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模式分析

2020-11-26邵宇涵袁业成

商品与质量 2020年28期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设计用地

邵宇涵 袁业成

建德市土地测绘勘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600

土地整治主要是对水、土地、植被等资源进行整治。实施土地整治,可以在确保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同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土地整治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促进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保证各方利益。具体而言,根据手段不同,土地整治有着不同的整治措施,例如生物、物理等形式。行之有效的整治,将会显著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不但能改善土地利用情况,还可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1]。

1 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

1.1 导致生态系统结构简化

在建设沟道时,为进一步降低整治成本,避免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往往会对沟道实施截弯取直的操作。经济发达地区在整治规划农地过程中,对道路及沟道大都选择混凝土。完成整治工作后,修建的沟道往往无法有效涵养水资源。与此同时,沟道顺直会加快水流速度,地表水资源亦或降雨难以被充分存储,导致水体自我净化功能得不到发挥。在整治过程中,大比例采用砂石混凝土等材料,致使区域生态系统被简化,极大影响了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变得非常脆弱。倘若有内外影响因素出现,很容易使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2]。

1.2 土地整治工作中新型材料和技术的普及度不高

传统的土地整治工作旨在增加农村地区的耕地面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干预下,土地复垦对“田、水、路”等基础设施进行综合整治和周边环境保护的多方面治理。新目标的实现就需要众多新材料和技术的支持,以使土壤修复工作更加顺利。例如,在农村农田上翻修人行道时,可以使用资源节约型的沙子和碎石;对于农田边坡,应该采用友好型的边坡保护;对农田进行灌溉和施肥时,可以使用保水保肥的新型肥料,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对农田和人行道的破坏和影响,并且可以优化和恢复已经受污染的土地。

1.3 生态保护意识淡薄,生态环保观念未纳入土改实施过程

当前生态环保观念尚未真正纳入到土地整治规划中,土地用途管制针对性和灵活性不足。土地整治规划仍停留在传统范畴上,新增耕地范围、农用地整治力度、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目标、宜耕后备土地开发广度等,严重滞后了生态土地建设的发展需求。土地规划项目实施形式化,普遍存在重“量”轻“质”的情况。相对重点管制对象——耕地而言,我国对非农用地、生态用地等管控力度较弱,用地转用手续审查不严,流程不够严谨规范,缺乏一系列前期基础研究工作,如土地适宜性评价、水文地质调查、自然灾害评价、生物多样性调查等,从而导致部分项目布局在山水资源保护敏感区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3]。

2 土地整治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处理措施

2.1 根据土地的适宜性,做好保护工作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土地适宜性,重视土地的循环、低碳、生态利用,对园地、林地及其他农用地进行合理布局,明确城区、乡村用地改建的重点工程,推进特色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充分发挥农用地的生产、生态、景观等综合功能,拓展绿色空间。还要充分考量区域内的实际发展情况和民众的不同需求,以及城市周边的自然环境,土地利用规划应与周边自然契合,自主地保护自然环境。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合理规划引导城镇扩张。②统筹协调城镇乡村区域居民点的建设用地。③优化区域城乡用地布局,不断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的结构。④严格遵循规划主体功能区,以科学配置为重点,对城乡密集区进行土地规划,以级别为要点,划分生态环境保护区。不同功能区的区域管制、土地开发利用率、用途等要有差异性,从而优化不同城镇乡村区域的土地空间布局。

2.2 保护生物及景观的多样性

首先,政府要提高对生物及景观多样性的重视程度,制定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并在实践中严格执行,改善并优化生物及景观保护机制,最大程度维持生物及景观多样性。现阶段,我国土地整治工作的过程中,往往缺乏生物及景观多样性保护的相关法律。在部分条例执行时,由于各部门间权责交叉,很容易出现各种限制,难以真正发挥作用。要改善这种情况,就要加大立法力度,严格执法。其次,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起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土地整治规划未能建立针对环境评价标准的相关准则。整治过程中,很多地区没有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再次,在实施土地整治时,要高度重视生态规划设计思想。加大投入力度,增强生态环境设计能力,以更好地发挥土地整治的生态保护作用。

2.3 水渠道路

水渠道路是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的关键环节。水是生命之本,是生态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与根本,因此在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中,应做好生态水渠道路的规划。在对生态排水沟进行设计和使用时,需考虑排水沟自身的一些生态效果及可持续性。因此,在设计时,要尽可能采用一些耐水性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植物,使其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强化雨水的渗入,而且能够促使路面污水过滤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3 结语

通过探索生态文明背景下土地利用在规划上的改革,指出生态文明背景下土地利用规划改革的意义,分析了现有土地利用整治规划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方面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意识,突出强调生态建设的重要性,融入生态文明理念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也是为推动绿化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筑提供新构思。

猜你喜欢

土地利用规划设计用地
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要点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体现
浅析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土地利用变化与大气污染物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GIS⁃Logistic回归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研究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区域规划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评估关键技术研究
2016年房地产用地供应下降逾10%
国土资源部启动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临时用地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