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现场采样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2020-11-26苏欣刘斌谢加楠
苏欣 刘斌 谢加楠
广电计量检测(沈阳)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的推进生态建设,强调对生态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也在增加。现场采样作为环境监测工作中最基础的环节,影响采样和监测的质量的因素多,任一环节的失误和漏错都会对最终监测结果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更需要加强这一环节工作的监督和管控,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现场采样工作的规范性,为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高质量的、准确的基础依据。
1 生态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重要作用
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要求提供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强调数据的准确性、精密性、完整性,以便更好的服务于环境保护工作和生态建设工作的开展。为确保环境监测的质量,需要实施现场采样及监测、样品贮运、样品测试、数据处理等全过程的监督与控制,确保相关的工作的规范化进行。现场采样作为环境监测工作中最基础的环节,任一环节的失误和漏错都会对最终监测结果造成极大的影响。现场采样工作的开展,需要为环境监测提供高质量的、具有代表性的、真实可靠的、完整的数据信息,以有效的降低环境检测到误差,更准确的、真实的反映环境状况,以便及时的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1]。
2 影响生态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的主要因素
(1)容易受到采样的环境、自然因素、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判断和分析不准确,则可能使采样数据代表性不足。
(2)采样点位置布置不合理,则监测到的数据可能无法真实的、准确的反映该地区的环境现状、污染状况。
(3)现场采用工作的开展很多时候都需要借助各类仪器和设备辅助完成,如果在仪器设备的管理和养护方面工作不到位,使用前的检查不严格,则可能影响到采样数据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4)采样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技术水平,操作的规范性等,直接影响着现场采样的结果,如果工作中出现失误和漏错,将会影响环境监测的质量结果。
(5)现场记录不及时,事后补记等,容易导致一些漏错问题,从而影响采样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环境监测结果造成影响。
3 生态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
3.1 制定科学合理的采样方案
现场采样工作的开展,需要根据环境监测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在全面的、综合的考虑和分析采样现场的具体环境的基础上,制定更加合理的、详细的、严谨的采样方案,以确保现场采样工作的规范化进行。针对复杂化的采样工作的开展和实施,需要认真的做好现场的勘查工作,审查和分析采样点的设置是否合理、该选择在什么时间段进行,样品的选择是否具备代表性等。在制定的采样方案当中,需要明确的规定监测和采样的范围、方法和设备仪器、采样时间、人员及工作内容和职责划分、现场记录、质量控制标准和要求以及控制措施。现场采样工作的实际开展需要严格的依照计划方案进行,确保采样的规范性。
3.2 确保采样点位的合理性
采样点位的选择需要根据制定好的监测计划方案,在综合的分析现场情况的基础上,合理的确定。将现代信息技术和相关手段,各类相关的APP 软件合理的运用到该环节的工作当中,如借助GPS 定位、现场照片、录像、元道经纬相机等,确保采样点位的选择更加的准确,从而确保采集的样品数据更具有代表性,能够真实的反映这一地区的环境状况。在采样点确定之后,样品采集工作的开展需要严格的依照相关的基本要求、技术规范进行。例如,空气和废气的采集,需要采集全程序空白样品;水样采集需要根据河湖的深度、宽度,合理的确定采样点数、采样深度。以确保监测数据及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依据[2]。
3.3 加强相关仪器设备的管控
根据现场采样工作实际开展的需要,检测的质量要求和相关方法的要求,科学的选择适合的仪器设备,针对种类多样的仪器设备,在具体使用之前需要严格的检查其使用性能、精密度等,确保其处于正常运转状态。设置专门的人员,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和养护工作,并认真的做好相关的记录,制定设备档案,方便各项检查、维修、校准工作的开展。例如,水质采样工作的开展,针对地表水、地下水等不同的水体的采样,尽量采用独立的采样器具及器材。所选用的容器需要具有易保存、便于运输、结构稳定、密封性强等特点。
3.4 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
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持证上岗,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采集人员需要具备较丰富的工作经验,熟悉采样的质量标准、检测程序、要求和规范,熟练应用各类仪器,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规范化的开展采样工作。
3.5 认真做好现场记录
在做好现场采样各环节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现场记录,包括点位、采样方法、采样人、环境条件、环境状况等,进而确保采样数据的客观性、准确性、全面性,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结果[3]。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场采样对环境监测质量结果有着直接受到影响,而影响现场采样的质量结果和数据的准确性的因素比较多,做好该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需要重点加强这些影响因素的监督与控制。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推行采样及监测过程实时动态监控,鼓励支持社会监督,强化环境监测结果,更好的服务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