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吟浅唱,为语文课堂增添古色韵味

2020-11-26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东延路实验学校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年35期
关键词:古诗诗意古诗词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东延路实验学校 张 翼

古诗词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是一颗颗闪耀的星石,不仅语言精美凝练,而且包含着丰富生动的意象,为读者营造出的意境也十分优美。通常古诗词蕴含着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学习古诗词可以让学生跨越时空与文人墨客进行心灵上交流。通过吟唱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古诗词的节奏进行很好的把握,还有助于学生深入地领会作品的情感基调,是值得语文教师实践的。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吟唱诗词的好处

多年的教学经验可知,古诗词中所包含的意蕴是很难用语言讲解清楚的,再加上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对古诗词的解析也不够深入透彻,导致古诗词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吟唱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读书方式,在我国古代教学中,私塾先生经常带领学生吟唱古文,而不是直接读背。吟唱的好处很多,除了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之外,还能够激发出儿童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在吟唱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文本理解得更加透彻,对诗人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剖析,进而加深对古诗词的整体认知。所以无论现代教育发展到何种程度,教师都不要忘记引入经典的教学方式。有时候,懂得返璞归真更能够让学生从语文课堂上发现别样的美。

二、如何实施小学语文古诗词吟唱教学

以上介绍了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施吟唱教学的好处,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该如何进行高效的吟唱教学呢?

1.从反复诵读中加深知识印象

教师先要带领学生吟诵古诗词,让学生感受到诗词所具有的韵律美和节奏美,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加深学生对作者创作意图的认知。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快地领悟诗意,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让学生对诗人情感的变化进行直观的感知,进而在此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比如,在朗读贺知章的《咏柳》时,教师先为学生解读这首诗的主要意思,只有学生了解了作者说的是什么,诵读时才会融入饱满的感情,而非处于茫然的状态。如:“这首诗写的是作者贺知章在春天里看到了一棵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它那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随风飘动的绿色丝带一样美丽。诗人疑问这细细的嫩叶不知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哦,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呀,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把柳叶修剪得如此动人!”讲解过后,随意抽一名学生朗读诗歌,这时教师会发现该学生朗读时忽视了节奏的停顿,语调也没什么变化,于是提出意见:“同学们,古诗朗读时需要讲究节奏的停顿和情感的抑扬顿挫。下面老师先为你们划分出诵读节奏: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建议你们在‘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时候要带着欣赏春天美景的情感,读出如沐春风的愉悦之情。读‘不知细叶谁裁出’时,要注意语气的转折,语调略微上扬些。‘二月春风似剪刀’要读出诗人的恍然大悟之感。”讲解过后,再让学生自由读、男女分开读、整体朗读,带领学生反复熟悉诗歌内容,感受音律节奏。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将诵读技巧与文字解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顺利地抵达文本内容的核心,感受到古诗词蕴含的文字之美。在利用诵读带领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内容的同时,也为后面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从音乐氛围中促进情感赏析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吟唱教学中,音乐可以说是一个必不可缺的元素。配乐的辅助可以让学生很快地进入到作品的学习中去。音乐本身具有独特的情感渲染作用,曲调或活泼、或深沉、或愉悦、或感伤,既可以含蓄委婉,也可以豪情万丈,任何题材的古诗词作品都可以为其配上音乐,借助音乐的烘托作用来加深学生对作品情感的赏析,进而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诗词内容。

比如,在教学《江南》这首古诗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配古典乐吟唱,一方面是因为《江南》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采莲歌,适合古典配乐;另一方面,采用古典乐更适合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知诗人对江南采莲幽美意境的塑造。这种美并非是现代美,而是古诗所独具的古典韵味。在配乐吟唱过后,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播放与主题相关的多媒体视频,视频中是配有背景乐的,最开始画面上是一位诗人坐着扁舟欣赏着眼前的江南景色,清澈的湖水、碧绿的荷叶、粉白相间的荷花,还有下垂的柳枝,十分怡人。接着,出现了几条美丽的鲤鱼,有的嬉戏在莲叶间,有的嬉戏在莲叶东、莲叶西、莲叶南、莲叶北,这种生动的视频画面给了学生直观的视觉冲击,伴随着音乐的烘托,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喜爱之情。

借助音乐带领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味,是对作品进行鉴赏的关键一步,也是吟唱诗歌的必要条件。当然,除了古典音乐外,教师也可以适当引用如今比较流行的歌曲,或者将二者相结合,这样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感情渲染效果,学生也更加乐于吟唱和学习。这既继承了传统教学的优点,也融入了新时代的元素。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就沉醉到语文课堂上,在视听过程中得到了情感的熏陶。

3.从古诗新唱中感受诗意情怀

著名作家冯骥才曾经说过:“诗词能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让人在现实生活中创造诗意。”但是由于古诗词距离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较远,其中作者复杂的性情对于小学生而言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为此,教师可以适当借助古诗新唱的方法拉近学生与古人的情感距离,稍加点拨,捅破那层薄薄的窗户纸,让古诗的诗意之美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比如,在教学杜甫的《春夜喜雨》这首诗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童声版的古诗新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新唱的特点。接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编写曲调,根据自己对诗歌情感基调的理解,创作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音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可以独立完成编曲任务,也可以和同伴们合作完成。不管怎样,在曲子编写过后,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再让学生谈一谈创作经过,思考诗人当时在看到春雨时,“喜”到底是从何处来。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从古诗新唱中自然过渡到对诗意情怀的感知。

通过古诗新唱,一方面,学生更加迅速地记住了诗词内容,感受到了诗词的凝练之美;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将歌曲更自然地融入到诗词学习中,以文字带动审美,提升对文字的鉴赏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日复一日诗词的浸润和文学底蕴的熏陶,学生可以真正领略到古代文学的诗意之美、灵动之美、意境之美。

总之,吟唱教学是语文课和音乐课的巧妙结合,它们之间可以产生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赋予古诗词以鲜活灵动的生命力,刷新学生对古诗词的认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诗词内容,领略作者情感,丰富审美体验。教师要在日后的教学中更加深入地研读教材内容,采用新的教学手段,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文学素养,使学生在往后的语文学习中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猜你喜欢

古诗诗意古诗词
诗意地栖居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踏青古诗词
邂逅周庄,诗意盎然
我爱古诗词
冬日浪漫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