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科技企业跨境融资实践
2020-11-26
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上调至1.25,将更有利于民营科技企业更好地利用境内外、离在岸市场,拓宽企业资金来源,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1月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近年来,虽然国家相关金融部门都在大力解决民营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但由于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要求和考核政策,以及民营科技企业固有的风险,民营科技企业债务性融资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状况
融资难。民营科技企业相对而言,经营规模较小、净资产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差,采用净资产运营模式,可用于抵押和担保的资产不足,因而一旦出现重大经营风险,能获得清偿的部分小于国有企业。客观上,经营风险高于国有企业。银行因此会倾向于选择向国有企业投放信用贷款。监管上,银行在民营企业是否存在融资需求等指标认定上也相对更严格。
融资贵。一方面,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在融资价格上具有主动优势,在面对风险与资本充足压力的情况下会将融资价格提高;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中,会对民营企业增加许多附加条款,如贷款配存、利息收入转为财务费用等变相加价行为,间接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价格。
用友企业集团融资特点
作为民营科技企业的代表,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用友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用友集团的主要运营实体,于2001年在上交所A股主板上市。从财务软件到企业管理软件,再到企业互联网供应商,用友公司实现了从部门级应用到公司级应用再到社会级应用的三次跨越升级。一直以来,用友公司推崇高效服务和创新发展。在此过程中,融资业务,尤其是跨境融资业务,对企业发展、战略落地起到了关键的支持作用。
用友公司作为软件和互联网经营企业,人力成本占总成本的7成左右,材料和设备采购较少,银行受托支付操作难度较大。在银行授信风险评估时,融资需求是否充足、过度融资是否存在等问题,也往往成为被关注的焦点。从公司年末资产负债表看,由于自身客户多为国有企业或机关单位,年底集中收款,时点存款数较大。但转年后,往往就会有大额支出,导致存款大幅下降。而这一点在年报数据中无法体现。因此,如仅从经营性现金流量看,公司似乎没有融资缺口。但在实际运营中,由于公司处于转型期,各项资本投入较大,再加上下属子公司资金单独管理的要求,资金缺口实际存在,且缺口较大。而这反易被银行质疑存在过度融资。
近年来,公司随着集团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已尝试了包括股票定向增发、中期票据、银行信贷等多种融资方式,但融资需求和财务管理成本也在不断攀升。鉴此,公司开始探索多样化的跨境融资方式,并迅速成为其缓解资金压力、解决资金问题的最新有效途径。
享受全口径跨境融资政策红利
2015年3月,外汇局批准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园)开展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首次允许中资企业借入外债并结汇。这有利于打造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给予内外资企业平等的国民待遇,促进中关村科技型企业投融资便利化,为中关村核心区企业与全球低成本资金“牵手”提供了便利。
在外汇局中关村中心支局的大力支持下,用友公司作为试点政策的首个受益企业,从工行法兰克福分行获得了2000万美元的贷款,综合成本4.1%(同期国内银行贷款利率5.05%)。之后,公司先后从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中信洛杉矶分行、华侨银行、平安银行离岸部等十家境外金融机构,获得了短期流动资金贷款。随后,公司跟进允许外债结汇置换境内金融机构贷款的相关政策,在建行香港分行获得了第一笔置换境内金融机构的贷款。截至2019年年末,公司累计外债总额超过14亿美元,累计节省财务费用超过3亿元,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实力,促进了互联网化转型。
