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植树造林技术与森林经营管护对策

2020-11-26石建

商品与质量 2020年28期
关键词:植树造林栽种管护

石建

古丈县自然资源局林业综合服务中心 湖南古丈 416300

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且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经济发展所引起的环境污染以及自然资源损耗问题愈发严重,由此引起了频繁的自然灾害,对于人类生存以及经济发展带来了持续的威胁。做好植树造林技术以及森林营林管护,不但可以更好的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还保留了人类发展的根本,是改善资源问题以及环境问题的最佳措施。

1 植树造林的意义

植树造林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退耕还林更是一项重要策略。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森林经济发展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植树造林。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很多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工业发达的今天,森林是很好的空气净化机,森林的覆盖率越高,空气的质量就越好,树叶能够帮我们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植树造林有利于增加土壤的营养性和牢固性,当树木达到一定数量时,树木的根会深深地扎入泥土,树木越多,树木的根都盘绕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保护了土壤,锁住了土壤的营养,同时减少了泥石流的发生;植树造林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森林是生态系统的基础,植树造林更是形成森林的方法,综上所述可以了解到植树造林的重要性[1]。

2 植树造林技术的相关对策

2.1 加强速生林建设

当前工业以及农业活动对于木材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必须要注重速生林的建设。比较常见的速生林树种包含速生桉、速生杨以及泓森槐等等。由于速生林的成才速度非常快,应该着重防治具备传染性的病虫害以及范围化的影响,冬季应该经病虫害的清扫工作开展到位,消灭越冬害虫,春季应该强化对于病虫害的观察以及防治。冬季可以把积雪清扫到树根位置,可以给林木带来水分且提高保温效果,幼苗则应该开展根部的保暖工作。在规划技术方面,在开展速生林栽培的时候,需要首先开展总体的规划与分析,保证速生林的种植以及采伐不会对森林的生态环境带来影响。

2.2 栽种幼苗法

栽种幼苗法是一种常见的植树造林方法,可以较大程度保证植物成活率。其栽种,分为几个步骤:首先,要选择根部较为完整、根系较为茁壮的植物幼苗进行栽种,也是做好幼苗筛选,再将筛选出的品质优良植物幼苗,运输到指定栽种地点,并做好运输防护,确保运输过程中植物幼苗根部完好无损;其次,在植物幼苗栽种过程中,需要确保幼苗根部不受人为因素影响而受到损伤,较大程度提高了栽种成活率;然后,要对幼苗栽种地域做好调研,确保幼苗栽种区域土壤为湿润状态,还要注意运输过程中的湿润环境营造,避免幼苗在运输过程中、栽种过后出现枯萎现象;最后,如发现栽种范围内土壤过于干燥现象,应采取必要措施改善土壤状况,在此基础上,要确保土壤松软状态,保障幼苗栽种成活率[2]。

2.3 播种法

播种法跟幼苗栽种法相比较显得更加随意,指的是把植物种子播撒至造林区域,也可以称其为直接造林,该种方式比较直接且十分快速,投入成本也比较低,重点可以节省幼苗购买以及人力成本,效率非常高,非常适合大面积播种。主要注意的是,播种法对于种子的品质规定十分严格,应该选取成活率较高的种子作为播散对象,并且需要对于种子类型开展选取,重点选取那些可以适应土壤环境以及外部环境较强的植物种子,进而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2.4 间接分植技术

将间接分植技术应用到植树造林中:间接分植技术相比于播种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时间,并且确保了品种的优良。间接分植技术是将树木的一部分如根、茎叶、树枝等一部分进行培养。并且分植技术培养的树苗在前期中生长得比较快,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很大的成本。而且幼苗大部分都保留了母体的优点,减少了坏的或是不生长的树苗的成本。间接分植技术不仅节省成本还很节省时间,是植树造林中优先考虑的技术。将植苗造林技术应用到植树造林中:植苗造林技术是用根系的苗林作为造林材料进行培育,这种技术培育出的树苗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对于土地的要求不是那么严格,也是植树造林中很重要的技术。

