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

2020-11-26张钰涵

商品与质量 2020年31期
关键词:职能财务人员核算

张钰涵

当代兵团杂志社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如何更好地进行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有效的约束会计人员的工作行为,并且充分发挥其核算财务活动职能、管理财务职能和监督职务职能,遏制一切腐败行为的而萌芽,提高财政职能的资金利用效率,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事业单位有效的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笔者自2003年5月开始工作至今,先后在律师事务所、外贸公司、国有集团子公司及当代兵团杂志社工作,一直从事着与财务相关的工作。因此,笔者根据自身的经历与体验,可以更细致的回答事业单位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一些重点及细节问题。

1 事业单位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优点

1.1 可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发展,保证单位发展需求

在当前背景下,兵团财政体制不断进行深入改革,刚性约束不断增加。因此,事业单位要想满足社会需求的发展,严肃财政纪律,规范财务管理,化解财务风险,就必须要实施财务集中核算。实施集中核算,就务必要在预算管理体制、会计主体法律责任不变、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的情况下,将财务核算、监督、管理、服务融合为一[1],同时从外部和内部进行审计,集中核算管理模式,让各单位内部严格依法办事,显著提高事业单位规范经济行为的能力,保证其符合单位发展需求。

1.2 可以加强资金管理,减少不合理费用支出

实施会计集中核算保证了各事业单位资金支付的完整性、合理性和统一性。在实际工作中,核算中心接受事业单位的支付申请,首先依据的就是预算批复文件及指标,事业单位再根据自身的经济业务活动等特点,按照收支管理办法、业务开支范围等标准等进行支付,核算中心根据不同的权限、级别对资金进行综合审核,有效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减少了不合理费用的支出[2]。

1.3 可以增强财务监督职能,防止腐败和建立党风建设

事业单位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可以提高财务人员对单位内部财务的管理权和财务监督职能。传统模式下,财务人员不能够独立发挥自己职位的作用,需要依附于事业单位,不利于事业单位财务纪律的维护[3],但是当会计核算由传统模式转为核算中心负责时,因为不需要其附属于事业单位,因此财务人员可以更好地发挥其该有的作用,高效维护事业单位财务纪律。

传统模式下的会计部门,由于需要依附于事业单位,就会存在事业单位人员使用自己的权利,进行一些违法的腐败行为。但是使用会计集中核算的模式,就能够建立新财务监督约束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事业单位发生违法违规行为,从根本上改变了财政管理分散的状况,还可以保证财务人员能够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利,不再受到权力的约束,最终保证推动反腐倡廉和党风廉政建设,净化财务行业。

1.4 可以规范会计工作,准确及时的上报财务资料

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可以让事业单位能够按照审批权限审批经济业务,防止出现一人专权的情况,让公务办理更加透明、知情范围更加广泛。另外,要想有效的降低资金支付过程中的风险,就要进行资金支付监管,杜绝一些人员出现代替收款的情况,净化财务环境[4]。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优点还有很多,例如可以规范会计行为,保证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

2 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弊端

2.1 实施会计集中核算,造成财务人员的工作脱节

进行会计集中核算时,会计人员为了获得更好的、更有实质性的转变,需要独立到一个新的单位,进行岗位设置调整。实施会计集中核算之后,由于需要在履行监督和核算职能的时候,需要依赖电子依据,且无法审核除票据合理性及附件完整性以外的事项,所以财务人员就不能全程参与核算事业单位的经纪业务事项,这就造成了核算工作与业务单位脱节的情况。进而出现资产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例如实物资产和账面资产相脱节的情况。实施会计集中核算之后,就需要将资产、实物、合同等经济事物集中起来,当这些业务不再分散于各个单位,出现单位与核算中心在衔接上不足,就会使得会计对本类业务兴趣不高,就无法更加深入的进行职能管理。进行会计集中核算的主要成员难以和与之相联系的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协作交流,就又造成了会计人员难以明确自己的责任,弱化了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管理[5]。

2.2 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就会忽视单位会计的主体地位

实施会计集中核算之后,事业单位将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在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情况下,取消单位会计和出纳,只保留报账员,通过会计委派,对事业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业务,将会计核算、管理、监督和服务融为一体。在这种情况下,会计责任的界定无法明确。因为我国《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然而,会计集中核算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单位的核算权和会计监督权,以及会计责任主体资格。当核算中心出现纰漏时,谁来负责及如何处理是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3 事业单位开展及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建议

3.1 强化财务管理水平

强化财务管理水平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责任主体的制度,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财务职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给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对财务报账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业务培训,提高报账人员的业务能力,并加强各项财政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使其充分发挥在会计集中核算中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二是给予财务报账人员一定的合法权力,并赋予一定的责任,使其能够进行审查会计事项的合法性,并将审查结果予以上报,但又不至于滥用权力的情况出现,可以追责到人。三是事业单位对财务核对人员及账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查,并且要严格监督审查工作的进行。

3.2 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要根据自己内部的具体情况及项目工作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数量的工作人员,将预算细化到每一项工作中。在开展项目的时候,建立全面的预算绩效管理办法,严格确定工作财务支出的情况,防止出现超出预算的现象,实现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切实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主体责任,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笔者在单位中主要负责的就是财政拨款及经营收支的预算管理工作及执行情况,分析财务报告,及时掌握单位项目财务的执行状况,根据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财务建议。并根据单位发展规划申请项目,制定项目立项依据及绩效考核办法,实事求是的评价项目执行情况及最终受益情况。因此笔者认为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对事业单位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十分重要。

3.3 转变会计核算中心职能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相关规定,会计核算中心要向单位传递正确的信息,对单位、政府财政负责,严格遵守财经纪律,转变监督形式,充分了解事业单位的经济运行体制,实施事前监督制度,并将财务监督理念与时代接轨,不断更新监督机制,防止出现腐败事件[6]。

3.4 建立健全完善内部外部会计监督

笔者在单位中进行着清理往来账目,审查上缴税额费用,并事前监督参与审查或拟定经济合同及协议的工作。所以笔者认为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是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准确无误的保障,也是杜绝财务人员或其他人员出现腐败贪污的保障,对单位内部的发展尤为关键。财务人员在对账中要实现账实统一,严格按照规定制度执行广义的清查任务,并且要依法公开内部资金的使用情况及监察结果。同时监督部门在进行工作时也要接受单位其他人员的监督,防止出现违法违纪的情况。

3.5 开通远程报账系统

随着财务项目不断增加,财务工作不断增多,事业单位要想提高财务核算工作的效率,精简财务工作的时间,就一定需要开通远程报账系统。开通远程报账系统,是财务工作与时代接轨的体现,可以更好地节约工作时间及财务管理水平。也能够更好地让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及时了解财务状况,单位高层也可以根据财务状况建立更好地决策部署。

4 结语

我国事业单位目前实施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并不十分完善,仍然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其中的优势和不足,发扬其中的优势,改掉其中的不足,这样才能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会计集中核算模式,进而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准确把握资金流向,杜绝违法乱纪现象的出现,最终实现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价值。

猜你喜欢

职能财务人员核算
督办职能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讨
驻马店市十三五期间大气环境容量和紧缺度核算及分析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财务集中核算对现代企业的意义分析
新形势下基层财政职能创新探索
发挥人大职能优势 推动建立社会治理共同体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海外工程项目的外账核算与管理
好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