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学生戴“紧箍咒”突破了教育伦理底线

2020-11-26邓海建

关键词:学生上课紧箍咒进校园

邓海建

最近,浙江省金华某校小学生佩戴智能头环听课的场景引发舆论持续关注。据称,这个智能头环佩戴在头上后,能监测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情况,产生的数据会实时上传到老师手机,再分发给家长。尽管厂家在公益和隐私层面做了解释,公众还是表达了多层忧虑。最新的消息是:当地教育部门表示,涉事学校已停用头环,因效果不如宣传明显,且智能头环进校园前没有报备,涉嫌违规。

当冰冷的前沿科技如“紧箍咒”般套上孩子温热的脑袋的时候,我们当然有理由追问几个如鲠在喉的问题:进入校园的智能头环,从程序上说,究竟是哪个部门放行的?这种涉及伦理、法律等诸多问题的做法,有没有牢牢掌控在监管部门的可控范围之内?问一句更直白的:万一出事,谁可担责?

这些现实而关键的问题,事关基础教育的秩序、中小学生的权益,当然不能因为“免费”或“公益”就避而不谈。道理不讲清楚,不仅容易好心办坏事,更容易让校园沦为商业竞技之地、技术滥用之所。

智能头环事件疑似有着双重失守:一是进校园活动门槛的失守。2019 年7 月,浙江发布《关于规范中小学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意见》,金华市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各类活动进校园的情况进行规范。换言之,凡是进校园的事物,应有前置性的备案审核。遗憾的是,智能头环一路绿灯“未审先进”。二是科技伦理的失守。有媒体报道称,这种“头环”研发之初是为了帮助穿戴者集中注意力,治疗儿童多动症等疾病。但在教室内,孩子的注意力作为私人意志的自由领地,怎能交由冷冰冰的机器来实时监控?

还有些问题,起码也是说不太清楚的。谁能保证企业主导的这种“操作”,能绝对保障孩子注意力的大数据不会被盗用或滥用?更重要的是,对于尚处在头脑发育期及学习习惯养成期的中小学生来说,所谓的智能头环究竟有多大风险、会产生怎样的副作用?

2019年8月,有小学引进“智能课堂行为分析系统”,声称可以捕捉到学生上课时脸上的微表情,如皱眉、打哈欠、微笑等。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人担心,此举违背了基本的教育伦理,若是技术的手脚伸得太长,会不会把孩子都逼成“表演型人格”的流水线产品?

说这些的意思,并非要让教育退回结绳记事的远古时代。20 世纪90 年代,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亦曾利用脑电波神经反馈训练,来提升航天员的工作效率。事实上,伴随着5G 商用浪潮的来临,以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为特征的数字技术,必然会给现代教育带来深远影响。未来的校园,一定是智能与人性和谐生辉的地方。

但是,“高科技进校园”也好,“黑科技进课堂”也罢,既不能拍脑袋决策,更不能想一出是一出。简言之,起码要把规矩定在明处:一方面,要以严苛程序保障智慧校园建设的科学、有效、合规;另一方面,也不能让技术代替教师的角色与功能。智慧课堂虽好,不越界是前提。而摆正“人”与“技术”的关系,智慧校园才会真正以人为主导、为人服务。

猜你喜欢

学生上课紧箍咒进校园
我的“紧箍咒”
紧箍咒
经典彩调进校园
舞龙舞狮进校园
紧箍咒
妈妈会念“紧箍咒”
优秀剧目进校园
谁打我
积极发言
对联文化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