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新常态下的互联网金融投资和风险略论
2020-11-26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
陈 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了全面调整时期中,新常态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态势,在这种背景下,各个行业的发展都面临着较高的转型压力,行业发展需要适应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金融行业也积极适应这种局面,大力进行改革与调整,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相互合作,借助于信息技术进行资金融通,开发在线支付平台、信息中介服务以及理财投资等业务,互联网金融已经逐渐开始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投资者参与金融投资的有效方式。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在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在我国起步的时间较晚,很多配套建设还不是十分完善,所以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做好互联网金融投资风险管理十分迫切。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201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我国互联网行业实现了跨步,开始出现较快的发展速度,在两年的时间内规模超过了十亿元。网贷总量在2015年突破两千亿元,第三方支付规模增幅高于百分之五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互联网运用率的提升,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实现高速发展,在2019年第四季度中,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了59.8万亿元,同比增速达到13.4%。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金融行业的持续发展,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实现渠道对接,加剧了金融行业转型与改革的速度,另一方面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各个企业的营销方式出现了变化,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大的便捷性,且产品也更有针对性,推动了各个行业的转型与发展。另外,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相关主体还可以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开展统计与分析,将市场中固有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大幅缓解掉了,促进了风险评估结果的可靠,对于政府更好地监管金融行业发展带来了有利作用。当前互联网金融几乎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其发展速度超乎想象,为个人以及中小企业等融资提供了较大的有利作用[1]。
(二)互联网金融投资渠道分析
互联网金融是我们较为熟知的一种金融模式,其将互联网作为运行的主要载体,借助于互联网开展资金融通活动、资金支付活动等,且组织形式相对较为多样,包括第三方支付、金融中介等。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等也可以被视为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投资者有多种渠道可以参与到互联网金融中,比如通过各种网络终端参与进来,通过互联网金融公司参与进来等,但是在新常态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也将会更为严格、规范,其所能投放的渠道会更少也会更为集中。
二、互联网金融投资风险分析
互联网金融投资虽然能够为投资者带来相对更高的收益,提升资金的运用效果,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且很多配套建设不完善,法律监管存在诸多漏洞,所以也面临着很多风险,投资者必须要做好风险防控,在谨慎选择和分析的基础上开展投资活动。互联网金融投资风险可以总结为如下几点:
(一)信用风险
信用体系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也是提升互联网金融发展成效的重要保障机制,当前虽然我国已经针对于互联网金融构建了对应的信用体系,但是这些信用体系并不是十分完善,面临着很多缺陷和不足,无法为互联网金融的更好发展提供保障。比如,互联网金融投资者由于受到信息不对称因素的影响,难以对投资对象的信用情况进行深入了解,而导致投资面临较大的风险,甚至导致投资资金被卷跑;还有一些互联网金融机构因为没有构建科学的信用评估机制,难以对客户信用进行评价,导致自身面临诸多信用风险等[2]。
例如,浙江盾安集团在2018年发生了严重的债务兑付风险,当年5月,网上出现了关于“17盾安SCP008”信用兑付风险的消息,并附带有一份《关于盾安集团债务危机情况的紧急报告》,在此状况下,盾安集团债务被暴露出来,公司负债高达450亿元,而且贷款主体均在省内,一旦出现兑换风险,将会对浙江经济产生影响,甚至引发系统风险。随后该消息得以确认,盾安确实出现财务危机,盾安在中国属于500强企业,出现这一问题也说明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企业所面临的信用危机。
(二)安全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容易受到互联网安全性的影响。当前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看到了互联网金融的契机,在目光放在了互联网金融之上,采取多种手段盗取用户资金、信息等,导致很多用户面临着较大的损失。安全风险已经成为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重要风险,虽然我国政府出台了有关的法律规范来防范互联网安全风险,但是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安全风险依然存在。
