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和对策
2020-11-26陈文静
陈文静
(珠海市平沙镇政府会计结算中心,广东 珠海 519055)
一、固定资产概述
(一)概念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时间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单价在1000元以上的非货币性资产。固定资产是单位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持有的重要资源,是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单位运行管理过程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
(二)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固定资产是基层事业单位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载体,占政府公共财产很大的比例。固定资产的性质影响着基层事业单位为公众提供公益性服务,进行社会公共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和控制,一方面可以使其更适应单位经济业务运行发展的需要,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并实时掌握资产的信息和使用状态,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另一方面,有利于资产在各单位之间的调配使用和决策者制定应用规划,从而提高单位整体业务的管理水平,更好地实现单位效益,增强单位的整体实力。
二、基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
部分基层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缺乏对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方面的培训和学习,片面地认为资产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单位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思想认识不足,责任心不强,导致固定资产管理不够规范,使用效率不高。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内控制度不完善
一是部分基层事业单位只制定了严格的财务开支制度,但却没有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制定,资产采购回来后,由谁验收、保管、使用、处置、盘点清查等没有具体的规定,资产管理随意。二是固定资产只在会计账上反映,单位没有对实物进行登记,资产放置地点、使用责任人等没有做好记录,缺乏固定资产台账登记制度。三是一些单位没有工程竣工决算制度,导致某些工程建设或专项项目实施时所建成或采购的大型设备的款项在工程费用或专项支出中列支,项目结束后没有及时计入固定资产账,形成账外资产。四是固定资产没有健全的内控制度,如相互制约、定期盘点、风险评估和内部监督等方面的制度。
(三)固定资产采购缺乏有效的预算和审计监督
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预算部门相脱节,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不负责预算编制,没有预算方面的压力,不需要为资产的购买安排支出,对使用部门购买资产的审批力度会相对宽松。预算部门负责审批固定资产的预算,但没有掌握单位存量资产的信息,导致资产预算指标确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进而难以优化使用单位增量固定资产的配置。一方面,使用单位为了满足业务需要希望资产越多越好,而忽略了资产使用的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预算部门侧重于财政拨款的申请审批,对于款项下达后的使用,要求比较随意。在采购上,容易受性能、型号、价格、部门调整和人员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固定资产没有按预算的采购计划安排开支,使预算对固定资产采购起不到约束作用。审计部门多普遍只对专项资金的支出使用进行审计,固定资产的采购、配置、使用效益等方面缺乏科学的审计监督。
(四)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
首先,基层事业单位欠缺专职的固定资产管理员,多数基层事业单位资管员都是由报账员或其他非财务人员兼任,工作量大,很多人往往很少把精力放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上,责任心不够强。其次,固定资管员专业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的培训,资管员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没有认清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加上没有及时学习新政策新理念,缺乏相关理论知识的指导,使得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不科学不规范。
(五)固定资产产权界定不清,部分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沟通
一是因固定资产的建设、购买和使用的部门不一致,资产建设和购置部门与使用单位没有及时做好资产移交接收手续,导致资产产权不清晰。二是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之间没有规范的制度和流程约束,各部门职责不清晰,分工不明确,欠缺业务沟通,经办人员责任意识不强欠缺积极主动性,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较多漏洞。
三、基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增加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事业单位人员应充分认识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领导,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树立依法管理固定资产的意识。单位领导要亲自主抓,指派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其他人员要全力配合,共同参与,从固定资产的规划预算到清产核资日常管理方面都要把工作抓紧抓好,减少闲置资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
第一,健全基层事业单位的配置管理制度。基层事业单位在不与国家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规定及政策相冲突的前提下,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特点,建立相适应、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配置制度,把好“入口关”,避免固定资产超标准和闲置浪费。
第二,建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制度。设置固定资产专职管理员,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完善固定资产的验收、存放、保管、领用和清查盘点等的规定,做好台账登记工作,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对超过报废年限且不能用的资产要及时处置,对闲置不用的资产要进行适度调配,并减少盲目购买。
第三,建立固定资产竣工决算和资产移交制度。对一些通过工程建设或项目实施而新建的符合固定资产的入账条件的资产要及时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及时入账,从“在建工程”科目转记账到“固定资产”科目,完善产权移交手续规定,明确建设部门与使用部门的责任。
第四,完善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根据事业单位实际,从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制度、流程、岗位分配、职责权限、表格信息等几个方面实现内部控制的一系列管理。建立固定资产岗位制衡,信息公开透明机制,梳理各岗位的职责内容,针对各环节的风险点,制定有效的措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可控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三)加强预算管理和审计对资产管理的监督
建议考虑将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划归预算部门,或由预算部门分管,以利于科学编制固定资产财政预算,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一方面,预算部门可以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处获得固定资产的存量信息和资产日常运转信息,以便科学合理地安排固定资产预算资金;另一方面,预算资金分配的科学有效,可以促进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更合理地配置和运营固定资产。同时,也降低两个独立部门之间的沟通成本,更好地整合部门之间的资源。
加强预算管理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还可以体现在固定资产采购方面,新一年度的固定资产预算是在年前已做好计划和经预算部门审批好的,为了减少由于时间差或固定资产市场信息的变化带来的影响,预算部门在审核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预算前应将预算方案提交给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再做最后定案。在采购实施的时候,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手续来进行采购,发现超预算或方案外需增加的项目,要按审批程序向预算部门申请。
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还需要借助内部审计部门的力量,内审部门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方面的审计,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各制度的制定、流程的运行、职责权限的设置等做出专业的评价,有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更高效。
(四)加强固定资产专项培训,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素质
基层事业单位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专项培训,配备固定资产专职管理人员,规范固定资产管理,落实管理责任。首先,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已经不局限于原来的数据统计整理和资料传递等,还要对固定资产的结构和使用进行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机构数据参考;其次,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固定资产管理也提供了很大帮助。以上这些都要求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知识,还要了解财务的相关知识,熟悉使用操作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有一定的数据分析和管理能力等。要在任用固定资产管理员前先对其进行岗前考核培训,组织员工参加资产管理方面的培训,并鼓励员工自主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建立岗位考核制度,通过考核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员的责任意识,对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不达标的人员要及时调离岗位,对工作出色的人员要给予精神或物质的鼓励。
(五)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实现数据共享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不断更新的时代,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强大的信息系统的支持,这需要上级部门构建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和云平台,下级事业单位在这些系统和平台的基础上根据本单位实际不断强化硬件软件的建设,建立动态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为日常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高效和规范的技术支撑。一方面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紧密结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和工作流程,强化系统的数据更新、汇总、分析及审核功能,并能根据设定的评判指标系统功能自动及时地进行预测和预警。另一方面,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软件对接,方便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及时对账,也便于预算部门及时调用固定资产的数据。促进基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与其他单位的沟通,实现信息共享,为强化固定资产监督,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创造条件。
四、结语
基层事业单位承载着提供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各项管理制度,使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人员设置、内控建设等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有助于基层事业单位更好地发挥公共服务职能,节约公共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