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以“一日生活”为例

2020-11-26

名师在线 2020年16期
关键词:一日生活幼儿教师价值观

王 婷

(福建省厦门市筼筜幼儿园,福建厦门 361000)

引 言

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先后提出了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如何在幼儿的日常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了当前幼儿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

笔者通过长期的一线教学工作调研发现,幼儿“一日活动”的教育范围、特点及价值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在许多方面是契合的。笔者认为,以幼儿“一日活动”为“沃土”,加上教师的辛勤“浇灌”,便可收获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丰硕果实”。

一、以幼儿“一日活动”为“沃土”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一日活动”是个体在参与、体验与创造中,利用环境进行自我更新的历程。幼儿与中小学生不同,一天中的哪段时间属于纯粹的学习,哪段时间属于纯粹的生活,对幼儿来说难以清楚划分。也就是说,在“一日活动”中,学习与发展是幼儿的一个显著特点。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的价值观形成有着从选择到接受再到行动的发展过程。实践也表明,针对幼儿的价值观教育,关键在于通过持续不断的正面影响,让他们将社会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内化”为个体的需要,再“外化”为个体的行为。而这种“内化”和“外化”是一个长期的渗透、伴随过程,“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生活。”因此,教师以幼儿“一日活动”中精彩丰富的活动为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种于“一日活动”的“沃土”中,种子一定能顺利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1]。

二、以教师的正确引导为“养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特殊的、难度高的教育内容,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容易忽视施教对象的主体性,忽视了其内化接受与自觉体悟。许多幼儿教师仍沿袭传统的教育模式,仅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理论知识灌输给幼儿,而未深刻分析幼儿的心理特点、知识体系、生活经验等身心发展状况,导致理论的深刻性、新颖性与表达的通俗性、生动性相脱离,以至于可能幼儿心中的“种子”已经种下,却因为没有合适的“养分”,无法更好地成长。为此,幼儿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提高理论水平

幼儿园应通过集中培训、自主学习、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方式,为幼儿教师创造浓厚学习氛围,让其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深刻含义。只有这样,幼儿教师才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消化、吸收,再“反哺”幼儿,将“种子”种入幼儿心间。

(二)营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向的教师文化

一方面,幼儿园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桥头堡”作用,通过主题党日、党员教师志愿者活动等方式,举办师德师风演讲比赛、社区“垃圾分类”等相关活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良好的带动效应,从而为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师文化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幼儿人生观、价值观的精神导向,也是他们日常行为的良好规范。俗话说:“身教胜于言传。”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幼儿模仿的目标。与其进行“说教式”的教学,不如教师以身作则。这样,在形成良好师德师风的同时,通过教师的行为规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幼儿的成长过程,从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塑造优良品格,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以各类活动为载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属于社会领域教育内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各领域的目标与幼儿的一日活动是紧密相连的,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蕴含着极大的教育价值。

(一)在主题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例如,在国庆节到来时幼儿园可以举行“童心献祖国,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一是“看一段影片”,教师通过视频,让幼儿了解国庆节的由来,帮助幼儿初步理解祖国的含义;二是“做一面红旗”,幼儿通过制作国旗的手工活动,认识我国的国旗——五星红旗;三是“讲一个故事”,教师可以给幼儿讲一个关于爱国的小故事,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四是“唱一首爱国歌曲”,通过学唱爱国歌曲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等。这样,把每一个有着丰富内涵及深刻意义的节日都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用一个个教育主题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幼儿成长的主旋律,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在户外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户外活动中,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游戏区域、自由选择玩伴,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纠纷、分歧,教师可以思考如何利用这个机会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例如,在户外自由活动时,一位幼儿说另一位幼儿一直霸占着秋千,这时教师应该提出建议,如轮流玩荡秋千,或者通过猜拳来定谁先玩等方式,引导幼儿自主协商解决,让幼儿在解决分歧纠纷的过程中,掌握交往技巧,明白与人为善的好处,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初步认识公平的观念。

(三)在区域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区域活动是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的一大载体,而幼儿的价值观、人生观的认识与形成贯穿于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因此,合适的区域活动设置与开展,会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事半功倍。例如,幼儿园可开辟种植园地,让幼儿在种植、采摘、照料等直接体验的过程中,观察所种植物的变化,细心呵护它们的成长。这一过程既培养了幼儿对自然与生命的崇敬与爱心,提高了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又使他们通过参与劳动,体会到了丰收的喜悦,可以使他们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之一。

(四)在“一日活动”制度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落实价值观教育,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将“一日活动”制度的制订与实施作为立足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建立值日生制度,各班每天早晨安排小值日生,并由教师引导他们学会叠毛巾、收放杯子、收发餐具等技能,从小班开始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的具体落实和生动反映。

通过上述方法,教师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将抽象的价值观教育具象为一个个活动、一个个游戏、一个个故事等幼儿可以接受的方式,便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结 语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尽管存在较多困难,但笔者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从幼儿“一日活动”中耐心找寻切入点和突破点,幼儿阶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将迎来跨越式的发展,成为促进幼儿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方法,进而为我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猜你喜欢

一日生活幼儿教师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价值观(二)
幼儿一日活动中感知数量关系的指导方案
浅谈如何将国学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音乐游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性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巧用家长资源优化幼儿一日生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