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宿迁市众创空间发展研究

2020-11-26刘莹华

市场周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宿迁众创创客

刘莹华

(宿迁学院,江苏 宿迁223800)

一、 引言

2015年1月,“创客”首次进入国内大众视野。2016年初,国务院新闻办大力支持众创空间专业化发展,为双创的转型升级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众创空间”入选当年十大新词。在国外,众创空间已达到相对成熟的阶段,21 世纪初,Fab Lab、Hackspace、TechShop、Makerspace 等多种类型的众创空间初步创立,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国内创新型企业也在这方面展开了积极探索。早期的“三验”应用创新园区(AIP)计划通过“体验、试验、检验”的模式在城市管理领域打造全覆盖的开放众创空间,以期在提升城市管理服务的同时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丰富的科技资源,北京市为众创空间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一度成为国内众创空间发展最快的城市。当前,在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的创新2.0 大背景下,国内涌现了一大批极具地域特色的众创空间,如北京创客空间、上海新车间、深圳柴火空间、杭州洋葱胶囊等,对激发群众创造活力、培育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带动扩大就业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且为地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2015年国内开始对众创空间进行研究,大多是从创新创业教育、孵化设备和创业服务平台等角度出发,在中国知网搜索关于众创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只有30 篇,第一篇研究发展模式的是赖晓南等,他们提出各地应立足于本地创新创业资源优势,结合地方产业特色,以完善地方创新创业系统;陈德金和林继扬对福建省的众创空间进行实证分析,并从四个维度提出了加快众创空间建设的措施;刘绪军和桂德怀主要对分布在高校的众创空间发展模式进行探讨,从“准确定位、项目支撑、资源整合、体制创新、拓展国际资源”层面提出高校众创空间发展建议;曹钰华等对北京中关村和苏州金鸡湖创业基地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表明应根据结构特征和运行机制,结合本地产业和科技基础来设计和实施相应的众创空间集聚区发展模式;张孝宇等基于对京沪苏鄂4 地农业众创空间的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出我国农业众创空间发展典型模式,从政策环境、产业环境、资源禀赋等角度提出4 种典型模式面临的发展困境。

Fab Lab 是麻省理工学院比特与原子研究中心CBA 创新实验室,是国外发展较早的众创空间。随着Fab Lab 的扩散带动了全球创客浪潮。国外最先研究创客空间的是Britton,他提出了Fayetteville 免费图书馆中的创客空间;David V.Loertscher(2015)研究在学校建立创客空间的最佳做法,提出了以学校为主的服务模式;Robert W.Sweeny(2017)概述在美国大学校园的艺术教育计划中建立创客空间的过程,讨论遇到的挑战以及成功的要素;Terry Ballard(2020)提出将废弃的书店变成繁荣的创客空间发挥协同作用。

目前,国内关于众创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较为欠缺,国外的研究相对来说较为丰富,提出的创新模式也多种多样。每个地方有自身独特优势和资源,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因此文章重点对宿迁的众创空间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较为合理的发展模式。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众创空间为有创业梦想的人提供了平台,打造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战略高地。目前宿迁市关于众创空间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阶段,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宿迁市众创空间发展模式提供理论支撑。同时我国三四线城市人民的创业热情并没有一二线城市那么高,已有的文献研究并不适用于宿迁当地的实际情况,因此有必要针对宿迁的特色和经济,研究适合当地的众创空间发展模式。

三、 宿迁市众创空间发展情况

(一)众创空间数量增加

宿迁市政府高度重视“双创”工作,大力培育创新创业主体。共建创新创业平台,全市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双创”成为宿迁发展的新主题。据统计,在宿城区、宿豫区和泗洪等地,现有西楚创客、Boot Camp、总工会、JD+银杏树等将近20 家众创空间,覆盖项目包括影视媒体、旅游服务、电子商务、培训基地、创意文化、科技研发等。宿迁市在创新创业政策、项目投资以及成长环境等方面积极引导,并打造与地方高校的联动共享平台,创客空间成长良好,逐步形成以政府为桥梁,连接创新主体和高校,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运营模式,营造协同合作的创新创业氛围。

