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2020-11-26贾晓晴
贾晓晴
一、建筑施工财务内部控制的基本含义与应用意义
一般情况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对企业内部的财务工作制定出的一系列具有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等性质的制度、措施与方法的总称。企业内部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优化是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选择。优化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筑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更加规范的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建筑企业的项目施工呈现出地点比较分散、项目周期较长的特点,这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的财务控制体系,有助于企业对不同地点的工作人员和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在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使管理朝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第二,强化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降低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风险的概率。建筑行业从项目工程施工准备到工程施工结束,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与时间,如果施工企业对资金的管理不善,就会导致工程搁浅,进而无限延期,企业的成本也会无限增加。如果企业有一个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工作人员便可以根据对工程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预测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制定相应的方案,削弱或规避风险[1]。
二、当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企业运营成本的降低借助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实现,有效解决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财务内控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人员素质偏低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阶段的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招聘一些专业的财务人员管理财务工作。但是数据调查显示,当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中财务岗位人员都是一些非财务专业的人,一些工作人员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数据核算工作,对财务的分析也只能是从某一个角度进行,并非全局性的思考。财务工作人员能力缺乏、素质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财务内部控制意识较为薄弱
财务内部控制意识主要表现为对内部环境的控制和内部风险意识的控制。然而,在当前很多建筑企业中,企业的管理层在进行财务内部控制的过程中,由于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度不够,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评价考核机制都处于较为薄弱的环节。在权责分配上,管理者更倾向于纵向的权责与义务分配,忽略了人员之间横向的相互牵制,从而降低了施工效率与质量。此外,由于多重因素的综合,财务人员的风险把控意识和能力都较为薄弱,财务管理大多人员都是根据主管的判断确定,不能根据企业财务的实际状况,也不能用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致使企业难以及时控制潜在的财务风险,增强企业发展的阻力。
(三)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完整的财务控制体系是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和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依据。然而,当前部分企业存在财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企业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资金管理是其财务管理的重点,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但是当前很多建筑企业资金的授权审批流程缺乏完整性、严谨性,给资金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此外,由于施工项目的地域性限制,企业的资金管控力度不足,导致资金管理使用效率不高。
2.监督机制缺乏全面性。当前很多建筑企业虽然已经建立了监督机制,但是由于企业内部监督机制覆盖范围的限制,监督难以发挥全部的作用。比如建筑企业设置了专门的监督机制,但是监督部门本身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监督执行的效果不甚理想[2]。
三、改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在建筑企业施工的全过程中,工作人员及时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反思与协调,是顺利推进项目的必经途径。针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一)提高管理层对财务管理的重视,重视人才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
建筑施工企业的领导自身具备的意识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方式与企业文化,为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建设,必须从对企业领导层的意识建设抓起:
1.加强领导者对财务控制的建设。领导者通过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及时了解行业观念动态,从而及时更新自己的管理观念,间接加强对财务管理的全面认识;通过培训会、交流会的形式,在公司内部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强化环境熏陶的作用。
2.重视人才培养。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管理者应重视人才培养,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工资增长机制、薪酬福利机制、人才分配机制,以奖罚分明的方式,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定期给员工提供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从而实现人才价值,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助力[3]。
(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对建筑企业而言,完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需要从建筑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完善预算控制制度。建筑施工企业对预算管理的重视是实现有效控制的重要前提,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对施工项目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结合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对资金进行统筹优化,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运营成本。
2.完善资金内部控制的流程。企业通过对不同部门、不同类别编制资金计划申报预审批流程,找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而制定出科学实际的方案;财务部门通过对资金预算进行合理的支配,严格按照预算流程,在项目结束规定时间内向财务部门提交项目材料,从而完善资金调配与审批权限;通过遵循零现金使用原则提升资金使用率,强化资金的安全。通过资金预算调配、审批、使用三者共同完善资金内部控制流程。
3.构建财务风险机制。工作人员在项目招标前对综合施工所需要的资金、周期等进行可行性分析,同时对发包单位进行信用评估,规避潜在风险。企业在风险管理中重视合同管理,根据合同做好风险管控并提高企业对内部审计部门的重视,减少潜在风险[4]。
4.构建有效的监督机制。企业通过重视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在项目进行前监控预算细节,在项目进行中监控采购数量和原料,在项目结束后对所使用的工具、账目支出与预算目标进行明细对比,找出项目进行前后目标存在的差异性,从而分析其原因。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监督,充分保障监督机制作用的发挥。
5.构建有效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周期比一般工程都要长很多,为有效缩短项目施工的周期,施工企业可以给予施工人员奖金、交通补贴、培训机会等,通过对员工的有效激励,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从而缩短项目施工周期。
四、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完善对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企业实现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只有不断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抓住市场的机遇,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