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型IT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11-26王成端侯金奎陈春雷

计算机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应用型教学质量专业

王成端,侯金奎,洪 璐,陈春雷

(潍坊学院 计算机工程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0 引 言

目前,新旧动能转换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信息技术是各大产业在升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支撑。一方面,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是带动传统农业、工业、服务业升级的先导性力量;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产业本身即为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产业之一。信息技术产业的这种双重属性,对其自身的发展提出了广度和深度两方面的要求:既要针对各种产业、行业的具体应用需求定制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又要在信息技术领域中的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开展深入研究,追求本学科的发展高度、并为其他领域的应用需求持续提供高水平支撑。地方应用型高校信息技术类专业应发挥自身优势、广泛结合本地区产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

以知识为基础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并把工程教育作为本科教育的目标,以区域应用技术创新为导向,着重培养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满足产业升级的需求。建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并着重强调以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促进产业智慧化、跨界融合化。新旧动能转换对山东省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战略的过程中,如何紧密契合本地区产业群需求、改革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水平人才,是各地方高校急需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1 现有培养模式的问题

地方应用型高校信息技术类专业为本地区相关产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的培养模式中仍存在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1)培养理念局限于信息技术领域。

目前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理念有待进一步转变,需要以本地区的实际需求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起点,而非单纯依靠信息技术本身的知识体系、研究方法来养成培养理念。

2)培养机制缺乏对多元化生源的差异化考量。

地方应用型高校的生源质量相较于研究型大学有明显差距,且来源多元化、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差异明显(在校生来源包括普通本科、校企共建本科专业、“3+2 高职—本科贯通培养”“3+4中专—本科贯通培养”、春季高考本科专业等)。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需要因材施教、探索建立多层次多模式的培养机制。

3)培养目标偏离新旧动能转换的需求。

对于毕业生的培养目标,以往的做法通常是重知识培养轻能力培养,而对于能力培养,又倾向于简单理解为单纯的技能培养。新旧功能转换,要求培养多学科融合的工程实践能力。

4)培养环境不能满足纷繁的行业需求。

众多行业对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提出了形形色色且快速演化的需求。要在特定行业背景(如智能制造行业)下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通常需要专用设备的支持。此外,纷繁的行业背景涉及海量的多学科知识,这往往超出了高校教师的知识储量。如何为学生构建适宜的硬件、软件环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5)师资力量缺乏工程实践经验。

目前,即便在地方应用型高校,师资来源通常是具有学术型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毕业生。多数高校教师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但是缺乏大型工程项目的研究与开发经验,同时受制于高校中偏重学术论文和纵向课题的绩效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面临师资不足的窘境。

6)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

人才培养质量,最终要由用人单位来评价。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如何建立人才质量评价沟通管道,如何构建质量评价体系,如何建立有效的反馈闭环,仍然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2 采取的对策

针对目前地方应用型高校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构建新型培养模式。以转变人才培养理念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注重发挥企业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枢纽性作用,打造校企协同的培养模式。

首先推动3 个方面的理念转变,从“供给导向”转变到“需求导向”,将企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风向标;从“教为中心”转变到“学为中心”,关注人才的长期职业竞争力;从“知识培养”转变到“能力培养”,力求达成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在转变理念的基础上,以企业、行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起点;校企双方优势互补、优化软硬件教学环境、提升师资力量的工程实践教学能力;采取多层次多模式的差异化培养方式,塑造高水平人才;注重各方反馈,形成人才培养闭环机制。最终形成人才培养的良性机制,持续服务于本地区新旧动能转换。

2.1 变革人才培养理念,实现“三个转变”

针对地方高校因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理念不清晰,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问题,改革人才培养理念,其核心是3 个方面的转变: 由“供给导向”到“需求导向”,由“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由“知识培养”到“能力培养”。

