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电气工程线缆敷设常见问题与防治

2020-11-26甘海亮

商品与质量 2020年31期
关键词:托架布线电缆

甘海亮

湖北鑫宏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京山 431899

当前,建筑电气工程建设工作不断开展,带动着母线安装与电缆敷设施工工艺的运用和发展。作业质量直接影响着配电工程后期运行、使用,因此质量为把控的重点。基于新工艺、新材料及新设备应用背景,积极探索有效的安装和敷设管理方法,为工程施工提供支持,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建筑电气电缆敷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电缆托架数量、规格不合适,且布置不合理

电缆托架与配管的管线相互碰撞是电缆敷设现场经常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是电缆托架与配管管线和设备在标高一样的情况下,避让存在难度。电缆在直接穿过穿线或者设备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碰撞。施工中也经常看到在需要安置电缆托架的地方没有安置电缆托架,反之不需要设置电缆托架的地方又设置电缆托架。还有施工现场电缆填充率过高或者过低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以上问题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和人力浪费[1]。

1.2 电缆布线不清楚,顺序不明确

导致电缆布线不清楚,顺序不明确的常见原因是施工方为了抢工缩短工期,通常将更多的电缆放在施工现场,电缆规格与电缆始末路径不进行有序把控,极易造成施工现场电缆线的混乱布置。此外还有一些设备需要前期调试,这些设备的电缆则需要提前放置,电缆提前放置的情况下,也促使电缆相互缠绕,混作一团。尤其是在一些中控制、开关间等需要电缆数量较多、规格较多的地方,电缆敷设情况更是乱为一团。杂乱布线的电缆,自身的散热性能会受到影响,因此也增加了潜在的安全隐患,并且给后续检修和绑扎带来了挑战。

2 现代建筑电气工程线缆的敷设优化措施

2.1 加强培训力度,规范操作方法

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开展工人培训,管理人员还应熟悉相关规范,严格遵守电缆的设计和安装方法和管道规范,专业工程师必须严格审核,不符合要求的不得施工。是弯曲机必须使弯曲部分平整,不得有压扁、折断等现象,为严格控制电线管的材质,必须符合电气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标准,控制导线管的型号和截面要求。管道应顺利的进入配电箱,进入配电箱的管道长度应为3~5mm,并应清理布置,通过伸缩缝,沉降缝的管道应按设计要求施工,过渡箱、箱应:平直坚定。通过伸缩缝、沉降缝的管道必须按设计要求施工,过渡箱、盒必须铺设平整牢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控制措施,解决配线管的敷设问题[2]。

2.2 优化故障技术

在传统的模式中,故障维修人员往往是在故障发生后才去排除故障。这不仅会影响到工作效率还会对电力线路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在前期将故障排除,减少故障对电路造成的影响。优化故障技术是电缆敷设过程中就需要做好设置的技术,可以有效的预防各种故障的发生,在电缆投入使用后,降低故障发生后对电缆造成的影响和破坏。优化故障技术最主要的就是在线检测技术和自我判断技术,在电缆进行通电使用后,就进入了在线检测的环节,会对电缆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进行检测,并且进行精准分析,从而判断故障发生的类型。通过将检测结果反馈给相关的技术人员,以提高故障排除效率,有效的改变电缆的运行质量。

2.3 虚拟敷设

(1)电缆应成排转弯、成排跳层、成排规律重叠,避免电缆在同一平面内交叉;(2)在支架的同一层上排列敷设型号相近、外径相近的电缆;(3)电源电缆和控制电缆分层敷设,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4)电缆在普通支架上叠加不超过1层,桥架上不超过2层;(5)电缆转弯时需严格满足电缆转弯半径要求。电缆模拟敷设的路径选择主要需满足以下原则:(1)分类控制,按照规范要求,电力、控制、信号等类型电缆分别敷设在电缆支架的规定层级中,各层级支架能够敷设的电缆类型预先在电缆沟BIM模型中逐一定义;(2)占积率控制,按照规范要求,每层支架中电缆的总宽度不应超过支架宽度,敷设控制电缆的支架不宜超过3层;(3)最短原则,在满足上述2条原则的前提下,寻找最短路径;(4)路径人工干预,在现场需考虑多种因素,软件计算的最短路径未必是最优路径,整个敷设仿真过程中,工程师可随时干预运算过程,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强制更正任意电缆的路径,系统在新的设定规则下,继续运算同样满足条件的最短路径。

2.4 做好施工现场敷设管理工作

(1)相关施工人员在布线前应加强对现场的控制,熟悉具体的敷设路径、层数和电缆质量。(2)然后结合现场具体情况,按照“小、低、先长、后短、先中、后两边”的施工原则,合理规划电缆敷设,并在图中标出,以避免施工过程中电缆敷设的混淆和交叉,应保证标识清晰,并允许施工人员有序进行材料搬运和电缆敷设。(3)在敷设电缆时,电缆必须对齐,以避免扭曲和打结;同时,在沿线路敷设时,也要避免外力损伤,如:划伤和折断电缆,发生这种情况时及时更换。(4)电缆的高度不得超过该批的侧面高度;电缆支架的填充速度应低于支架内部的40%。(5)通常需要检查电缆的弯曲半径,电缆和通信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为支架外部直径的6~10 倍[3]。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本文只是列出了少部分问题,并提出了简单的防治方法。当然,问题不止这些,但只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在现场施工的时候谨慎、仔细地处理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并且具有一定的危机意识,防患于未然,杜绝问题的出现,才能确保每个建筑物的安全。

猜你喜欢

托架布线电缆
海中“透视眼”快速定位海底电缆故障
浅析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中电缆的应用
基于职场环境的教学模式在网络布线课程中的应用
摆脱繁琐布线,重定义家庭影院 Klipsch Reference Wireless 5.1
一种快速预判FPGA布线失败的方法
纯电动物流车机舱三电托架的轻量化设计
锦江特大桥68+128+68m连续梁0#块托架设计研究
小猫被困电缆井阿姨喂它一年多
西安问题电缆有太多“?”要回答
基于有限元法副发动机托架轻量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