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理问题意识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探赜

2020-11-26苏国熙

成才之路 2020年29期
关键词:事象辩论赛批判性

苏国熙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中学,福建 厦门 361026)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打破习惯性思维的创新性思维,它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技能,也是一种人格和气质,既体现思维水平,也凸显现代人文精神。高中地理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即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综合思维包括批判性思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批判性精神,使学生成长为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创新人才。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呢?关键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批判性思维培养。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有些学生习惯于抄抄写写,不善于思考,缺乏问题意识。有的学生不善于提出问题,担心同学会嘲笑自己;有的学生从来没有问过问题,成为没有问题的问题学生。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提问,并养成提问的良好习惯。

1.在地理事象上多问为什么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一些有疑问或不懂的地理事象多问为什么,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为什么喀斯特地貌容易发生石质荒漠化?为什么位于干旱地区的伊犁谷地有“西域湿岛”之称?为什么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新加坡严重缺水?

2.在地理事象空间上进行比较

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特定的地理事象只有在相应的地理空间才能发生。如果换个地方,地理形成条件就会有所变化,地理事象也会有所变化。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地理事象空间上进行比较。例如,极地地区上空能出现极光,赤道地区上空为什么不能?同是大洲的东部,为什么亚洲形成了温带季风气候,北美洲却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发现的地理问题进行逻辑推演、成因分析,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理事象的本质,从而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学会在地理事象空间上进行深入思考,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3.在地理事象时间上进行比较

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具有时间差异,同一地点在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地理事象发生,即使同一地理事象因为时间不同,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地理事象时间上进行比较。例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季风气候为什么冬春季节多雨,夏秋季节少雨?土耳其海峡为什么冬季风浪大,夏季风浪小?春季为什么比秋季更容易发生沙尘暴?差异性的比较,能引发问题的产生,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在地理事象成因或条件上进行假设

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生成机制,因果环环相扣,过程严谨,其中某个环节或条件发生变化,结果也可能发生变化。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地理事象成因或条件上进行假设。例如,如果没有青藏高原,新疆的地理环境就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果没有伏旱天气,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还会不会丰收?这样的假设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5.在作业纠错中反思

作业是教师检查学生完成学习情况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自查自纠的重要手段。有些学生在作业纠错过程中,仅仅是对对答案,不深入思考,甚至照搬答案。长此以往,学生会思维懈怠,人云亦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作业纠错过程,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迷信权威,不迷信答案,敢于质疑,在自查自纠中进行反思。这样做,不仅能让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例如,在解答“结合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指出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这道题目时,有些学生答为“年降水量呈由南向北递减”,而不是答为“年降水量呈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这种错误的产生,说明学生没有掌握因果关系。影响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夏季东南季风,因此,年降水量主要呈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规律。学生在掌握判读事物分布规律或特征时,不仅要从图上获取,还需从成因上分析,这也是批判性思维的具体体现。

6.一分为二看待地理事象

任何地理事象都有两面性,只是作用的大小不同。人们往往更多关注和强调主要方面的作用,而忽视次要方面的影响,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片面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的不良习惯。因此,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双向思维和逆向思维,让学生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地理事象,打破习惯性思维。例如,东北地区热量不足,成为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教师可引导学生反过来思考“热量不足对东北农业发展有哪些好处”。再如,治理黄河中下游洪涝灾害的关键是控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教师同样可以引导学生反过来思考“如果黄土高原变成绿水青山会有哪些不利影响”。全面看待地理事象,能有效避免人们忽左忽右的行事方式,把事情做得更好,更有利于批判性思维培养。

二、在活动中锻炼和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

开展地理辩论赛,能深入挖掘学生潜能,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地理学习的愉悦。为此,教师可利用地理必修教材中的“问题与研究”,联系实际生活,结合社会热点,设置地理辩论话题,开展高中地理辩论赛。这是一项立体式、多层次、开放性活动,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通过抽题、研题、培训、试辩等研究性学习,最后到学校舞台上进行巅峰对决。这是集体项目的比赛,受集体荣誉感的驱使,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有的充当辩手,有的充当对手,有的充当裁判,有的充当主持人,有的帮助查找资料,有的帮助分析资料。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不同的想法、看法、观点相互碰撞,常常为了一个论点、论据争得面红耳赤。在学校的舞台上,辩手们进行激烈辩驳,言辞犀利、针锋相对,精彩纷呈,批判性思维得到锻炼和提升。

受疫情影响,学校不能正常开学,学生无法集中交流、研讨和学习,如何开展辩论赛呢?网络的互联互通为我们带来新思路、新方法,使得厦门市海沧中学第六届高中地理辩论赛(钉钉+QQ 网络模式)正常举行。笔者结合本学期所学习的“旅游地理”模块,设置了厦门市天竺山旅游景区是否该免门票这一辩题。学生们结合疫情下全国复工复产的形势,围绕核心问题展开激烈辩论,或“针锋相对”,或“穷追不舍”,或“刨根问底”,现场感极强,丝毫没有沟通、配合不良等问题。

三、结束语

总之,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高级的思维,它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力量,是现代人必需的优良品质。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要从问题意识开始,要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积极开展立体式、多层次、开放性地理辩论赛,锻炼和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使学生成长为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创新人才。

猜你喜欢

事象辩论赛批判性
enriches my experience 辩论赛丰富人生阅历
军科辩论赛之枪枪对决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禁戏下行与“以神为戏”之民间事象——以清代城隍演剧为例
诗学事象研究综论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地理事象运动与分布的教学把握
关于举办省内高校法学专业学生辩论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