例如,2020年7月,杭州公安局对微贷(杭州)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微网贷”)进行立案调查,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对其主要领导人进行拘留调查。“微网贷”2011年上线,属于P2P平台,似乎国内车贷网龙头公司,通过吸收投资者资金,为车贷人员提供贷款的方式赚取服务费用。2018年“微网贷”在美国纽交所上市,2020年由于自身经营风险退出网贷,公司股价缩水超过九成,出借人资金基本打水漂,为了维护投资者权益,一方面通过立案追究公司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努力追回非法集资资金,另一方面通过法律程序追究逾期还款借款人的责任,更好维护投资人权益。即便如此,投资者的损失已经确立,至于挽回多少尚未可知,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投资面临极大的安全风险。
三、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投资风险防范措施
(一)做好投资价值判断
互联网金融因为顺应了人们的大需求和发展大趋势,所以得到了诸多人员的青睐,人们对其黏性不断提升,这推动了金融市场的更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较大潜力的市场,同时用户也具有更为丰富多样的投资渠道和投资机会,但是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包括安全因素、法律因素等。这需要投资者提前对形势进行分析,谨慎选择投资渠道和对象,并通过多方分析开展价值判断,降低风险,避免为自身带来较大的损失。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产品更为丰富,不同产品具有不同的收益和作用,投资者应当提升自身的判断能力,多学习互联网金融有关的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技能。例如,2020年,爆发了世界性新型冠状病毒,但对于投资者而言,风险与机遇是同在的,部分投资者能够敏锐的把握市场动态,紧跟热点,将医药行业作为投资对象,在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初期就开始购买华东医药、普利制药、恒瑞医药等公司股份,随着疫情的蔓延或扩展,医药行业备受关注,医药股纷纷拉升。由此可见,做好投资价值判断尤为重要,是互联网背景下金融投资的基本准则。
(二)要选择好投资方式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第三方支付平台、互联网平台以及大数据分析等作为基础,根据用户特征和需求对传统金融产品进行深入加工和改造,形成针对性强的产品并进行定向投放。其虽然采用了网络平台,然而从线上到线下、从网页到APP等有多种多样的操作方式,每一种投资方式都有自身的利与弊,投资者应当对各种投资方式进行仔细分析与考察,选择更有利于自身的投资方式,提升操作的安全性。这要求投资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判断力和决策力,在开展互联网投资之前对各种有关数据进行搜集,并加大对各种投资渠道的分析,避免因为投资方式的错误选择而为自身带来巨大损失[4]。例如,对于传统投资者而言,对线下投资较为放心,可以继续采取线下投资方式;对于年轻人或网络爱好者而言,可以利用投资APP软件、在线投资等途径进行投资。当然,不同投资者还要根据自己的实力、投资偏好选择对应的投资理财产品,以确保风险最小的同时实现利益的最大。
(三)科学分析与研判投资风险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持续生热,发展前景一片光明,随之而来的是这方面的产品也更为多样,参与者队伍日趋庞大,由于参与的途径较多、风险较大,投资者应当增强对各种产品的分析能力,对产品数额大小、类型、时间长短等进行科学分析,根据自身的情况量力而为。在参与互联网的同时,投资者也要积极学习投资消费规范,明白财富增值的具体情况,科学分析和研判风险,及时收手。总体来看,对互联网金融投资风险进行分析和研判是较为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多方面信息,政府、互联网金融公司等需要参与到风险预防过程中,同时还需要投资者自身加强管控,要提升投资能力,保持谨慎态度,只有两者共同努力,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例如,投资者在股权投资过程中,要对投资对象有全面的了解,掌握投资主体的发展趋势,并结合自身实力制定对应的投资计划,以此实现科学合理投资。
(四)构建科学的监管体系
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行业的引领者,其发展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金融行业的长远发展,所以政府必须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要对现有的与互联网金融有关的法律规范进行健全和完善,结合行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对法律规范进行细化,为行业持续发展做好引领。同时,还要从行业发展的视角出发设定监管标准,并对互联网平台、大数据技术等进行运用,构建信息整合平台,对审查制度进行完善。互联网金融有关的行业协会、各个地区领导也应当积极对国家政策进行落实,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共同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5]。例如,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互联网金融法规,对《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规范》《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业务管理的通知》等法律文献予以完善,通过规则制度的细化来提高政策的落实效率,更好实现投资风险的有效把控,营造良好的法律监管环境。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员开始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提升关注度,并积极参与到其中,但是任何事情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虽然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从多方面为人们带来了便利,但我们也不能过于“信任”互联网金融,而要实时分析、科学把控行为,加强对其风险的研判,如安全风险、专业知识风险等,要提升专业化技能,以更为谨慎的态度、专业的眼光来参与互联网金融投资,将自身的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