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述评①
2020-11-26张大志胡雅蓓
张大志,胡雅蓓
一、引言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人口规模占全国人口总量的42.87%,GDP贡献占全国比重的45.2%,占据了全国经济指标的半壁江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区域。因此,打造高质量发展黄金经济带,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当前的重要目标,而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生产性服务业是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是引领我国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突破口,是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根本途径。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推动作用是令人瞩目的。从2010年到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在长江经济带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由41.08%提升到50.47%,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长江经济带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1.44%上升到23.32%。随着生产性服务业带来的经济贡献越来越大,探究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也就有了重要的意义。
但是,目前长江经济带服务业仍存在不少短板,传统服务业占比仍然较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动力不足、发展水平不高,尤其是在集聚方面较为显著。近年来,学者们大多从集聚水平的异质性、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和影响机制等角度来研究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本文将从多视角将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学者们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一个清晰的结构框架。
二、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的异质性
长江经济带既包括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也包含发展相对落后的西南地区,区域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差距较大,并且细分行业之间的发展水平也存在差距。因此,从异质性入手探究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对缩小地区和行业差距、提高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集聚水平的区域异质性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的差异性不仅对自身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深远意义。根据现有的研究,学者们多从区域和城市层面研究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
从区域层面,刘军跃等利用区位熵测度了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发现上海和重庆集聚水平较高且明显优于其他省份。李沙、曹建华选择以上、中、下游区域为研究视角,发现下游集聚水平明显高于中游和上游。具体到城市层面,张永庆和方燕通过研究泛长三角地区城市规模与产业的关系,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在超大城市最高;特大城市集聚水平较高,且越来越高;大城市集聚水平不高,但表现出一定的进步性;而中小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最低,并且呈现递减趋势。
部分学者通过研究整体服务业在区域间的发展水平差异,来间接反映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异质性。吴传青和彭哲远选择特大城市上海、南京、武汉、成都和重庆为研究对象,采取因子分析法测算特大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发现各大城市间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性,上海、南京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武汉、成都、重庆。从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发展速度以及发展效益4个方面分析长江经济带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钱力和曹巍发现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地区差异较大,大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郑开元通过测度全要素生产率来探究服务业发展水平,高聪聪和郭丰利用平均集中率指标来反映服务行业在地区的平均占有率,他们均得出一致的结论,即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遥遥领先于中上游地区,且区域之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
目前关于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异质性文献较为丰富,研究视角较为全面,研究的方法主要有θ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区位熵、因子分析法等,尤以后两种方法使用居多。大多文献只是研究了集聚水平差异性的现象,但有哪些因素导致了这种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以及如何缩减这一差距,相关文献还是比较少。进一步探究这些问题,对促进长江经济带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二)集聚水平的行业异质性
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水平不仅在区域间存在差异,细分行业的集聚水平也各有高低。吴福象和曹璐通过比较全国和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的集聚度,发现长三角地区集聚水平整体上比全国高,并且长三角集聚度较高的主要为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而金融业在两种样本中都是最低的。曹建华则利用改进后的θ指数从行业层面对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进行测度,发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处于中等集聚状态;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集聚度在2012年以前处于中度集聚状态,随后逐步上升,进入高度集聚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与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处于中等集聚状态,无明显差异;而金融业则在几大行业中集聚度最低,没有明显的集聚分布趋势。
但是,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目前尚无严格划分的统计数据,学术界则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来研究其集聚水平。由于行业划分和集聚水平测度方法存在差异性,学者们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也有一定的出入,而且随着产业结构逐渐的优化、产业间的联动效应不断增强,各细分行业的集聚水平也在不断地变化。因此,统一划分标准与测度方法,将有利于研究的深入以及结论的准确性。
三、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创新效应
