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描写:让一颦一笑显神韵
2020-11-26
作家池莉曾说过:“我偏爱生活的细节。我觉得人类发展了这么多年,大的故事怎么也逃不出兴衰存亡,生老病死,只有细节是崭新的,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人群,拥有绝对不同的细节。”可见,细节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让我们学会细节描写,让人物在一颦一笑之中显现神韵。
留心观察,你会发现我们的课文提供了很好的细节描写写作范例,请看七年级下册的课文《老王》。
经典再现
老王
文/杨绛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
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
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对原文有删减)
技法借鉴
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经常觉得难以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文章不生动,不感人。读了这篇文章,借鉴它的写作技法,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什么是细节描写?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细节描写,是指对某些细小而又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环节和情节,加以具体描写,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它包括肖像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
细节描写有刻画人物形象、烘托人物心情、创设环境氛围、推进情节发展等作用。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细节描写就是这样一滴水,让我们来学一学细节描写的方法,让它折射出人性的光辉。
一、步步追问,细致入微。
比如文章在写老王送香油和鸡蛋这件事情时,老王的形象是枯瘦得可怕的。如果我们不加以细致描写,读者的印象就仅仅停留在“他枯瘦得可怕”这一个抽象的句子中。我们需要一步步地追问,枯瘦成什么样子?身形是怎样的?脸是怎样的?颧骨?嘴唇?……一步步细致入微地刻画,就有了“直僵僵地镶嵌”“面如死灰”“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的老王,就追问出了一个病入膏肓、枯瘦得令人可怕的心酸形象。
二、多重刻画,丰富人物。
当作者杨绛准备付香油和鸡蛋钱给老王时,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在此处,老王的语言很少,甚至在整篇文章当中,他的话都是屈指可数的。但是透过这只言片语,我们却能明晰地看到一个生活艰辛却内心善良的老王。这得益于作者朴实却又细致的描写。在描写语言时,符合人物身份特征,同时加上神态,形象更为可感。再加上动作——“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拿”“攥”“滞笨地转”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所以,我们在刻画人物时,可以对人物进行语言、动作、神态等多重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三、巧用修辞,形象生动。
“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把老王比作僵尸,极致地写出了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劳动者在生理和精神上的不幸。
另外一个例子,在李森元的《台阶》一文中,《台阶》的比喻也用得极为巧妙,生动形象的比喻刻画出了一位勤劳朴实的、坚韧谦卑的父亲。那露珠就像是父亲锄头下的黄豆,那一块块的青石板寄托了父亲强烈的期望,以致脸都“很像一块青石板”,“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庄稼地里留下的父亲一串串的汗珠。这些细节描写的喻体均来源于父亲的生活,比喻新颖而贴切。
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我们的描写就可以更细腻,更丰富,更形象。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那我们在使用这些方法时要注意一些什么呢?
