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11-26张世月山东国惠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张世月 山东国惠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前言
随着我国整体市场经济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这也使得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长期发展,并通过战略目标的有效订立和管理机制的全面落实来实现推进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上存在着理念引入时间较晚,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仍处于初期阶段,所以不管是在理念应用上还是实践的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仍然无法实现满足企业的长期发展,而这就需要依据企业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应用,这样才能针对现存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并真正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来实现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得以实现。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概述
(一)对于企业而言,全面预算管理其实就是以全面预算为基础来实现对各项工作的编制,并通过预算工作开展来对企业的长期经营做好保障,这样通过战略目标的有效订立,从而就能以一套完整的财务体系来实现对其经营成果和实际经营状况进行反映,以此就能保证利用数据来实现满足企业的长期发展。同时,全面预算其自身包括了企业的日常各项预算活动,还包括了财务活动与决策工作,这也使得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就能够实现利用信息数据来为自身的经营做好准备,并且也能通过调整战略目标来实现满足自身的长期发展。
(二)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依据企业的实际发展目标来实现对战略目标的分解,并通过将分解内容进行下达,再以一种全新的串联方式来使各部门履行自身的职责,这样就能通过科学一体化的处理方式,实现对数据的有效收集,并通过分析工作的开展来满足各部门运营的实际需求,这样就能通过短期目标的应用来促进长期目标的得以实现。在所有经营活动下,其实都可以通过这种模式来实现内部考评,这样就能通过管理体系的应用来确保各项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基于此,全面预算管理既能够实现在各项经济活动前进行有效融入,也能保证所有经营活动都在预算管理的范围之内,进而就能通过全企业人员的共同参与,保证以战略目标为主,实现对企业长期发展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很多企业都存在着对全面预算管理内容理解不充分的问题,而且企业在应用的过程中,领导人员自身在观念认知上也存在着落后性,所以他们通常会片面的将全面预算管理与全面预算混为一谈,这种错误的认知就会导致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最终执行效果,并不能满足企业的长期发展。很多企业只重视在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但是对于预算工作是否能够执行到位却不重视,这也导致各项工作的开展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很多企业在预算编制工作开展时,过于依赖自身的财务预算,并且在运行的过程中,也没有确保企业全部员工都能够参与到位,而这种轻视的现象也会导致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无法开展。此外,部分企业自身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并不重视,在预算编制工作上也并不能反映出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其自身在应用的过程中就缺乏了指导性意义。
(二)很多企业在预算编制工作开展时并没有实现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同时也没有以市场为导向来进行内容调整,就会使其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就直接偏离了发展需求。而且,企业在预算目标定位上,这种不准确的形式也会导致预算工作的开展无法满足企业的长期发展。此外,很多企业高层在进行决策工作开展时,其自身所订立的目标偏离了实际,并且对下一步预算销售的定额工作上也没有针对市场情况来进行数据对比,这就导致起点过高而使自身的运营出现问题,进而这种违背社会经济原则的编制方式,也必然就会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阻碍。
(三)很多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时,会更加重视对预算编制工作的落实,但是在实际开展调整工作和执行监控工作上,却没有实现其作用的有效发挥。同时,很多企业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也普遍缺乏了组织保障工作的开展,这就会使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无法实现由独立机构来实现自我职能的发挥,而这种由财务部门兼职的方式,并不能够保障各项工作的落实到位。毕竟,财务部门自身在开展工作时,往往需要保证相关财务工作的开展可以更加贴合企业实际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无法融入其他部门的前提下,就不能保证预算编制的全面性,也不能够确保可以依据企业的真实情况来满足预算工作的开展。此外,这种缺乏了基层人员参与的编制,也必然会导致预算执行工作的开展会受到阻力,进而就会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无法真正满足企业的长期发展。
(四)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言,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能够实现保障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且也能为其系统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支持,所以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战略目标管理是能够确保自身发展的核心工作,所以如果在企业已经制定了战略目标的前提下,却无法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也会导致其编制工作的开展无法真正实现满足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很难保证企业在开展经济竞争时,能够利用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为自身的企业价值进行有效提升。基于此,对于此种现象而言,如果无法实现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全面预算管理进行有效融合,则必然就会导致编制工作的开展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并且也很难保证企业在经济竞中实现利用核心竞争力来创造企业的价值,进而就会抑制企业的经济发展。
(五)很多企业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忽略了业绩评价以及控制保障,这就会导致这种缺乏预算考核制度的运行模式,必然就会使其执行效率下降,同时也不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好约束工作。毕竟,全面预算与全面预算管理之间的区别就在管理上,如果缺乏了管理执行力度或者是管理约束,则必然就会使其预算工作的开展缺乏了权威性。此外,奖惩制度的建立主要目标也是实现激励员工,进而才能保证通过员工自身工作效率的提升来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做好保障,所以这种缺失了制度和体系的管理模式,也必然就会导致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出现失效性。
三、有效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为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时,就需要先做好组织文化建设工作,并确保企业领导层能够认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这样才能以文化建设为基础来实现带动员工核心凝聚力的提升。而且,对于预算管理的制定者而言,也必须要保证能够对预算工作的内容进行有效了解,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利用预算考核来满足企业的长期发展。对此,针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而言,则必须要以文化为基础来实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员工的认可度,同时也能够通过各项管理工作落实来满足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
(二)对于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而言,在进行相关工作落实时,必须要以企业实际情况来进行内容调整,而且要以市场销售预算为起点来实现对内容的应用,这样才能保证在预算编制工作开展时,可以通过前期调研来满足后期工作的落实,并确保预算指标的应用能够通过内外环境的结合来进行体系的建立,以此才能确保后续工作的开展,可以更加贴合经济市场的实际情况。此外,在进行成本费用预算上,也要保证通过基础工作的开展来为下年度的利润工作进行预计,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为保证组织机构的建立能够真正实现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则必须要实现单独部门的建立,而且要以股东大会等形式来实现对组织管理体系的保障,这样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可真正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做好准备。同时,预算工作组对于日常管理工作开展的决策而言,能够实现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准备,因此这也需要通过责任制度的落实来确保预算机构的执行力能够获得提升。
(四)企业必须要依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对管理体系进行有效打造,同时也要配以相应管理制度来实现满足执行力度的提升,这样才能通过各项人员自我职能的发挥来确保基础工作的运行能够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同时,为保障体系融合的全面性,也要实现将各部门工作进行有效串联,并通过短期与长期目标的共同应用来满足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五)为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实时,也要重点实现对于考核体系的建立,而且要根据各部门实际的工作性质来设定权责机制,这样才能自上而下的实现将全面预算目标进行有效应用。
四、结语
对于现代企业的发展而言,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全面、高效的管理手段,它能够实现以预测为基础来满足企业的长期发展,并确保针对企业现有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样通过规划与协调工作的落实,就能通过各项工作的开展来为企业的内部核心竞争能力进行提升,以此就能实现在外在经济价值上保障企业的经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