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尊重差异践行分层教学的实证研究

2020-11-26

成才之路 2020年32期
关键词:教学要求分层目标

叶 鹏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星实验小学,福建 泉州 362000)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班级的学生因其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不同,在智力、人格和认知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改变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正确认识差异,合理应对差异,把差异当成一种挑战,在教学中实行学生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测试分层的分层教学,能够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测试,使各层次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具体做法是,了解差异、分类建组,针对差异、区分目标,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阶段考查、分类考核,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分层教学的主要模式有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分层走班模式、能力目标分层监测模式、“个别化”学习的模式、课堂教学的“分层互动”模式和定向培养目标分层模式。分层不是固定的,一般实行弹性机制,适时调整,层次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如进步显著就可以上调,学习吃力则可以下调。由于不同科目各自分组,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比较好地适应学生的兴趣和差异。

二、分层教学的现实意义

分层教学的主旨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划分层次,这种层次的划分越细致越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要着重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教学节奏不宜太快。对于基础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确立正常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对于基础比较好、容易接受新知识的学生,教师应该制定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课堂知识之余再学习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发散性的知识。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采取分层教学的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挑战精神,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共同进步。

三、分层教学的具体形式

(1)学生分层。具体来说,教师对学生的分层依据如下。第一,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划分层次。第二,根据学生的思维模式划分层次。第三,根据学生的性格划分层次。例如,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设置一个“打地鼠”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每一个“小老鼠”出来时头上会显示一个英文字母,学生通过点击对应的英文字母,就可以把“小老鼠”消灭。“接苹果”游戏的规划是每一个“苹果”对应一个汉字,学生可以在“苹果”降落时,在电脑键盘上敲打出对应的汉字,这样才能接住“苹果”。这两个游戏考验学生对计算机的熟练程度和打字速度。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反应,可以掌握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然后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这样有利于保证分层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2)教学分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学模式、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要制定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方案,以教材为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展延伸教学,可以将一些贴近教材知识而又有扩展性的资料引入课堂。这种分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低层次学生尽量达到教学要求,中等学生努力达到教学要求,高层次学生完全达到教学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赋予他们足够的自由,保证学生在学习课堂知识之余,能够自主选择与学习相关的课外读物,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讲解这节课的主要知识点,然后留给学生充足的实践和讨论时间。如在学习Office 软件时,有一个PowerPoint 的操作练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为每个层次的小组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低层次的小组可以在PPT 模板上添加文字和页数,随意调整文字的大小、间距,添加表格,加入艺术字等。中等层次的小组可以在此基础上添加图片、压缩图片,根据教师的要求裁剪图片,添加音乐和动画效果。高层次的小组在中等层次小组的基础上添加视频,学会基础的视频剪辑。全班学生完成操作练习,分层次、分组讨论之后,教师进行课堂总结,指出不同层次小组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把每一个重要知识点传达给每一个学生。这种教学模式能保证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完成PPT 的制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的精神。

(3)作业分层。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现状和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例如,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让低层次的学生在计算机上打100 字,中等层次学生打130 字,高层次的学生打150 字。这种分层次的课后作业,保证每个学生参与其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打字速度,还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实时更新教学模式及课后作业内容,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和学生都要承认差异,并运用差异,努力改变差异。教师要以教好每个学生为己任,学生也要以学好知识为目标。

(4)测试分层。学生在学校不仅面临课堂教学,还有考试测验。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手段,同时又具有很好的激励作用。教师在编写考试试卷时可以采取不同的模式。如在试卷的末尾附上几道加分题,这些题要设置不同的难度,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挑战自己,还可以为教师今后的分层教学提供参考依据。另外,教师在设置题目时要确保不同的难易程度,不能打消低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能使高层次的学生骄傲自满。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利用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分层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仅符合教学要求,也符合新改课的目标,一方面,分层教学有利于教师更全面细致了解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有利于全方位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满足新课改要求。

猜你喜欢

教学要求分层目标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