、江苏融通发展路径选择
针对当前融通发展刚刚起步、方向仍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江苏应积极推动大企业与中小微企业间供需对接、资源协同、融通发展,促进大中小企业协作,支持大企业平台化转型,鼓励探索产业创新共同体。
以龙头为主导,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发挥大企业在技术、人才、资金、资源整合等多方面的优势,促进龙头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联合、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和集群技术创新联合,增强集群中的企业配套合作意识,创新生产组织方式。
以分工为重点,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引领中小企业朝“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模式发展,促进中小企业从“低散弱”转为“高精优”。支持一批制造技术全国领先、创新实力强的中小企业,强攻特定细分领域,为增强江苏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注入强心针。
以园区为载体,打造新型产业融通创新生态。全力推进江苏第一批国家级大中小企业融通型特色载体的创建工作,争取在2020年把泗阳经开区、徐州经开区、江阴高新区打造成国内领先、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国家级大中小企业融通特色载体示范园区。通过制定政策、安排奖励资金、绩效考核等手段,支持引导仪征经开区、常熟高新区等7 个省级大中小企业融通型特色载体朝专业化、精准化、特色化发展,总结可复制推广的经验,由点带面促进开发区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双创生态环境。
以平台为依托,优化产业集群资源配置。支持核心企业搭建专业孵化平台,为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由企业孵化到产业孵化的全链条、一体化服务,推动产业链上的小企业在技术、产品、业态等方面的创新。鼓励大企业建设共创共享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以平台为桥梁、以服务商为配套、以标杆工厂为示范的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促进各企业制造能力整合、协作和优化。
以政策为保障,完善融通发展整体环境。建立专业引导基金,大力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的特色载体、试点项目建设。加强政府在融资担保、产权保护等方面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提升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理念。引导大企业一对一指导,中小企业对标找差距,省市县联动组织开展示范企业管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