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及其对尿动力学水平的影响

2020-11-26河南省新密市妇幼保健院452370周小丽牛和平李景霞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8期
关键词:吊床尿流率吊带

河南省新密市妇幼保健院(452370)周小丽 牛和平 李景霞

手术是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经耻骨后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是国际尿控协会推荐的金标准[1],但其在吊带穿刺过程中存在膀胱、血管等情况。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术式,将聚丙烯网带固定在耻骨骨膜,但目前对于以上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存在争议[2]。为此,本研究探讨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TVT-S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尿动力学水平的影响,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患者同意且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62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分组,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对照组平均年龄(54.44±5.12)岁;平均病程(6.37±1.04)年;孕产史(2.45±0.52)次;分娩方式为剖宫产10例,阴道分娩21例;疾病严重程度分级为中度压力性尿失禁21例,重度压力性尿失禁10例。观察组平均年龄(54.39±5.18)岁;平均病程(6.32±1.02)年;孕产史(2.52±0.51)次;分娩方式为剖宫产11例,阴道分娩20例;疾病严重程度分级为中度压力性尿失禁20例,重度压力性尿失禁11例;上述资料两组患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附表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水平对比(±s)

附表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水平对比(±s)

注:*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最大尿流率(ml/s) 最大尿道闭合压(cmH2O) 最大尿道压(cmH2O)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1) 28.95±4.23 20.15±3.56* 40.32±7.85 42.56±9.35# 42.15±8.26 43.46±9.23#对照组(n=31) 28.91±4.24 20.41±3.57* 40.35±7.89 41.99±9.41# 42.16±8.30 43.37±9.21#t 0.037 0.284 0.015 0.239 0.005 0.038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纳入标准:术前B超测量残余尿量在50ml以内;无阴道手术禁忌症者;尿培养及尿常规正常者;压力试验及指压试验为阳性者。排除标准:合并尿道括约肌功能缺陷者;混合性尿失禁者;严重盆腔和生殖器官脱垂者;合并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经耻骨后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治疗:常规手术部位消毒,然后留置尿管,经尿道外口下1~2cm处切开阴道黏膜,并将耻骨上一横指距中线3cm的皮肤切开,将穿刺锥从尿道切口置入,将一半穿刺锥从下腹部切口穿出,另一侧重复上述操作;在膀胱镜的显示下,带入吊带,并调节吊带张力,使其与尿道中段之间需要保持一定间隙,然后剪掉多余吊带,采用可吸收缝线将伤口缝合,并置碘伏消毒纱布。

观察组予以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治疗:常规消毒,留置尿管并取膀胱截石位,将阴道黏膜切开1cm左右并分离至耻骨内面,另一侧重复上述操作;然后将插入器从尿道右侧旁腔隙置入,与此同时将插入器向闭孔内肌插入,左侧尿道旁间隙同样置入另一个插入器,随即调整吊带,使其紧贴尿道旁组织,然后剪掉多余吊带,采用可吸收缝线将伤口缝合,并置碘伏消毒纱布。

1.3 观察指标 尿动力学水平:最大尿流率、最大尿道闭合压及最大尿道压。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22.1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最大尿流率较治疗前降低(P<0.05),最大尿道闭合压及最大尿道压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治疗后最大尿流率、最大尿道闭合压及最大尿道压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附表。

3 讨论

大多数学者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机制与“吊床”理论密切相关[3],尿道是由肛提肌及阴道前壁等结构组成,病情在逐渐发展过程中,吊床结构出现松弛,进而导致尿失禁发生,故其治疗重点在于重建吊床。经耻骨后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为国际上推荐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一线方式,然而该术式在术中需要经耻骨后间隙进行穿刺,易损伤周围血管、神经等组织造成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是在经耻骨后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要改善了网带穿刺部位及方向,舍弃原有的耻骨后区路径,合理的运用闭孔,采用8cm的网带更大限度缩短穿刺路径,降低对膀胱及周围组织的损伤,从而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其主要的发病机制以“吊床”机制为主,耻骨尿道韧带形成的尿道下“吊床”是主要支撑尿道,避免膀胱颈位置向下移动及控制排尿系统的主要解剖结构。当腹压增加时,“吊床”会挤压尿道,从而控制尿液排出。女性由于分娩、年龄等因素会出现盆底松弛,从而使支撑结构被破坏而导致漏尿等情况发生[4]。故治疗关键在于积极恢复尿道支撑功能,重建尿道中段吊床样支撑结构为重点。最大尿流率、最大尿道闭合压及最大尿道压是临床常用的尿动力学指标[5]。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最大尿流率、最大尿道闭合压及最大尿道压对比无统计学差异,说明与经耻骨后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比较,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同样能改善患者尿动力学。经耻骨后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是以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标准术式,对吊床的重建具有一定的效果,而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则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有效的避免了经耻骨后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操作的盲目性,以更短的穿刺路径降低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从而使术后尿动力学水平改善[6][7]。

总之,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改善尿动力学指标和排尿状态。

猜你喜欢

吊床尿流率吊带
吊床
摇摇摆摆投投乐
盆底超声检测评估无张力性尿道中段悬吊带术后吊带相关并发症的意义
神奇的吊床
吊带背心
你的偶像
夏日吊带风
最大尿流率变化值在判断术后尿道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帆布吊床破了一个洞
尿得怎么样,马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