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职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1-26王融雪

经营者 2020年17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职工培训

王融雪

一、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职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的培训机制不够健全

事业单位职工培训工作的对象就是新职工,老职工很少会参加相关培训,并且事业单位也很少针对老职工开展培训工作。即使有相应的培训,培训工作内容也比较枯燥,不够有趣,且培训范围有效。相关事业单位在开展培训工作时,通常对单位文化、职工的心理素质以及工作状态缺乏关注,只重视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培训。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职工自身的工作能力,但是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职工以后的发展,同时也无法满足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需求。由此可见,事业单位的培训机制不够健全,且培训范围及培训内容也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导致职工培训工作难以发挥积极作用。若要在新形势下发挥职工培训的作用,必须采用合适的方法健全相关培训机制,从而实现新形势下职工培训工作的目标[1]。

(二)事业单位的培训观念存在问题

事业单位的职工培训工作无法直接获得经济效益,而且培训效果也不是短期内能够看见的。所以很多事业单位只重视自身的生产工作,而忽视了相应的培训工作。还有一些事业单位开展的职工培训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实质作用。另外,事业单位内部的主要领导并不负责相关的职工培训工作,通常由其他部门组织职工参与相应的培训。培训工作缺少领导关注,导致有关部门出现懈怠的工作态度,进而影响到整个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事业单位领导及相关工作负责人的态度也会影响到职工参与培训的心态,大多数职工都认为培训工作的开展,只是为了应付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因此,许多职工对培训工作比较轻视,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除此之外,还有些事业单位的职工认为,职工培训工作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开展时也只是走形式,没有什么积极作用。所以开展培训工作时,这些职工都尽量避免参加,这在较大程度上阻碍了职工培训工作的开展。

(三)事业单位的职工培训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当前,在新的形式政策下,相关事业单位要发挥职工培训工作的作用,必须保证这一工作具备一定的吸引力,保证职工具有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还要重视培训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及教育水平,确保整个培训教育的质量。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多数事业单位在开展职工培训工作时,都让单位内部相关部门的人员负责,而不是选择一些专业的培训师,这样的培训工作不仅缺乏专业性,还无法保障自身的有效性。由于负责人在培训方面不够专业,导致整个职工培训工作方式及内容都比较陈旧,培训过程枯燥乏味,培训气氛也比较沉闷、不够活跃,难以激发职工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职工培训工作不仅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会降低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培训工作的效用[2]。

二、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解决职工培训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对职工培训工作的认识

相关事业单位若要在新形势下开展有效的职工培训工作,首先要转变以往对职工培训工作的固有认知,并对职工培训工作进行全面且深入的了解,明确其工作内容,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对职工培训工作予以重视。另外,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若要实现良好的发展,必须保证职工培训工作的质量。因此,在提高对这一工作重视程度的同时,相关事业单位还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开展有效的培训工作,并提高对职工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关负责人要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承担起相应的工作职责,避免出现敷衍了事的情况。此外,事业单位还要加大对职工培训工作的宣传力度,消除职工对培训工作的消极情绪,帮助职工正确认识培训工作,提高职工参与的积极性,这样也能够进一步促进职工培训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升[3]。

(二)创新职工培训的方法

在新形势背景下,不仅经济形态出现了一定的变化,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这也为事业单位职工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基于此,相关事业单位在对职工进行培训时,需要对传统的培训方式进行改进与创新,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提高整个培训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另外,事业单位也可以改变职工培训工作的形式,如采用工作轮换、现场操作、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工作,吸引更多的职工参与。此外,事业单位还可以选择视听技术、内部网络等方式开展培训工作,从而丰富培训的技术手段,增强培训过程的吸引力,使培训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4]。

(三)增强师资力量

当前,事业单位职工培训工作中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乏专业的培训人才,而且不少事业单位中负责培训工作的人员大都缺乏专业的培训能力,且水平较低,这会影响到职工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因此,相关事业单位需要提高对师资力量的重视程度,并结合实际情况,组建一支专业水平比较高的培训队伍,促使职工培训的质量得到提升。基于此,事业单位需要提高培训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知水平,促使其正确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事业单位也要选择专业水平及业务能力较高的工作人员,在培训过程中,更好地向新职工传授一些工作上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新职工的工作能力,促使其更快地适应自己的工作。另外,事业单位还要对培训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培训技巧及知识,提高自身的培训工作水平,增强事业单位职工培训的师资力量,提升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四)完善职工培训工作的机制体系

事业单位也可以通过健全的工作机制,提升职工培训工作的有效性。而且健全的培训工作机制还能够保证整个培训工作的规范性及有序性,并调动职工自身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培训工作的效率。基于此,事业单位可以结合具体的培训内容以及职工的学习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从职工的业绩、日常工作表现、态度等多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考核。同时,还要将培训内容适当融入考核内容。在考核过程中,需要保持公平公正,还要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根据职工的考核成绩,对其进行不同的奖励。这样更有利于提升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及参与度,更有利于提升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水平,更有利于让事业单位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五)丰富职工培训工作的内容

事业单位在开展职工培训工作时,需要扩大培训范围,将新职工与老职工都纳入整个培训工作中,这样有利于提升全体职工的工作素养及能力,也能够增强其学习意识,促使其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事业单位还需要根据不同职工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满足不同职工的发展需求。而且还要增强培训内容的趣味性,吸引职工的注意力,避免出现因职工互相交谈而影响培训效果的情况,同时还能够活跃培训氛围,提高培训质量。

三、结语

事业单位开展培训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职工整体的工作能力及工作素养,促使职工更适应相关工作,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水平。因此,相关事业单位要对职工培训工作予以重视,并结合当前形势,对传统的职工培训工作模式进行优化。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职工培训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