3 森林经营管护的措施分析

3.1 强化林业立法力度,提高林业管理人员素质

创建林业管理机制,能够更好的限制人的行为,能够较好的防止出现森林破坏情况。要想创建林业管理制度,应该从林业管理人员作为入手点,持续提升林业管理人员的环境保护观念以及思想理念,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进行保护标准的制定,才可以更好的对于森林破坏行为予以严肃且公正的处置。另外,专业素养高的林业管理人员可以下到基层,在基层对于环境保护理念以及植树造林理念开展宣传,强化当地人们的环保观念。还可以在当地进行普法工作,培养当地群众的守法观念,切实发挥带头指引作用,做好引领人的角色。

3.2 重视管护技术更新

森林经营管护工作对技术设备、人员能力、工作制度等均存在明确要求。如在春秋干旱时节的防火方面,可事先将森林分为若干区域,在每个区域内均放置若干监控和感应设备。监控设备可以随时了解对应区域的火灾隐患和非法活动;感应设备可以了解对应区域内的空气湿度等气象信息,为管理工作提供参考。监控设备可以放置在人员活动较频繁的地带,如森林边缘,这样还能防止偷盗木材、累计火灾、人为山火等其他安全隐患的发生。

3.3 多措并举预防森林火灾

森林是出现火灾的重点地区,需要开展好多个方面的防护工作,防止森林火灾的发展。可以做到下述几个方面:首先,创建、完备森林火灾防火机制,在当中标注出每一个部门的工作职责以及内容,并且增加奖罚内容;然后,对于森林火灾的后果、防范森林火灾的有关事项开展着重的宣传,特别要注重当地老人以及小孩的宣传,积极引领群众一定不要触及法律红线,要保证人人参与到森林防火工作当中去;最后,要筛选出有关人才,创建科学、高效的防火队伍,持续进行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演练,提高除火以及防火技能,防患于未然。还应该给这些人员配备防火设备以及防火材料,方便防火队伍在出现火情之后,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对火源进行清除。针对重大火情,要等待专家以及专业消防队伍的抵达。

3.4 加强管理法律优化

为进一步提升森林经营管护效果,还应加强管理法律建设和优化。如要针对森林采伐、栽植的规范性进行立法,规定所有速生林采伐的最低年限、栽植的密度和范围等,并指导具体工作。管理法律的优化,应重视实用性和规范性,结合当地特点进行立法较为稳妥。如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护林员薪资较低,不利于吸引高素质人才和提升森林经营管护效果。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提升护林员的待遇水平,吸引更多人才投入到森林经营管护领域工作中,以人才为依托,提升森林经营管护工作水平。

3.5 退耕还林,封山育林

退耕还林对策是防范水土流失以及土地沙化的高效措施,可以在必需的时候通过该种对策来保护森林资源,进一步防止自然灾害的出现。在退耕还林的前提之下,能够更好的进行植树造林,重点用在不利于植树造林的范围当中。封山育林是保护森林更新水平的一种措施,可以通过增加防护网以及防护栏,来防止人为的破坏以及开采,同时也是维护植树造林区域不被破坏、维护植树造林秩序的一种高效防护措施,对于当前的防护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对于造林的意义非常大[3]。

3.6 对于森林经营管护形成系统性的管理

在森林的经营上形成系统式管理: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用很多机器取代了人力劳动,在森林的经营上也可以采取现代的技术,对森林进行时时监控,可以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补救,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森林的状况。例如将无人机应用到森林的经营上,对于森林情况的了解能更加及时,对于森林的保护形成了系统的管理。在方便了工作的同时还能更好地把控森林情况,这无疑是森林经营的一层防护罩。

4 结语

综上所述,植树造林技术是拓展森林覆盖范围的高效保障,应该更好的进行应用,并且伴随着时间的发展,持续创新、持续尝试,这样一来植树造林的效率才会一直提升。为了改进森林的现状,不但要开展植树造林计划,还应该贯彻森林经营管护的多项措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植树造林栽种管护
安徽省进一步加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期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植树造林 保护家园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凭空”栽种的绿色宠儿
有 时
植树造林作贡献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
伊川县农业水利工程设施管护运行调查
植树造林绿化浙江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