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复述能力阶梯式培养策略

2020-11-26江苏省宿迁市泗洪经济开发区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年35期
关键词:阶梯式司马光插画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经济开发区小学 陈 亮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衡山路实验学校 陈玫玫

复述能力是新课改要求培养的能力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制作出培养计划,有效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复述是指学生将预习或者看到的、学到的知识通过语言编辑表达出来,这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从脑海中过一遍,再组织自己的语言能力。复述可以有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加速理解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加速对课本知识的消化,也为将来的演讲、辩论等口头表达应变能力奠定基础。但是目前小学生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需要教师从各个方面积极引导,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出阶梯式决策,以下就提出了几项培养策略。

一、兴趣引导,促进低年级学生学习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于周围所有事物都抱有好奇心理,但注意力很难长时间保持。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利用文中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学生阅读,时刻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猜谜语、讲故事等提高低年级学生兴趣,再让学生之间讨论交流,这样一来学生的口语能力就得到不断练习,又能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为之后高年级的阅读奠定基础。

例如,在讲授《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小视频播放下雪天的视频,或讲述有关雪地里的小故事等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再让学生把黑板想象成雪地,让学生在黑板上画画比拼。小学生天性活泼,喜欢画画,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画画的过程中不断联想雪地画画内容,再让学生说明脑海中想象画面,然后复述原文内容,加深记忆。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复述能力培养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不断创立想象空间,引导学生熟悉回忆知识并不断构建知识框架。

二、多样性导入,引导中年级学生学习复述方式

1.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复述

现代教学课本中有很多插图,配合全文反应文中最重要的部分。中年级学生在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复述方式,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继续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文中插图,引导学生复述全文内容。这样一来不仅能“温故”,还能“知新”。例如,在教学《动物儿歌》一文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一遍全文,在脑海中过一遍内容,再结合文中插画:兔子、猴子、小羊等回忆一遍相关的动物儿歌,在脑海中组织语言复述一遍课文内容,加深记忆。然后提问学生:如果换个身份,我们变成文中的插画动物,我们会如何交流,会做什么?学生在讨论中增强语言沟通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插画联想内容,能在复述原文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思维表达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2.利用小游戏引导学生复述

做游戏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最好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前组织小游戏,引导学生角色扮演课文中的人物等,在游戏中交流,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将全文复述一遍,加强记忆。例如,在讲授《司马光》一文中,教师可以先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阅读完全文,再举行角色扮演游戏。分好小组,分别扮演司马光、小孩、路人等,再模仿司马光砸缸的动作。这时,教师可以设置疑问:司马光为什么会做出如此行为?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加深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通过“司马光”与不同人物的对话来展现全文的故事,学生快速融入课堂,在自己扮演的角色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复述整个故事,加强交流。

三、积极导入,帮助高年级学生树立自信

高年级学生已经在之前打下了良好的复述基础,这时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让学生敢于在公共场合复述故事,这也是小学阶梯式培养的最后一步。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敢交流,但心中有与同学、老师交流的渴望,教师要抓住这点,在讲授课本知识时积极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学习《回忆鲁迅先生》一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搜索有关鲁迅先生的故事,体会其中的精神品质。然后在课堂中讲解全文,促进学生理解,再引导学生到讲台复述自己所了解的故事。有的学生可能会忘记自己要说的内容,有的学生复述的逻辑可能不合理,这时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综合复述能力。

综上所述,复述能力的培养要循序渐进,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引导方法,积少成多,实现质的飞跃:要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简单复述学习内容;中年级学生复述要求详细,突出重点;高年级学生在良好的基础上不断增强信心,培养创造性的复述能力,敢于表达,提高学习能力。教师要阶梯式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促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学习成果,有针对性地理解全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阶梯式司马光插画
“小步调、阶梯式”任务驱动教学法研究与实践
就要紧紧粘住你
AAB制吃饭等
让锅盖边的群众吸口热气——西安市探索阶梯式社会救助
治愈系插画:艺术中的幽默
习题教学的阶梯式设计
永不说假话
司马光说谎受责
司马光“警枕”夜读
何籽❘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