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尾矿库如何做好防汛度汛工作

2020-11-26陈冲

商品与质量 2020年46期
关键词:坝面库容尾矿库

陈冲

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铜矿峪矿选矿厂 山西运城 043706

尾矿库是保证选矿厂正常、持续生产的重要设施。我国尾矿库多采用上游式筑坝,其形态与水库类似,库区中前部为尾砂堆积体库区,尾部形成水域,其上游有一定汇水面积。汛期汇流洪水不仅对尾矿库安全构成重大威胁,还涉及下游人民生命安全,为确保尾矿库安全稳定运行,汛期前需要按相关规范对洪水进行调洪验算,尾矿库因其使用条件及泄流方式与普通水利工程中的水库而有所不同,其防汛工作也有其特殊之处,本文提出适合于尾矿库的防汛工作思路,为尾矿库安全度汛提供参考。

1 案例分析

十八河尾矿库位于铜矿峪矿选矿厂西南6km的十八河河谷中,由上游的拦洪坝和下游的尾矿坝围成,两侧靠天然山梁挡水。尾矿库初期坝为均质土坝,子坝堆筑采用上游法筑坝。该尾矿库库底标高486m,设计堆积标高585m,总堆积高度99m。总库容1.754亿m3,有效库容1.28 万m3。根据尾矿库库容、坝高等要素,确定该尾矿库的等级为Ⅱ等库。库上游设置有拦洪坝,将上游洪水拦入左侧的溢洪道排入亳清河。溢洪道全长4km,总落差60m,进口宽度24m,进口高程560m;库内汇水面积6.65km2,设置排水井-排水隧洞泄洪,排水井直径3m,排洪隧洞为城门洞型式,宽2.0m,邦高2.50m;初期坝和各子坝坝面设置有混凝土砌石排水沟,排出坝面积水[1]。

1.1 调洪演算

(1)防洪标准。十八河尾矿库防洪标准按千年一遇洪水进行设计,总坝高99m,为二等库。库区汇水面积6.65km2,沟谷表面被林草覆盖,植被较好。

十八河尾矿库千年一遇洪水总量202 万m3;洪峰流量:241m3/s。

(2)洪水历时。

洪水历时:T=12Wp/Qp=12x202/241=10.1(h)=606(min)

Wp - 洪水总量(万m3)

Qp- 洪峰流量(m3/s)

(3)位- 库容(利用2019 年实测计算)。

库容按汛前水上库容计算。

(4)调洪计算。排水井井径3.0m,按目前排水井进水标高568.8m 计算遭遇千年一遇洪水时库区最高水位和最小干滩长度。

排水井泄洪能力计算:

m- 流量系数0.48

lk- 溢流前缘长度m(1.3×6=7.8m)

H- 进水口水深m

(5)结论。目前十八河尾矿库最低滩顶标高579.2m,从表中可以看出:十八河尾矿库遭遇千年一遇洪水,预计最高洪水位达到574.14m,此时最小安全超高5.06m, 最小干滩长度1265m,大于设计和规范要求,满足防洪要求[2]。

2 十八河尾矿库安全度汛采取的其他措施

(1)坚持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 的原则,按照防汛料物储备定额指标,备足备好防汛抢险物资,主要包括防洪编织袋、水泥,砂子,砖,铁丝,铁锹,手推车,防渗膜等;

(2)为防治外坝坡因暴雨发生拉沟现象,对坝顶排水条件较差部位埋设废弃胶管及时排除坝顶积水;

(3)对尾矿库重点防汛部位如拦洪坝、泄洪道、初期坝、防排洪系统重点部位实行严密监控,实行24 小时监控制度;

(4)对各坝面排水沟训期间进行清淤,确保坝面、坝坡及渗水能及时排出。

(5)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并加强同当地气象水利部门联系,确保上坝道路、通讯、供电及照明线路可靠和畅通。

3 防汛应急措施

针对汛期尾矿库区水位急剧上升,达到警戒线时,可打开泄洪井盖板,降低泄洪初始水位标高,提高泄洪流量,加大泄洪井泄洪流量,确保足够的安全超高;增开动力厂回水泵,降低库区水位。

针对连续降雨导致的尾矿库各子坝面存有大量积水和多处拉沟,坝面排水沟局部破坏,大量尾沙及杂物堵塞水沟。可采取对坝面积水进行分流,疏导;清理坝面排水沟;填补、堆砌出现的拉沟。

针对坝体渗水、浸润线异常(短时间水量增大、水质变浑等)时。可采取寻找出水点,采用沙袋封堵、打孔灌速凝剂的方法进行加固;根据现场情况在坝体渗水处设置渗体,增加稳定。

针对尾矿库排洪设施损毁、排洪系统堵塞时。及时对排洪系统进行清理疏通,对损坏排洪设施进行修复;加强对库区水位监测,水位升高时,对拦洪坝引水井封堵[3]。

4 结语

防汛工作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水利人更是防汛工作中的主力军。尾矿库防汛工作涉及企业发展和群众安全,所以尾矿库防汛工作一定要坚决贯彻 “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 的防汛抢险方针,解决防汛工作中的急难问题,确保尾矿库安全度汛。

猜你喜欢

坝面库容尾矿库
尾矿库空间信息提取与形变监测应用
河道生态修复低水头液压坝工程设计探讨
严寒地区某尾矿库坝面排水沟设计要点
尾矿库的环保防渗设计分析
基于拱梁分载法的拱坝应力分析
考虑坝体柔性的重力坝坝面地震动水压力计算
筑牢尾矿库安全防线
全省已建成水库总库容
月潭水库防洪库容的确定
零库容梯级电站联合调控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