1)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的转变。

依据地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发展趋势,制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建设信息技术类专业群,紧密结合软件开发、计算机网络设备研发、系统集成、分布式/并行计算、电子商务、数据工程、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系统、数字艺术与多媒体技术等领域的发展需求,积极调整培养定位,使专业建的梯度渐趋合理,培养本地区产业群急需的应用型人才[1]。2)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转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行业需求快速演化。毕业生只有适应飞速迭代的行业需求,才能胜任工作岗位。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主动性,大力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将主讲教师个人信息、主讲的重点课程、科研论文及学生资料、教学记录等数据发布在网络平台上,实现在线学习及答疑;同时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教师指导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形式,建立多种知识传播媒介并存与交互使用的开放性、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模式;采用MOOC/SPOC+翻转课堂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改善教学效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坚实的保障[2]。

在此基础上,采用“实境耦合”的教学模式,以典型、实用的完整案例驱动教学全过程。遵循计算机工程实施规范,全面贴近工程实战,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方便实施教学,又能保障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3)从“知识培养”向“能力培养”的转变。

这一转变是以学为中心的必然结果,教学的目标不再是单纯传递知识,而是让学习变成学生的习惯和自觉意识。

根据信息技术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因材施教、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逐步建立囊括自主学习能力、专业基本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的“五位一体”的能力培养机制。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建设在线课程资源,改革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等措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通过毕业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组织科技社团和兴趣小组等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岗位对接培训、顶岗实习和课程置换等措施,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通过五位一体的能力培养体系,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发展,避免出现能力短板,使培养的人才更加适应市场需求[3-4]。

2.2 构建以工程实践能力为主线的教学体系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要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起点,而又要以是否满足了企业需求作为最终的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企业对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潍坊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已与东软集团、软通动力、文思海辉、达内科技、中软国际和青岛英谷等机构合作,采取课程置换、项目实践和顶岗实习等方法,发挥双方各自优势共同培养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

在企业的支持下,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为终极目标,倒逼教学改革,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教学体系。主要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①构建信息技术类课程群共享的课程平台。通盘考虑各行业中的信息技术岗位的需求以及应用型本科信息技术类专业教育的特点,提炼出各专业共通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对标产业发展需求,为信息技术专业群建设若干门专业技术课程,形成共享课程平台。②针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完整周期设置多层次课程模块。鉴于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多样性和岗位需求的快速演进,在设置专业技术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专业拓展课程,供不同专业的学生互选或共选。为满足学生综合职业技能培养的需求,设置多种综合实践课程[5],包括学期模块实训课程、综合模块实训课程和顶岗实习等。

2.3 加强教学环境建设,提升专业发展能力

硬件环境建设方面,结合人才培养需求,适时对校内和校外实践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进行创新,强化与本地区企业的协作,使教师和学生走入企业、借助企业的硬件资源优化人才培养硬环境。主要措施包括增加校外实习基地,密切校企联系,为学生创造更多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创新校企联合办学模式,采用“订单培养”“企业进学校”等模式,鼓励、吸引企业为培养在校生投入更多硬件资源;加大投入,从企业聘请高水平技术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实习、实训,充分发挥出企业硬件资源在人才培养中的效能。

软件环境建设方面,发挥信息技术类专业及信息技术企业自身优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校企共同建数字化、网络化教学平台,降低教学资源共享的门槛,实现教育资源在专业群内的共享。通过建设资源多样化的教学平台,提供学生在实训实习和未来工作中所必须,而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却未包含的课程与知识。基于这一平台,学生可以依照自身兴趣,根据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学习;通过学习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补足知识与技能的短板。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为学生打造了一个探索未知领域、提升自我职业素养的平台,另一方面也可以达成因材施教、按需培养的目标。

2.4 多管齐下,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教学能力

充分利用专业群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优势,内培外引,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为校内教师创造更多进修、培训和挂职锻炼的机会,提高教师自身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内外兼修,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不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整合专业群各专业兼职教师资源,建立以各专业骨干教师和兼职技术专家为核心,且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建立激励机制,引导教师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模式改革。追求教学效果的切实改善,营造宽松氛围,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终极目标,鼓励教师大胆尝试新型教学方法。

