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11-26周红梅
周红梅
(兖矿集团福兴实业公司,山东 济宁 273500)
一、引言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着深刻变化,随着我国市场环境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就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使其有序推进和运行,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企业,实现国有企业内控制度的最大效力,加强内部监督的管理工作,建立更全面的内部控制体系,采取具有针对性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所关注的焦点,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更有效的作用,才能保证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国有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各级人员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有力保障,是提升经济效益、防范风险能力的保障,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能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内部控制能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质保障,在不违反国家相关规定的情形下,积极发展自身优势,提升企业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国家法律维护的大环境下守法经营、持续发展。二是内部控制为企业的资产安全和资金安全保驾护航,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安全屏障,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企业的更大发展提供广阔的物质保障。三是内部控制能提高企业信息系统的质量,保证其完整性、准确性和有用性,能更好地为经营管理者做出的决策提供依据,为各项经营活动做好全面的监管,有利于提升信用度,维护企业形象,提高经营效率,不断优化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四是内部控制有利于企业的稳步发展,在战略要求的前提下,将企业的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完善和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能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使企业在不断变革中寻求新的发展,推进改革发展的步伐,实现企业的最大经济效益。五是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地监督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杜绝企业舞弊事件的发生,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能查缺补漏,积极地发挥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
三、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控制体系薄弱
国有企业内控治理不完善,董事会,监事会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视程度不高,各职能部门分工不明确,牵制制度不健全,职权界定方面不清晰,权力过于集中,有时出现一人担任多职的现象,很难做到相互牵制的作用,没有体现行使权力的独立性,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内部职位设置模式有待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做到规范细致,使整体内部控制意识存在缺位现象,很难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步伐,监督约束不到位,导致部门提供的数据不真实,特别是财务报告的信息偏离方向,没有披露真实的财务状况,不利于做出合理的经营对策,另外,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绩效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员工的积极性往往不高,存在工作懈怠散漫的现象,员工的工作情况和思想观念滞后,不利于企业内控制度的推进,造成企业绩效水平的走低,使国有企业的发展缓慢。
(二)内部审计机构不完善
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职责范围缺乏独立性,不能对各机构部门实行有效的监察和约束,很难体现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的作用,没有发挥相应的监督职能,使内部审计监督工作只流于表面,很难做到应有的制约,缺乏细致的监督管控,内部授权不清晰,不相容岗位不相分离,很难提升企业价值。
(三)疏于人力资源的管理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经营活动,人力资源在管理活动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只有配备专业和高级人才,才能体现内部控制管理的目标,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聘用优秀人才有利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创造更大价值,加强人才引进,是配合企业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其关键岗位人员掌握着重要的商业秘密,留住人才是重要手段,才能提高企业风险的管控,切实提升人力资源的管理,尽可能让其发挥到极致作用。但是部分国有企业不重视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特别是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占比较低,人力资源的结构设置不合理,制约机制不健全,奖惩考核不到位,企业用人制度不规范,导致人员的工作效率低,人才流失严重,关键性技术容易被泄露,可能导致企业经营面临危险的境地,严重的导致企业的破产。
(四)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
风险管理没有明确的制度进行约束,加剧了风险系数的级别,风险的度量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很难在企业内部控制中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企业应当以风险为导向,将风险管理贯彻于各个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针对风险的分类,从本质上体现风险管控的重要性,而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国有企业对风险管理意识淡薄,没有制定标准的量化体系,风险管理严重脱离内部控制制度,使其独立于内部控制体系而存在,另外,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只有理论认知,缺乏实际活动的结合,使企业风险管控的判断产生误区,制度的落地问题做不到位,企业的组织机构、企业文化、资源配置等因素很难跟进,使企业风险管理有一定的局限性,影响企业的风险评估的时效性,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四、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济业务过程,并关注重大事项和高风险治理,要加强治理结构业务流程,设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管理体系,明确各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分清责任,形成科学有效的分工管理模式,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找到内部控制的切入点,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体制。企业的董事会应具有独立性,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在对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进行监控,应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牵制原则,依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因素,合理设置各级各部门的监督机构,形成明文规范,避免人员权力过大,应合理分散各管理层审批权限,建立显著、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这是每一位员工应该转变的理念过程,形成全员的内控意识,科学规范的制定内控制度,能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明确自身的责任和职责,凝聚力量,有效地提高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保证企业经营的规范性,提升企业内控制度实施效果。
(二)完善内部审计机制
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机构,企业应委托正规的从事内部控制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对本企业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的意见,并成立内部审计委员会进行监督,切实发挥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对内部的业务实施控制,各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要求全员参与,对国有企业进行合理的管控,强化监督意识,明白内部审计在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审计机构的审查工作,定期监督,通过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有效的改进纠正,从而降低经营风险,对企业的各部门经济业务的权限要设置内部牵制制度,配备专门的人员进行授权审批,明确权力、划清责任,以保证授权制度的落实和执行,随着内部控制的不断加强,内部审计的持续改进,使企业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将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业绩考核体系,对各层级人员进行考评,为制定员工工资提供重要依据,切实与业绩考核挂钩,体现效率与公平的原则;企业要设置专门的规范约束体系,指导相关人员的工作业务,最大限度地发掘员工潜力,并定期组织员工开展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提升,要求员工积极参与,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发挥其最大价值;企业应当设立员工退出的条件限制,明确退出的真正原因,对影响性技术、商业秘密、国家机密等要依法约束保守,确保商业信息的安全,以免受到经济损失;企业应当定期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评估,总结管理经验,完善人力资源政策,提高管理意识,制定完善的奖惩考核制度,提升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发展。
(四)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企业应通过风险管理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分析、识别风险潜在活动事项,明确和制定风险防范的标准,规范风险机制的合理性。其次,建立风险评估体系,企业应设立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对潜在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估,做出应急评估措施,对重大风险应采用风险回避、降低和转移等方法,将风险控制在能承受的范围内,减少风险管理缺失所造成的损失。最后,风险的管理要与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根据有关的条款做出正确的判断,使企业各个层次、各个部门间的活动相互衔接,相互配合,把握好企业的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积极做好风险管理工作。
五、结束语
内部控制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调整、约束的过程,贯穿于企业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各个生产环节,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应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增强管理与管控意识,完善日常管理中的不足,结合国有企业独具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做好内控制度的管理,加强内部审计制度的监督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切实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积极作用,加快国有企业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