一是仔细观察。观察是基础,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就不会有细腻传神的描写。要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大处注意,小处留神,这样才能写出打动人的文字。二是服务中心。细节不是为了表现技巧,而是为了表现人物,表达情感。
有观察,才有细节;扣中心,才有神韵,才有面如死灰让人心酸的老王,才有一个个跃然纸上的有神韵的人物形象。
教师下水文
老师在平时的写作中也喜欢用到细节描写,我们一起来看。这是回忆少年时代收割稻谷的一篇文章。
星河一片入梦来
文/陈晓
“双抢”时,家人会盘算好收割的日子。天还没亮,在催促声中吃完早饭便急匆匆地赶赴田间。父亲种的稻穗鼓胀饱满,一眼望去,金黄一片,稻浪滚滚。父亲拣定一个地方,一家人一字排开,便拉开了收割的序幕。父母手大力大,都是割稻好手,只看到稻穗如水波般拂动,被顺势割倒,码放成堆,整齐如列。不多久,我和哥哥便落在了后面。母亲时不时地在前面喊:“快点割,趁凉快啊!”说完便又俯身弓背,一把一把地割下去。我看不到父母亲埋在稻穗里的头,只看到坚实地踩到地里的两只腿,从后面看,就像一个个在土地上艰难行进的“人”字。我心里一酸,快速地挥动着手里的镰刀。
清晨的凉气还是很快被热气吞噬。太阳一点点升高,肆意地烧烤着大地。热浪袭得人无处遁逃。草帽下的脸热得发烫,汗水浸湿了头发,流进眼睛里,一阵刺痛。背上被烤得灼热无比,两腿因为长时间蹲着,酸胀不已。有时候干脆跪在地上,咬着嘴唇,憋着气,不管不顾地割过去。实在扛不下去了,才直起身子,抖抖湿透的衣服。
父亲总是割得最多,割得最快。一颗颗汗珠从脸上渗出,比谷粒还要饱满。他看着我们满脸通红的兄妹俩说:“休息一下吧!”如获大赦!如有大树就赶紧奔过去一屁股坐下来;有时候无遮无拦,连一溜阴凉都找不到,就把手脚放到水渠里凉快凉快。太阳火辣辣地吐着白光,没有一丝风,只有一片鸣蝉的聒噪。父亲一边用草帽扇着风,一边用乡人的方法打着吆喝:“哟——嗬!”,似乎真的招来了一丝风,用母亲的话说,真是比吃了肉还舒服呢!最幸福的莫过于刚好路过一个卖冰棍的,骑着自行车响着铃铛在田间穿梭,后面装着冰棍泡沫箱让我们兄妹俩抿了抿干枯的嘴唇。所有的劳累都随着父亲递过来的绿豆冰烟消云散,世间最美味的东西莫过如此。
到了晚上,暑气渐渐散去。父亲会提上两大桶凉水泼在前坪驱热,搬上几把椅子,两张竹床。等到星光闪现的时候,一家人也就差不多聚齐了。父母趿着拖鞋,摇着蒲扇,有一搭没一搭地话着家常。我和哥哥照旧守着收音机,听着“金曲排行榜”,一首首歌曲悉数记在一个厚厚的本子上,首首不落,唯恐错过。高高低低的声音和夜空里草虫的重复鸣奏相应和,躁动都在这细细碎碎的声响中隐退。萤火虫也提着灯笼来凑热闹,点点光亮好似上天遗落在人间的精灵。
夜渐深,睡在竹床上数着星星。数着数着睡着了,梦中星河一片。翌日清晨,才惊觉自己竟在外面睡了一夜。床下蚊香灰烬未除,那是母亲念我怕蚊虫叮咬所备。竹床清凉,以星空为伴,枕着清风入眠,好不惬意!原来,浸透着汗水的梦是这样香甜。
多年以后,去过许多的地方,看过很多的夜空,可那个梦中的星河却一直都在。星河之下,有牛群,有草地,有散发着灼烈而清纯香味的稻谷,还有那个夏天吆喝过来的一阵风……他们伴随着我走过一段段的岁月,让我在面对一座座大山时,不再焦灼,不再茫然。因为我知道,翻过那座大山,你就会看到那片星河,清辉一派,美丽平和。
白天的汗水浸泡之后,夜晚便会有一个甘甜的梦。年少时吃过的苦,最终都会化为一片星河,清辉一派,美丽平和。此文也送给正在奋斗着的同学们。
学生秀场
让我们带着敏感的心,聪慧的眼,用细致的笔来写一写!请选择一位你喜欢的老师,进行细节描写。要求:1.综合运用所学的几种方法。2.表现出人物的特点或优秀品质。3.150字左右。
温柔美丽如她。她长发披肩,圆圆的脸庞总是微泛红润。她拥有一双深邃的眼眸,闪现着星星般的光亮,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她的唇始终微翘,一不留神,天边的云霞就会跑到她的脸颊,绽放出一抹宛若桃花盛开般的笑容。她如夏日里的清风,冬日里的暖阳,总让我们沉浸在她的课堂。她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尽管戴着镣铐,却依然像大海一样歌唱。
(长沙县松雅湖中学 曾璇)
教师点拨
在微写作中,作者先抓住人物的品质“温柔美丽”,然后对其进行细致的刻画。运用了外貌、神态描写,多重描写让人物形象更丰富,同时,运用到了修辞手法,“宛若桃花盛开般的笑容”“如夏日里的清风,冬日里的暖阳”“像大海一样歌唱”等比喻,既贴切又新颖,使语言更加生动,人物形象具体可感。
我们走近了一个个小人物,她是老王,他是你,是我,是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灵魂。细节之下,神韵自来。让我们以细节之美,装点人物的灵魂,使苍白的文字神采飞扬,血肉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