鼓励教师充分运用先进教学手段,采用情景教学模式,将“教、学、做”融为一体。模糊教室与实验室之间的界限,摒弃传统的基于理论知识点划分的单元验证式实验教学方式,以具体的工程实践能力要点作为划分教学内容的标准,做到理论知识讲解与技能训练穿插进行,二者都服务于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2.5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多层次、多模式的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多层次、多模式的培养机制,其目的在于以更细的粒度针对不同的生源和专业,定制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才产出的数量与质量。根据IT 产业不同岗位的人才需求情况,因材施教,分层定制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针对普通本科、校企共建本科专业、“3+2高职—本科贯通培养”“3+4 中专—本科贯通培养”、春季高考本科专业等不同生源层次,制定专用的培养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模式。根据学生未来毕业后的去向(考研、参加工作),分类管理、加强引导。以此形成“多层次、多模式”的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的普通高考录取学生,通过制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实行了统一的基础课教学平台,本科一至二年级计算机类基础课统一设置,自第五学期实行分专业教学。这种课程设置模式既利于提高基础类课程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具备必须的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又能在本专业领域突出个性发展[6]。

对于校企共建本科专业,采取“强基础、出特色”的思路,将整个本科的学习分为3 个阶段:第1 阶段,以学习校内开设的基础课程为主,并针对本区域产业需求的最新变化,适时嵌入相关特色课程或教学内容。这一阶段的教学任务主要由学校承担,企业方面负责课程改革对接,邀请校外专家讲授行业最新动态等。第2 阶段,在校企先期联合调研市场需求、改革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开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一方面讲授基本的专业理论与技能,另一方面针对企业最迫切的人才需求,着重加强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本阶段企业的参与度相较于上一个阶段明显加深,负责师资培训以及直接派出高水平技术专家主讲相关课程,学校根据企业需求承担部分教学任务。第3 阶段,在企业主导之下,进行项目实战实训,同时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培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本阶段企业承担了主要的教学任务,学校予以配合,对培养质量把关。学生在3 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针对“3+2”“3+4”转段培养以及春季高考录取的学生,明确高端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突出“高校—企业—社会”的多方协同机制,打造多方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加强实验实训等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力争达成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2.6 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反馈和保障机制

1)质量标准建设。

针对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缺乏定量指标评价的问题,构建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教学管理质量在内的质量标准体系。广泛邀请地方行业主管部门代表、产业园区代表、企业代表、杰出校友等参与标准的制定,集思广益,使标准与市场需求结合的更加紧密。

2)质量保障组织机构。

针对地方高校教学质量反馈改进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建立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学质量监督委员会,包括各专业带头人、院系领导、教师和学生代表等。由教学质量监督委员会成立教学督导组,每个学期展开教学质量监控活动,形成督导组评价、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作为学期末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每个班级设置教学联络员,由学生担任,及时向授课教师和教研室反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学质量监督委员会负责记

录和监控从问题反馈到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3)质量保障制度体系。

针对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测不系统的问题,完善质量保障制度,制定涵盖学院教学改革、教学运行管理、学籍管理、实践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管理等多方面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标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体系,建立 “企业需求—校企协同培养—毕业生任职企业—企业反馈人才质量”的反馈闭环,及时分析响应企业、毕业生、学生家长、知名校友等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建议,用于指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 结 语

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下,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面临诸多挑战。信息技术及相关行业需求内涵丰富且处在飞速迭代的过程中,唯有转变观念,将学生、教师、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评价等基本要素纳入一个不断进化的体系当中,构建人才培养的闭环机制,才能以进化应对变化,应对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

目前,潍坊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已制定出科学、合理,适应地方产业需求和不同生源层次、不同培养目标的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出了适合专业群内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未来的主要工作是与中科曙光合作,建成大数据学院和创新中心,全面落实“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思想和模式,从教学、实践、科研和使用多方面培养大数据专业人才和特色人才。

猜你喜欢

应用型教学质量专业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