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思源”与“思原”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路径

2020-11-26季梦玲南京师范大学

长江丛刊 2020年14期
关键词:经典著作思源马克思主义

季梦玲/南京师范大学

“源”即渊源、资源,原即本原、根基,任何一种社会文化的生成,都有“源”与“原”两个方面的综合成因[1],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其产生、发展必定有“源”与“原”的综合成因,思想政治教育的运动发展过程其实就是“源”与“原”辨证运动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图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努力使当代大学生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期望。高校的属性是培养人才,也正是其这一属性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道德修养和基本素质的属性,从 “思源”与“思原”的角度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源原结合”,各取所长。

一、不忘初心:“思源”发展路径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源”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丢掉了优秀传统文化就等同于割断了民族、国家的精神命脉;另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重要理论来源[2]。

(一)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壮大的营养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在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在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也就是说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为发展前提,因此我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其中,去糟取精,并且要以糟粕为警示借鉴。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变化复杂的社会组织结构、不断调整的国际发展格局,都会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强烈冲击,随之也会给人们的其他相关观念带来问题和矛盾。我们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主流代表—儒家仁学为例,可以清晰的发现:作为一种“传统”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儒家仁学在教育的理念、内容、目的以及方法等各个方面皆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化理论,这高校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警示、借鉴和比较意义。可以说儒家仁学中关于“价值理性”[3]的很多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在根本上是具有一致性的。孔子认为,在德与学之中,德为基础和保障。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塑造品德优良、具有爱国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大学生的目标是一样的。通过对儒家仁学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对比可以发现,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代表之一儒家仁学中获取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是很容易的,同理从优秀传统文化寻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的可能也是简单的。当然优秀传统文化中必然有一些与当今社会发展不符合的部分,在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强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

上文所提到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具体表现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起始之处,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秀观点和精深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实效性成果,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内容方面的资源,更为其阐明了很多可以借鉴的方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方法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迅速提高的途径之一。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强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绝不仅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也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4]。拿辩证分析方法来说,辩证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分析方法之一,《资本论》中有大量的辩证分析方法的应用,马克思将辩证对立统一贯穿资本主义发展的始终,辩证分析出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5],从而科学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上,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看到事物对立面又要把握其统一面,摸清被教育者、教育本身的规律,才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维度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灵活合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各种方法,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变化。当今大学生面临着种种诱惑,作为被教育者,大学生对于某些事件或者理论的理解并不全面,辨别能力有待提升。例如2020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很大一部分人对整个事件没有一个完全的认知就盲目排斥武汉人,打出“武汉回村,断子绝孙”的条幅,这是非常可怕的,盲目的道德审判会影响一个人的正确认知,如果我们教条地用思想政治教育去教育大学生是没有效果的。

二、与时俱进:“思原”发展路径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狭义可以说是社会环境,广义可以扩展到除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方方面面,本文仅从国内和高校两方面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原”路径。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避开时代的洪流,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中国当然也不例外。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方面必须观其“原”。从国内来看,最主要的变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历史方位的转变必然会带来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社会各方面的变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从高校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回归到高校这个点上,要有能够变化做出积极回应的能力。正因为“原”的不断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抓住教育的时机,要有针对性,具体体现在一些特殊事件的应对和舆论导向上,特殊事件的有效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进程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相辅相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要“源原结合”

通过以上两部分的论述可以看出,要想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源”去把握教育内容、方法脉络,也要紧抓社会实际的“原”去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总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得失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经验,并根据现实的社会情况以及社会关系,加以重新整合,提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状况和我国国情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模式,立足于实际,源原结合。国内和高校两方面的社会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行制约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有反过来对社会环境的变化有着促进或阻碍作用,要想社会环境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且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函起到促进作用,必须源原结合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因为“原”是在不断变化的,甚至有些时期“原”的变动非常迅速且不稳定,所以我们在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源”中根据新的条件和环境去寻找“价值对象性”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候,要注意适度,避免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频繁变动而带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权威性和稳定性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重在实践,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进而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握“源原结合”的思维路线和理论基础,对于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观,正确对待国际局势变化,正确处理社会的各种利益关系和青年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经典著作思源马克思主义
走进经典著作的深处
大学生经典文献阅读情况调查
My Dreams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定积分及其应用
Hippie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一部需要所有中国大学学生和教授阅读的经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