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生儿童文学审美素养提升策略刍论
2020-11-26张小芳
张小芳
(江苏省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盐城 224000)
人的发展需要美的熏陶,美育能陶冶人的性情,丰富和发展人的情感。席勒把美育视为达到精神解放和人格完美的途径。蔡元培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他强调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冶活泼敏锐之心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其审美能力的高低、品格的优劣直接决定着祖国的未来,可见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极其重要。然而,要想对幼儿进行优质的审美教育,就需要有优质的师资,幼师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他们的审美素养将决定着儿童的素养。
一、幼师生儿童文学审美素养现状
幼师生的审美素养主要包括:审美理念素养,即对于美的观念;审美鉴赏素养,即对于美的欣赏能力;审美移情素养,即审美想象和创造能力。在当前的儿童文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师生的儿童文学审美素养现状并不乐观。一是幼师生对儿童文学的基本常识掌握得不够全面牢固,知识面比较窄,阅读量不够。这会直接影响幼师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二是幼师生对儿童文学史和文学理论掌握得不够深入,很多学生阅读作品时只是抱着随便读读的态度,对作品缺乏审美感受能力。三是幼师生对儿童文学作品的热情度不高,阅读量比较少,并缺乏改编和重新创作的能力,平时这方面的训练也比较少,以致审美创造能力不足。四是幼师生缺乏实战经验,朗诵、讲述、表演、教学等能力还有待加强,审美表现力不足。
二、幼师生儿童文学审美素养提升策略
1.加强幼师生对儿童文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教师要鼓励学生注重对儿童文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可以向学生推荐经典文学作品,如曹文轩的成长三部曲《草房子》《红瓦》《根鸟》,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四大名传《皮皮鲁传》《鲁西西传》《舒克贝塔传》《大灰狼罗克传》,以及杨红樱的《男生日记》《女生日记》等。学生选取文学读本时,一定要广泛涉猎,还要阅读外文读物,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绿野仙踪》等。对于儿歌、儿童散文等,幼师生也要尽量阅读,进而提高阅读量,开拓视野,夯实基础。
2.引导幼师生深入学习儿童文学史、文学理论
学校和教师都要重视儿童文学史、文学理论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每一种儿童文学体裁时,都要先了解这类文学体裁的理论知识。与其他课程相比,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学习比较枯燥,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教师也很容易忽略理论知识讲解。为此,教师应认识到文学理论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文学理论对于掌握基本的文学命题、文学原理,形成正确的文学观念,提升审美水平均具有重要作用。教师上儿童文学作品鉴赏课时,要每种体裁至少选出一部代表作进行讲解。例如,针对散文,教师可以将冰心的《寄小读者》作为范本。针对童话,教师可以将《小美人鱼》作为范本。针对诗歌,教师可以将柯岩的《坐火车》作为范本。此外,针对文学理论知识枯燥的特点,教师应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例如,教学关于儿童诗歌特点的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前学习。教师先根据儿童诗歌的不同特点分别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诗歌,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学习和朗读,上课时再让各小组进行朗读表演,并说出所朗读儿歌的特点。最后,大家对各组的表演进行打分。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儿童文学理论知识的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幼师生的儿童文学理论知识水平。
3.提升幼师生的朗读、解说及表演能力
儿童文学课程除了要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外,更要注重对学生审美品位的提升。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幼师生审美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审美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幼师生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欣赏儿童文学作品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摒弃成人应有的理性思维,直观地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意境,反复品味,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自己投身于作品所构建的精神世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体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例如,教学《海的女儿》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诵读课文,并充分发挥想象,想象海底世界的美,体验海的女儿对海底世界的热爱之情。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排练舞台剧,让学生进行表演。在舞台剧表演中,演员不仅要有抑扬顿挫的音调,还要配以大方自然的肢体语言和丰富的面部表情。通过表演和观看表演,学生们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在表演过程中,幼师生的朗读、解说及表演等能力能够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进而提高文学审美能力。
4.提升幼师生的教学能力
幼师生以后要走上幼儿教师的岗位,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师生的教学能力。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基本教学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钻研教材及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在儿童文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备课,并设计适合课文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及游戏活动。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教学活动。例如,可以设置“模拟课堂”,分别针对儿童诗歌、儿童故事、儿童戏剧等不同体裁开展教学模拟。针对儿童诗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创意儿歌表演”活动;针对儿童故事和儿童戏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讲故事大赛、戏剧表演等活动。这样的模拟课堂,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还能训练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另外,学生自己也要把握好每一次在幼儿园实习和见习的机会,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5.培养幼师生的创新能力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还要将培养幼师生的创新能力作为目标。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机会,举办儿童诗歌改编及朗诵比赛、儿童故事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例如,《神笔马良》是一个神话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现代背景对其进行改编,使故事更加幽默并充满现代感。另一方面,教师要组织开展写作课,训练幼师生进行儿歌、儿童故事、儿童散文的创作,并鼓励学生在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师生未来将承担幼儿教育工作,其审美素养的高低会影响到幼儿的审美素养。儿童文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幼教专业课程,教授这门课程时,教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幼师生可持续发展的儿童文学素养上。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审美鉴赏能力、感受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不足等情况,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深入学习儿童文学理论知识,并举办相应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改编或创作新的文本故事。这样,幼师生的儿童文学审美素养就能得到有效提升,进而为以后的幼教工作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