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政务公共支付平台的实际应用
2020-11-26刘国忠
刘国忠
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 安徽合肥 230001
1 建设背景
以省级财政部门的非税收入电子化收缴平台为依托,建设省级政务公共支付平台,按照“统一规划、一点接入”的建设思路,为全省范围的非税收入管理,提供统一的支付入口,线上、线下整合的多种渠道缴款,并利用全省集中管理的非税系统,按财政要求将资金划解至各级财政部门,并完成对账、结算、退付等服务。
2 平台设计
公共支付平台将整合现有全省财政非税代收机构的支付接口,打通线上线下缴款渠道,为全省各级政府部门开展政务服务提供统一的支付入口;公共支付平台对接代收机构、结算银行、业务办理方,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支付能力支撑。同时,公共支付平台负责将政府非税收入信息发送到财政部门非税系统[1]。
3 主要建设内容
3.1 基础信息管理
公共支付平台负责从财政非税系统中接收各级财政区划、执收单位、执收项目和财政账户信息,实现业务办理方订单相关信息的生成和校验,实现按照代收机构自动匹配对应结算银行账户信息。未经财政部门核定的执收单位、执收项目无法在公共支付平台办理交易,所有交易资金只能划转至财政部门核定的银行账户。①基础信息同步。公共支付平台定时从财政非税系统中同步财政区划、执收单位、执收项目、财政账户等基础信息,平台初始化时采用全量方式,后续采用增量方式。②基础信息校验。按照已同步的基础信息,向订单生成、收缴管理功能模块提供基础信息数据校检服务,确保交易合规性。
3.2 订单管理
按照统一标准生成缴款识别码,作为订单中唯一标识。提供在线和离线两种订单生成方式以及通知单生成器,满足不同业务场景需求。生成订单时平台会对执收单位、项目信息进行基础信息校检。订单原则上基于业务办理方的应缴信息产生,应包含执收单位、执收项目、金额等基本要素,但不包含结算银行信息。
公共支付平台在线接收业务办理方产生的应缴信息后,经基础信息校验,生成包含唯一缴款识别码的订单信息并返回,缴款人通过缴款识别码在公共支付平台的各类缴款渠道办理订单交易。
(1)订单离线生成。当业务办理方无法在线传递应缴信息时,通过部署在业务办理方的前置缴款识别码生成器生成唯一缴款识别码后,生成离线订单。缴款识别码生成器定时将离线订单信息传递至公共支付平台。
(2)通知单生成器。业务办理方无法生成应缴信息时,可统一使用财政部门提供的“通知单生成器”,在线生成订单、打印缴款通知单。
(3)订单查询。公共支付平台提供标准的订单状态查询服务,业务办理方可通过订单查询服务实时查询指定缴款识别码对应的订单状态,平台接收到查询请求后实时返回订单状态以及订单的详细信息。
3.3 收缴管理
订单生成后,公共支付平台通过代收机构,向缴款人提供柜面、POS、自助设备、在线支付和扫码支付等缴款渠道,具备查询缴款、推送缴款、虚拟转账、批量代扣等多种缴款模式,并按照业务规则,向交易相关方传递实时交易通知。
交易办理中,平台将按照基础数据要求,向代收机构提供指定结算银行账户信息[2]。
(1)代收机构管理。各类代收机构需自行按平台的规范完成系统开发,满足各类信息交互、数据交换要求,经验收后接入平台。
(2)缴款模式。包括查询缴款、推送缴款、虚拟转账、批量代扣等。
(3)查询缴款。代收机构根据缴款人提供的缴款识别码,向平台发送查询、缴款请求,缴款业务完成后发送实缴信息,将资金划转至指定的结算银行账户。主要包含柜面、POS、自助设备、在线支付和扫码支付。
(4)推送缴款。为实现在业务办理方一次性完成业务办理、订单交易,平台提供推送缴款服务。缴款人可在业务办理方业务场景中选择代收机构的线上支付渠道,缴款业务完成后发送实缴信息,将资金划转至指定的结算银行账户。
(5)虚拟转账。为满足缴款人在非代收机构办理缴款业务需求,平台通过标准服务接口从结算银行,获取与缴款识别码对应的虚拟账号,资金到账后,结算银行向平台发送资金到账交易。
(6)批量代扣。为满足业务办理方批量办理缴款业务需求,业务办理方按照规则将批量代扣信息上传平台,平台逐笔添加缴款识别码后,将代扣信息传递至指定结算银行办理业务,资金到账后,结算银行向平台发送资金到账交易。
3.4 对账管理
(1)交易流水对账。日终,代收机构将交易流水发送至公共支付平台,完成订单交易信息比对。比对完成后,向业务办理方提供查询服务。
(2)资金到账对账。日终,结算银行将资金到账信息发送至平台,完成订单信息比对。比对完成后,向业务办理方提供对账服务。
(3)非税系统收入入账。日终,平台将完成对账的资金到账信息逐笔传递至财政非税系统。
3.5 系统对接
完成与各类政务服务系统对接,为政务服务中的缴费场景提供支撑。
(1)全省公安缴费业务对接。配合公安部门开展数据交换边界平台迁移,建立专用接口服务,完成与全省公安缴费业务对接。
(2)教育类缴费方式优化。优化原有教育类缴费业务流程,优化学校端数据导入、审核和发布流程,完善缴费展示页面;按照非税收入电子化收缴业务流程和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完成高等教育类缴费功能开发[3]。
4 结语
按照“统一规划、一点接入”原则和“省级统建统管”要求,建设全省公共支付平台,对各地各部门网上政务服务缴费和非税收入缴款渠道进行整合,按计划逐步纳入省级公共支付平台。平台建成后,将有效解决政务服务支付业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不仅可以为群众办理政务服务缴费和非税收入缴款提供自主、便捷的渠道,也为各级各部门开展政务服务业务提供了统一、安全、高效的技术支撑和资金结算服务,从而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