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探讨
2020-11-26潘琳
潘琳
北海中信国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广西北海 536000
1 建筑工程造价概述
1.1 概念
建筑工程造价是指整个工程施工建设所需要的全部成本。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对于工程造价的定义分为两种,一种是指业主或者工程承接企业在施工开展前就已经设定规划好的预估成本;另外一种是根据具体施工的实际情况的不同而动态变化的工程造价,这种工程造价影响因素众多,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文章所说的进行控制的工程造价就是这种实际工程造价。
1.2 特点
建筑工程造价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独特性。每一项建筑工程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进行的施工步骤和环节也是不同的,并且就算是同一项建筑工程,每一个环节的工程造价也不相同,这是由于其受到地形、气候、材料选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都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二是可分解性。没有一项建筑工程是只有一个施工环节的,都是必然可以分解成多个施工小环节的[1]。比如道路工程,并不是说只需要建设道路即可,还需要分解考虑路基建设、路面建设等环节,而路面建设又可以分解成基层建设和面层建设等。因此在控制工程造价时,也需要分解工程造价,对每一个施工环节的造价进行控制,这样才能由部分合成整体。
2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作用
2.1 有利于节省工程投资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有效开展不仅可以节省投资支出,还能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因为建筑工程有烦琐、复杂等特征,各环节都需要进行造价管理。基于此,为使建筑工程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需要对造价进行动态化管理。
2.2 有较强的指导性作用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内容诸多,在建筑工程发展时期,需要对各项价格变动进行全面管理,进而满足建筑工程管理需求。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难度较大,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会导致成本出现超支的现象,需要运用动态化管理来完善工程造价,全面发挥出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指导性作用。
3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措施
3.1 建筑工程决策阶段造价动态管理控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之前,需要相关专业人员作出合理的决策。该决策不仅会决定项目的开展形式,而且也会影响工程的最终利益。因此,在建筑工程的决策阶段,相关管理部门要进行重点监督,保障工作人员做好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工作。首先,在进行最终的决定之前,相关人员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并保障资料的客观性,以此为管理部门的决定提供有意义的建议[2]。其次,要想保障决定的真实性以及有效性,相关部门就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来对收益进行客观的评估以及预算,然后提出几个方案,进一步推测其可行性,以此作出最合适的决定,保障接下来的工作有序进行。
3.2 工程设计阶段造价动态管理控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的整个过程中,设计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即工程设计方案的内容,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接下来的工程建设,以及相关造价等方面工作。因此,在建筑工程设计工作中,相关人员要结合实际的工程要求,以及施工场地周围的环境等,进行多方位的考虑。首先,在设计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明确工程建设的投资额度,根据建筑工程的性质做好价值定位,然后在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工程造价的成本,以此实现设计方面的优化。其次,在实施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定制几个备用的方案,按照投资额度的要求,确定最适合的方案,以此进行设计阶段的造价动态管理控制。
3.3 施工阶段造价动态管理控制
在施工阶段进行施工控制,材料控制是施工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方应首先统计建设所需的材料,并对材料的不同市场价格及其变化进行调查,以其为依据,在最佳时期内进行材料采购,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材料积压带来的成本,另一方面也能防止材料浪费。但是在选材时,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材方面的标准,选用符合标准的建材,提高建筑的使用性能。建材所需资金在建筑工程总造价中占70% 以上,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建材价格显得尤为重要[3]。在控制建筑材料价格的过程中,控制建筑材料差价是重中之重。建筑材料市场上,不同质量的建筑材料其价格也大相径庭。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材料价格差距越来越明显,因此,建筑材料价格的控制十分重要。
3.4 竣工阶段造价动态管理控制
施工完成后,对工程造价进行结算,在此过程中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同样十分重要。尽管成本对竣工阶段的影响不大,但对工程变更条款的确认等方面影响较大。对完工阶段的动态控制,施工单位在选择审核单位时应注意审核单位的可信度和责任心,施工单位应认真审核、核对工程量等内容,确认施工合同中约定的工程已全部完工,同时确认施工变更是否正确[4]。再次请审核单位对工程量、工程税率、工程单价等进行系统审核。
4 结语
总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动态成本管理和控制是一个极为重要和必须重视的问题,它不仅能提高施工效率,而且能使施工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在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同时,也要按照国家的有关要求,做好质量把关工作,避免返工的风险,减少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