(二)构建多维服务模式

众创空间的工作核心是服务创新创业主体。这种全新的创业模式,能有效提升就业率,缓解就业压力,推动市场进步;众创空间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功能,利用专业的导师团队和服务团队为入驻企业提供便捷化服务,包括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利用更多的人才、资本、共享平台等资源优势,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更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生态服务体系。

(三)政策助推营商环境

在政策方面,宿迁推出《发展宿迁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实施方案(2016~2020年)》,建立市众创空间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设立市级创业指导基金,同时提出扶持创新创业和职工成才奖励计划,社会合力打造“众创空间”项目,投资近20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为创新创业者提供诸如项目咨询、登记注册、技术培训、项目融资、牵线合作、市场推广等一站式服务,全方位支撑产业创新和大众创业。

四、 宿迁市国家级众创空间发展研究

2020年3月,江苏省统计局公布《2019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省级以上众创空间790 家。宿迁“Boot Camp”和西楚创客成功入选国家众创空间,实现了多年来宿迁地区国家级众创空间零的突破。

(一)西楚创客模式研究

“西楚创客” 由苏州藏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2014年8月创立,服务宿迁科技发展,并对处于初创期的科技企业提供投资、咨询等配套服务。2016年12月成功获批江苏省第四批省级众创空间备案,并纳入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目前已吸引孵化项目49 个,其中在孵项目39 个,毕业企业10 个,设立了1000 万的天使投资基金,目前已投资初创科技企业3 家,意向投资项目8 家。

1.“政府+众创空间+高校”的发展模式

“西楚创客”的建设得到了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的大力支持,举办了宿迁—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生创业对接会,协助举办了宿迁人才创业大赛、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人才交流会等活动,为大学生和海外人才归国创业创新等提供全方位服务。目前“西楚创客”与西安交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创立合作关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奖金及投资,每年校级创业大赛的优胜者将直接获得落户资格,并得到扶持和投资。

2.“线下+线上”服务模式

众创空间,为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培养创业者,并为孵化成功的科技初创企业免费提供全程工商税务登记、科技人才项目申报、网站平台建设咨询、企业策划宣传咨询、法律咨询、商标专利咨询、财务税务信息咨询、海报样本设计等服务。同时特聘教育部“春晖杯”专业评委、创业导师吴小军博士,国家“万人计划”项目刘健博士,江苏省“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傅小明博士为初创人才和项目提供创业辅导服务,对创业者进行系统的创业培训。“西楚创客”主要为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材料和食品饮料高端技术等项目吸引和培养人才。“西楚创客”为初创者提供创业咨询和工商注册等服务,同时设立投融资和科技创新平台,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和价值链延伸。

(二)Boot Camp 模式研究

Boot Camp(宿迁)创业孵化器于2016年8月建成,坐落于宿迁高新区新材料科技产业园,总孵化面积约2500 平方米。根据2017年9月江苏省科技厅发布的《关于公布第五批省级众创空间的通知》,该众创空间获得省级备案认定。

1.“八位一体”的创新运营模式

Boot Camp(宿迁)由宿迁高新区管委会投资建设,运营方为宿高成长企业孵化管理公司。建立了连接创投机构和投资者的平台,提供的专业辅导贯穿初创企业的整个成长过程。同时,为吸引企业入驻,该空间不定期举办活动,以便同行间交流经验和促进企业管理升级。2018~2019年为入驻创业项目举办各类创新创业辅导、培训及赛事活动36 场。Boot Camp创业孵化器以创业咖啡馆形式为创业者提供开放孵化空间,以产业园形式提供加速孵化空间的创业基地,通过“大赛+孵化+培训+OVO 投融对接+投资+资本运作+产业集群+产学研”八位一体的商业模式,打造一个全新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2.核心业务突出

Boot Camp 孵化方向以3D 打印、大数据和“互联网+”等科技创新领域为主,具体核心业务包括机器人、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医疗器械等高科技领域项目。同时充分利用宿迁当地的资本、产业和政府资源,加上丰富的高层次人才库以及赛事资源和媒体资源,吸引创新型企业入驻。2019年8月 在宿迁市委组织部、市科学技术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等部门指导和支持下,由Boot Camp(宿迁)创业孵化器承办的“创赢宿迁——2019 中国宿迁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有效组织市外创业类参赛项目117 项,内容包括电子信息、互联网、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六大行业领域,其中签约落户14 项,协议投资额超5亿元,实现了资源协同和创新发展。