由于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培育新动能、引领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因此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创新效应研究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产业集聚所产生的创新效应,国外学者研究的较早。Arrow和Romer认为产业集聚对创新的影响源于技术外部性,集聚能够促进区域创新。产业集聚同样能够通过增强知识技术溢出效应来提高创新产出。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共享区域间创新资源,增强技术、知识的溢出效应,对提高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作用。国内文献主要将焦点放在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方面。孙畅等发现长江经济带下游、中游、上游的技术创新能力呈递减趋势,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够相互促进发展,而且技术创新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效果要更强。原毅军和郭然进一步分区域、分行业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与区域和行业相关,在东部地区,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要更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低端的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则更显著。王纯和张晴云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从集聚规模、集聚强度和均衡度三个角度测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集聚规模方面,两者之间是呈负向关系,而集聚强度和均衡度则正向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王燕等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发集聚与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三者之间的联系,发现东部地区,例如江苏、浙江等省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并不能提高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水平,而研发集聚却可以;中西部地区,例如湖南、重庆等省市两者均可以提高研发效率。
创新效率会因为集聚模式的选择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吉亚辉和杨倩妮探讨了不同的集聚模式(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区域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影响,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两种集聚模式均能够促进区域创新能力,并且对科技创新的作用要强于制度创新。从全国来看,刘明等认为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均能够促进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东部地区适合多样化集聚,而中西部地区两者均适合。杨仁发和包佳敏利用262个城市面板数据分析发现,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多样化集聚能够有效促进城市创新,中西部地区专业化集聚则会更好。在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对城市创新的影响中,许宁等增加了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两个维度,他们发现,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创新效率需要高端的、多样化的集聚模式与之相匹配,而中小城市则走低端、专业化的集聚路线。
从协同创新的视角看,也有学者发现单一的生产性服务业并不能够促进区域创新,而需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才能提高创新效率,并且这一协同集聚还需要依赖一定的人力资本条件。吕荣杰等以SCP理论为基础,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协同创新和环境规制三者关系角度出发,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以通过协同创新的中介效应以及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进而促进区域技术转移。
从以上文献来看,关于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驱动效应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研究的角度和内容较为新颖,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对创新效率的测度指标主要是研发投入或者发明专利数量,很难准确地表示创新效率,而且对空间因素的考虑不足,对产业集聚与创新效率的空间交互效应研究较少。
四、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
自Marshall、Krugman等提出由产业集聚引致的规模收益递增倾向极可能会扩大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之后,关于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研究层出不穷。从整体上来说,多数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从更深入的研究来看,集聚模式的选择以及产业协同集聚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众多学者的研究方向。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效应
单一的产业集聚已经不能够显著的促进经济增长,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互动发展对我国打破比较经济困境具有重要意义。朱文霞运用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是建立在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上,即两者之间的协同集聚水平越高经济的增长效应就越强。基于全国31省市的面板数据,庄德林等分别分析了区域内和区域间的产业协同集聚对于区域内总体就业的影响,发现在区域内,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对就业具有抑制作用;在区域间,尤其是在长三角等地区,两者的协同集聚比较明显,而且能够显著促进总体就业的增长,并且两者产生的空间互补效应要明显大于区域内集聚产生的规模效应。陈子真和雷振丹进一步从城市异质性视角探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发现它们之间协同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受到城市规模的影响,即大规模城市带来的增长要高于小规模城市。但是,城市规模若超过了一定的界限,协同集聚所带来的拥挤负效应会超过规模扩大带来的收益,进而抑制城市经济增长。伍先福探究了产业协同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发现它们之间呈非线性关系,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随专业化集聚度的升高而由负转正。
当然,区域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不仅存在相互促进效应,相邻地区的产业发展对本区域的产业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也能够推动地区的经济增长。张晴云等利用空间模型发现,长江经济带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效应不仅使得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存在双向促进作用,还存在正向的空间外溢效应,即周边地区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对本地的产业也有促进作用。
(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城市经济增长效应
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与城市的规模、经济发达程度、人力资本等因素有关。基于长三角的研究视角,陈晓峰认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呈现一种倒U的关系,在拐点之前,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超过拐点之后,由于城市拥挤效应的产生,抑制作用较为明显。曾艺等指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以通过知识溢出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等提高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但是,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缩小,这种作用逐渐减弱。梁红霞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江浙沪城市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经济增长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并不是呈严格的正向关系,它还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有关。Yang和Yeh也有相同的结论,认为在大城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绩效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的文献比较丰富,主要侧重于与制造业的联动效应以及城市规模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但是从集聚模式选择和行业异质性角度探讨的文献较少,研究的深度不够,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加入中介变量,将研究的范围扩展得更广。
五、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影响机制
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本身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对外开放程度、政府的干预程度、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其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一)开放与生产性服务业增长
