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吃饭,古人心中的一件大事

2020-11-26迪/文

小学生优秀作文(趣味阅读)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分餐制门客孟尝君

吴 迪/文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懂礼、守礼的传统源远流长。饮食礼仪是古代最重要的礼仪之一,儒家经典著作《礼记》中有一句话:“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意思是说,饮食活动中的各种行为规范是礼仪制度的起源,可见饮食礼仪的重要程度。对古人来说,吃饭可不是一件小事,必须遵守许多规矩。如果我们回到古代,想和古人共进一餐,都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这些古代“吃货”必备小常识说不定能帮到你。

席地而坐,一种正确的吃饭姿势

《论语》中记载孔子“席不正不坐”,是说席子摆放得不端正便不会就座,说明孔子对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规范要求十分严格,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生活习惯,那就是人们是席地而坐的。在桌椅出现之前,人们在地上铺垫子作为坐具,他们把这种坐具称为“筵席”,而“筵”和“席”所指的是不同的东西,筵的面积比较大,铺在最下面一层,席比较小,铺在筵的上面。古人宴饮的时候,总是会铺陈筵席,这个词也因此慢慢成了酒席、宴会等的代称,俗语“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中,“筵席”所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分餐制,是因为古人讲究卫生吗

现代社会的我们提倡分餐制,是出于卫生安全的考量,但古人并没有这么超前的想法。古代出现分餐制,更多的是礼仪的要求。《周礼》中曾记载,人们的饮食是分等级的,根据社会地位的不同,每个人能吃的食物、用的餐饮器具都不一样。周天子的等级最高,能吃到各种山珍海味,所用餐具有“九鼎八簋(guǐ)九俎(zǔ)廿(niàn)六豆”这么多,这里的鼎、簋、俎、豆都是古代盛放食物的器具。其他诸侯、大夫等,饮食级别各不相同,如果这些人一起吃饭,当然只能分餐了。

古代还发生过因分餐制引发的血案。据《史记》记载,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有一天晚上宴请门客,由于分餐制,每个人的食物只放在自己面前,有侍从不小心挡住了灯光,一位门客因此以为孟尝君吃得比他好,是在故意遮掩,便愤而离席。但孟尝君其实是一个礼贤下士的人,吃的食物和门客们一样,他无奈端出饭菜以证清白,门客见后,为自己的鲁莽行为感到十分惭愧,便拔剑自刎了。

古人吃饭时的注意事项到底有多少

古人讲究“进食之礼”,认为一个人在吃饭时的礼节体现了个人的修养。《礼记》中对这些规矩有详细的记载,比如食物的摆放,就是一门大学问。据书中说,带骨头的肉和主食要放在左边,切好的大块肉以及羹汤、酒等饮品要放在右边。烤肉放在外侧,醋、酱等调料放在内侧。干肉类的菜肴,如果是弯曲的要放在左边,挺直的放在右边。这样精确的摆放位置,让我们忍不住想问问古人,难道要拍照发朋友圈吗?

但这仅仅是第一步,开饭后的规矩更加复杂,比如不能把饭团成团大口吃,不能把多取的饭再放回食器,不能大口喝,不能大声咀嚼,不能啃骨头发出声响,不能把咬过的鱼肉放回食器,不能把骨头扔给狗,不能一直吃一种觉得好吃的菜,不能为了吃得快而把饭扬起来散热……古人似乎把每一个吃饭的细节都想到了,看来想跟古人一起用餐,要学的规矩还真不少。

一天吃几餐,原来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我们今天觉得一日三餐是理所当然的,但在古代却并非如此。早期人们是没有按时吃饭的意识的,他们“饥则求食,饱则弃余”,也就是饿了就去吃饭,饱了就不再吃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为了适应劳作的需要,人们慢慢将吃饭的时间固定下来,出现了“两餐制”,时间分别在上午和下午。当时并没有早餐和晚餐的概念,人们将第一餐——相当于我们的早餐,叫作“饔(yōng)”,将我们视作晚餐的第二餐,也就是每天的最后一餐,叫作“飧(sūn)”。有一个成语叫作“饔飧不继”,是指吃了早餐,没有晚餐,和我们常说的俗语“吃了上顿没下顿”是同样的意思,形容生活十分穷困。

后来,“三餐制”渐渐出现,但最早也只有贵族可以享用,普通平民实现“一日三餐”,又是很久之后的事情。而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总是要“与众不同”,可以“一日四餐”。这些都是古代的等级制度所决定的。

猜你喜欢

分餐制门客孟尝君
分餐制:将“餐桌革命”进行到底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读后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读后
中国餐制的演变
门客三字阻筑城
默当
我们家的“分餐制”
当代“门客”
冯谖拿钱买“义”
也算分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