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有诗书气自华:试析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2020-11-26

成才之路 2020年32期
关键词:语感课外阅读阅读教学

陈 海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长城镇九年制学校,甘肃 武威 733000)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通过阅读,能够培养良好的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还能更好地了解世界。阅读还是一种反思和提升自我的有效方法,可以培养人的深入思考能力,对于成长大有裨益。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要加强学生阅读兴趣培养,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学欣赏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本文对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旨在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帮助和借鉴。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1.能开阔学生视野

阅读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学生要积累丰富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获得情感体验,提升语文素养,就要开展有效的阅读。阅读教学可分为课内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教学。课内阅读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的读音、含义,句子的类型和写作技巧等;课外阅读教学是对课堂阅读的延伸和拓展,能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学生不管是阅读散文还是小说,不管是阅读人物传记还是游记,都能积累更多的知识。

2.能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阅读是学生积累语言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蕴含丰富的哲理,运用很多修辞手法。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方法。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名家名著,摘抄优美的句子,学习写作方法,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能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与此同时,也会产生许多疑问和困惑。要解决这些疑问和困惑,就要深入阅读,学会分析和思考,从而培养探究能力。例如,在阅读《桂花雨》时,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这样喜欢桂花?文章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表现桂花的美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的情感,了解桂花所具有的宝贵价值。这样的阅读,既能增强学生阅读的目的性,又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原则

1.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注重突出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发掘文章的思想内涵,并学会思考和总结。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形成创造力,需要具备心理安全和自由的环境。只有当人心理上感到自由和安全时,才能产生无限的创造力,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因此,教师要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2.要重视朗读能力培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朗读能力培养,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朗读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使学生的写作用词准确,句式灵活,条理清晰,中心明确。朗读还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掌握不同句式,掌握连句成段的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安排学生在课上和课外反复朗读。

3.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一种期待的心理,并且持续不断地产生期待感。在阅读时,大脑会产生丰富的思维活动,会对阅读内容产生疑问,并产生猜测和期待,这一系列心理活动就是阅读能够进行的推动力。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充满激情,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教师高昂的情绪能激发学生阅读热情,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

4.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学生的知识水平、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这与他们自身的认知情况密切相关,会影响他们的探究能力。教师如果不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就会导致学生的思考停留在对文章字词句的理解上。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疑难,提出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诱因,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就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了让学生对阅读产生足够的兴趣,教师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第一,要进行导语设计。好的导语在课堂伊始就能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第二,要进行问题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问题难易度要适中,要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回答。第三,要积极开展阅读活动。比如,可进行朗读比赛、分角色朗读等,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2.做好阅读引导,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比如,可以把朗读和默读相结合,朗读能培养学生语感,提升学生朗读能力;默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有利于学生深刻体会文章含义以及作者情感,掌握语言的运用规律和技巧。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做到手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读得正确流利,声音响亮,感情充沛。这样的阅读训练,能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并在阅读中获得感悟,从而更有效地开展阅读。

3.开展课外阅读教学,丰富学生知识积累

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仅仅依靠课堂阅读教学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开展课外阅读教学,增加学生阅读量,丰富学生知识积累。为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优秀的课外读物,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合阅读的课外读物,所选择的课外读物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还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获得丰富的知识。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勤动笔,对好的词句以及精彩的片段进行摘抄,并学会灵活运用。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让学生抒发自己的阅读感受,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结语

语文阅读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语感,而语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因此,教师要重视语文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应当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基础,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教学,使学生能够高效地开展阅读活动。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做好阅读引导,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开展课外阅读教学,丰富学生知识积累,促进语文阅读教学高效开展。

猜你喜欢

语感课外阅读阅读教学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