考察对外开放对于服务业增长效果的影响,国内学者研究认为,扩大开放是提高我国服务业发展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国内学者从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视角来研究对外开放的影响效果。胡朝霞从服务业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三个维度来探讨FDI的影响效果,认为FDI能够改善技术效率、提高技术进步,而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则存在区域差异。姚星等认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将外资资源逐步地分配到生产服务业将有助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水平的提高。肖晓军等运用我国2005~2013年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面板数据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与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认为OFDI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TFP的增长,但对技术效率的提升却没有明显的影响。黄梦圆运用VAR和VEC模型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对外分工与江苏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提升之间的关系,发现在短期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的格局能够促进江苏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的升级,但是在长期这种效果却不明显。
有学者研究外商投资对服务业生产率以及就业方面的影响,Zheng等基于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实证分析,发现外商投资密度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呈“U”型关系:一旦达到临界水平,外商投资密度越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也越快。陈赤平和陈海波利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研究发现,外资引入可以以制造业为传输介质来增加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
(二)政府干预、信息化水平及工业化水平与生产性服务业增长
政府干预、信息化水平及工业化水平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均产生影响,但是其影响效果却不尽相同。李沙,高聪聪和郭丰,高锐等人从多角度分析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因素,均认为政府干预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抑制作用,但是,李沙认为信息化程度对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正向促进作用,高聪聪和郭丰则认为其影响不确定。张扬和解柠羽探究了日本服务业的发展因素,借鉴此经验,他们认为,我国服务业要想健康地发展,需要以提升工业化程度为依托,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为基础,以加大政府政策及资金支持为导向,以应对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为目标。吴桥在探究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时,得出了与理论预期不符的结论,即城市化水平、政府作用、信息化水平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但工业化水平能够有效促进服务业的集聚。张超和郑长娟基于BMA方法,研究发现,由于我国目前服务业发展存在要素资源配置扭曲的问题,导致工业化水平抑制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三)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增长
制造业的发展对于服务业的推动作用,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研究。袁志刚和高虹,张晴云等分别从就业和产值角度验证了制造业能够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李蕾分别从需求和供给视角研究制造业升级对服务业的推动作用,发现,产业内升级在需求和供给层面对服务业的发展具有规模扩大和层次提升的双重效应。
随着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界限渐渐消失,两者呈现出相互依存,融合联动、协同发展的共生业态。牛一指出,短期内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带动作用要强于后者对前者的作用,但长期中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呈现彼此依赖、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王小波通过对产业互动融合和空间集聚融合的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即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推动作用明显要更强。陆梦娟和王良举认为,在短期内,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有单向促进作用,而在长期,二者之间呈现协调互动发展。刘奕等利用2005~2013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样本数据,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特别是支持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之间具有高度关联、融合促进的内在联系。吴宏伟等认为长江经济带省际的制造业合作深度较低,提出建立协作交流平台,加深合作纵深,以此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升级。唐晓华等指出,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不断深化以及成渝经济区的快速发展,长江中游、黄河中游和大西南经济区加深了与东部地区的合作,促使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水平稳步上升。
学者们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上几个方面,但是,还不够全面,还有许多因素可以去探究,例如,综合交通枢纽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还可以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如何集聚,等等。
六、小结和建议
总的来说,目前,有关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研究较为丰富,对于促进资源整合、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学术界对于集聚水平的测度还没有统一的方法,其主要分为区位熵、空间基尼系数等定量分析方法以及因子分析法等定性分析方法。正是这些方法的分歧,导致各个地区所测算出来的集聚度有偏差,甚至出现相反的结果。此外,学者们对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联动效应研究得较多,但是研究的内容太宽泛,很少涉及具体方向,比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联动效应,又或者能够推动外商投资等等。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研究所存在的不足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探索。
1.加强集聚测度方法的创新
进一步创新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测度方法,加入空间地理分析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更为准确地测量出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为缩减区域间集聚差异、提高产业竞争力提供助力。
2.扩展研究内容的深度
进一步加强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动效应研究以及联动效应在提高资源分配效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研究,深入探索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细分行业之间的产业联系,降低行业间的信息交流成本、交通运输成本等。
3.寻找合适的变量指标
应更为精确地挑选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维度,科学设定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影响机制以及融合联动发展研究的变量和指标。
4.拓宽研究的空间与时间尺度
应进一步整理生产性服务业的面板数据,从时间维度分析长江经济带各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发展变化的分布规律,进而可以描绘出生产性服务业经济发展的图谱,为后面的学者展开研究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