2020年3月12日,人民银行、外汇局发布《关于调整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的通知》(银发〔2020〕64号),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上调至1.25,即企业全口径跨境融资额度上限提高至净资产的2.5倍。这将更有利于民营科技更好地利用境内外、离在岸市场,拓宽企业资金来源,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2020年以来,用友公司境内融资新获得的贷款成本普遍在3.9%左右,而由于国际金融形势的变化,境外贷款综合成本则可以维持在3.3%—3.6%,境外融资的优势较为明显。新政出台后,公司拟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结合国际金融市场行情和国内财政、金融、外汇与货币政策,继续借助国内外汇的政策红利,探索更加优惠、便捷、灵活的跨境融资渠道,实现融资途径的多元化与国际化,平衡境内境外多种融资渠道,为经营提供坚实的资金基础;同时,秉承稳健、高效、创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充分提高资金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目前,公司采用货币互换等方式进行汇率套期保值。按照现行法规规定,企业需在金融机构存放保证金,从而增加了套期保值的成本。对此,建议相关监管部门在外汇储备安全的前提下,逐步降低保证金的比例,以减少企业汇率套期保值的成本,提升跨境融资效益。
融资模式分享
在实践操作中,用友公司始终坚持将跨境融资作为融资体系合理补充的理念,在风险防控的前提下开展跨境融资。具体采用的模式主要有内保外债和信用直贷。
内保外债模式。首先向境内银行申请开立保函或备用信用证。在申请过程中,需提供交易背景真实性、融资期限合理性等证明材料,以及到期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情况说明。境外银行凭保函或备用信用证向企业发放贷款。资金使用过程中,公司需配合境内银行审查,确保贷款资金用途严格按照国家外债使用规定执行,并与贷款合同一致。这种融资模式的优势是境内金融机构基于对境内企业的理解和把握,以信用方式开立保函,简化了境外风险评估流的程和时间,企业更易获得境外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
信用直贷模式。直接与境外金融机构建立联系,无需境内银行开具保函或备用信用证。该模式可降低企业保函成本,但需要增加与境外金融机构沟通等人力成本。该模式的前提是境外金融机构要对境内债务人的经营规模、行业地位、成长趋势以及信用记录等进行综合考量。其不足在于,由于境外金融机构对境内企业经营信息获取难度较大,出现坏账的追索成本相对较高,故授信相对谨慎,金额偏保守。上市公司,尤其是行业龙头的上市公司,由于信息公开披露做得较好,因此相对容易获得无担保贷款。
对跨境融资的几点建议
一是积极参与跨境金融业务,增加海外授信记录。用友公司因近年来办理了多笔跨境融资业务,在境外有较强的知名度,境外金融机构在对风险判断上偏正面积极。跨境融资不仅有利于企业获得较低成本的境外资金,解决资金缺口问题,还能增加海外授信记录,对企业开拓国际业务、参与跨境投资并购等产生积极影响。
二是充分考虑汇率风险。用友公司最初几笔外债并未考虑汇率风险控制措施,又恰逢存续期汇率大幅波动,结果遭受了较大损失。开展跨境融资的根本诉求在于获得低成本的资金,企业没有必要保留过大的风险敞口。因此,不论未来外汇预期升值与否,升值幅度大小,企业都应保持汇率“中性”预期,规避汇率风险敞口。很多境外金融机构推荐其他诸如加盖远期,带击出条款的套期保值产品,只能起到部分锁定风险的作用,虽然可以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但不利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甚至产生较大损失。
三是与各方坦诚沟通。对于境外金融机构来说,民营科技企业距离较远,了解程度低,风险相对境外本土企业要高。为了消除对方顾虑,降低风险预期,企业应坦诚与境外金融机构进行沟通,包括企业经营面临的问题、潜在风险、风险应对策略、战略发展影响等。从前期沟通情况来看,境外机构较关心企业预期经营目标是否可以实现。如果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境外机构的风险偏好将会有所降低。此外,在具体办理业务过程中,企业还应加强与外汇局、境内银行的沟通,尽可能地减少外债登记环节反复递交材料,以缩短外汇登记备案时间,提高外债的时效性。
四是做好融资久期规划。跨境融资一般不允许提前还款,当然更不能逾期。跨境融资的综合成本包括利率、汇率锁定成本,可能的保函费用以及扣缴税。其中,汇率锁定成本会受到外汇波动的影响,是影响跨境融资综合成本最重要的因素。选择合适的时间锁定汇率,汇率锁定成本往往可以更低,但切不可把所有的融资都放在同一个时间段来操作,以避免集中还贷的压力。企业需要兼顾久期和最佳时间窗口,既要综合成本最优,又要防止到期日过于集中,给贷款接续带来压力。
五是对跨境业务正确定位。跨境金融业务是企业债务管理的一部分,是对企业融资很好的补充,但不能把跨境融资放在债务管理的主体地位。对于民营科技企业来说,最熟悉企业业务的始终还是当地金融机构,因此风险一定是最了解的金融机构最低。此外,境内贷款的时效性和灵活性也是跨境融资无法相比的。因此,跨境金融业务占总债务的比例不宜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