五、 宿迁市众创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盈利模式单一,抗风险能力弱

盈利能力是众创空间运营的重点,也是决定其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宿迁市的众创空间主要依靠收租维持盈利,收入较为简单。对于尚处于初创期的入驻企业而言,一般难以承担较高的租金,虽然部分众创空间对新入驻的企业提供免租条件,但是需要有学历和研发能力要求,其期限也较短。所以如果将租金视为众创空间的主要利润来源并不合适。而且部分企业持续亏损,抗风险能力弱,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影响下,一些众创空间已经倒闭。部分众创空间会选择与入驻企业共同成长,投资入股具有研发能力的科技型企业。由于该投资周期较长,风险系数较高,因此股权变现难度高,因此股权投资不是众创空间持续资金的最佳来源。

(二)资源优势未充分利用

目前宿迁的众创空间大多是提供办公区域及相关的物业服务,吸引企业入驻后收取租金。但入驻的企业大多数处于“单打独斗”的尴尬困境。从资金角度而言,潜在投资者对于众创空间的理念不够明确,对投入项目的资金回报率信心不足,而且初创公司的项目周期较长,投资者面临不确定性和投资风险增加。另外,从人才和技术角度而言,众创空间对政府的依赖程度较高,但是从创新到创业,重要的是科技,而不是简单的创立公司。目前众创空间内的小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渠道依旧不够畅通。

(三)众创空间认同度不高

近年来,宿迁市政府相继发布了《发展宿迁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实施方案(2016~2020年)》等政策,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速发展,设立市级全民创业引导资金,促进众创空间的生态体系建设,但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方面是市场对入驻企业研发产品的认同度。由于众创空间内的小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渠道有限,使得入驻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研发产品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众创空间及入驻企业的认同度。由于宣传和传播的力度不够,舆论认为创新创业就是一种简单的工作,而没有考虑到众创空间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和提供科技创新氛围方面的重要性。

六、 促进宿迁市众创空间发展的建议

(一)收入来源多元化

租金是众创空间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单一模式的收入容易受到不确定市场因素影响,潜在风险大。创新盈利模式对众创空间的发展至关重要。众创空间除了收取办公室租金以外,还可以扩展业务范围,收取第三方机构的租金或服务费,使收入来源更多元。比如,发挥众创空间自身的品牌溢价能力,利用导师和服务团队的资源优势,加强与大企业之间的生态合作,为大企业创新做咨询服务方案;利用办公区域等资源,为第三方服务结构组织的活动提供空间;设立办公场所并按月收租,主要针对不需要固定办公区域的职业者或者资金不充裕的初创公司等,创业者可以选择租办公室、办公区域或者办公桌椅。

(二)推动合作关系的建立

建立入驻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通过定期举办讲座、沙龙、培训等方式,可加强众创空间内部租用人员的合作和交流;入驻的创业企业在空间内展示团队产品和服务,吸引投资者,或者争取到与其他创业团队的业务合作;同时众创空间对已毕业的出孵企业制作企业名录,展示在办公区域,并从成功出孵企业募集资金,用于对入驻企业的投资。建设入驻企业与外部主体的生态关系圈:入驻的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需要科技、人才和资金的支撑,众创空间要充分发挥连接内部入驻企业和外部资源的桥梁作用,帮助具有科技研发能力的企业申请政府资助,搭建入驻企业和高校专业团队之间联系的平台,构建政企学研四位一体的培育模式。

(三)增加创新氛围和知名度

对于众创空间而言,想要吸引更多的入驻企业,就需要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氛围,增加知名度,扩宽市场。比如众创空间的入驻企业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通过提供大学生实习工作的岗位,就可以获得补贴;搭建投资者和入驻企业之间的资金桥梁,引进天使投资人,帮助初创企业获得运营资金。同时需要政府进行政策引导,使入驻企业和大学生创业项目可以享受到国家创业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

猜你喜欢

宿迁众创创客
东大街:宿迁人的清明上河图
江苏宿迁:为500余名农民工解“薪”事
重庆科技学院“众创之家”简介
我是小创客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宿迁,宿迁
敢想 敢做 我们是创客
创客
创客
众创时代到来,杭州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