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策略探讨

2020-11-26谢秀平

读与写 2020年36期
关键词:道德素质道德教育教师应

谢秀平

(福建省平潭城北小学 福建 平潭 350400)

随着我国教育形式的发展,重点已从传统的文化教育转移到道德教育,现阶段德育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因此,教师应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着重于学生道德,智力,体育和艺术的整体发展,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内部需求,并帮助学生发展健康的道德意识。通过从不同角度研究学生的心理,我们发现,学生的道德意识对于促进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学生,往往都是处于一个积极正面的环境下进行成长,相反,那些不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学生,总会出现心理扭曲,报复社会等不良心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对于学生的发展和促进学生学习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在未来的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看到道德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不断发展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的道德素养。

1.明确小学德育问题

年龄在6到12岁之间的小学生与成年人之间的身心特点具有很大的不同,做事在各个方面都不成熟。所以,教师必须确保学生能够理解自然和现实中一些他们必须承担的一些责任,并让学生通过观察,研究和分析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在生活中教会学生尊重老人,关爱同学等,以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老师要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引导,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素质[1]。

2.构建平等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必须对待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然后在此基础上将自身放在与学生同一水平上,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尽情地敞开心扉和老师进行交流,也能让老师能够更加容易地了解到学生的想法,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学生的年纪还很小,但是他们已经有了自己强烈的个性和自信心,所以老师应该特别尊重学生的隐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

在一视同仁,尚老师需要平等对待所有的学生,不管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坏的学生,老师都需要坚持民主平等的态度,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学生,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与老师进行交流,而不是通过学生的成绩来断定学生以后的发展。

3.选择巧妙的批评方式

在小学生这个年纪阶段,大多数的学生都是非常好动且活泼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学生在活泼好动的过程中造成一系列的错误产生,在这方面,如果学生产生了错误,老师不应该只以惩罚为主的方式进行批评,而是需要通过引导来帮助学生改善不良行为,让他们建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此同时,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人文关怀,让学生满足归属和爱的需要,只有这样才不会对学生造成伤害。

例如,一些学生在教室里玩耍影响了教室纪律,教师不应该在其他学生面前直接批评,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也有自己的自尊心,所以如果老师在公共场所直接惩罚学生时,学生就会感到自己的自信心受到威胁,这对于学生之后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2]。

4.开展相关实践活动

道德教育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而且还必须包括对学生的言行进行规范化的过程。因此,教师不仅应在日常教学中巧妙地影响学生,还应要求他们更多地参加社交活动,以便学生在社交互动过程中创造真正的价值。学生参加社交技能发展活动后,老师需要帮助学生评估自己的行为,让学生学会反思[3]。

老师可以选择让学生参与做一些积极正向的活动,例如在大街上捡垃圾或拜访老人等来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培养。在这些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安排主题班会来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在主题班会上,还需要允许学生相互联系讨论,讨论他们的想法,与小组互动,甚至写下他们参与活动的感受。的感觉。实际活动中,学生的感受更加真实。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反思,还能从根本上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让他们树立一个良好的科学价值观,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5.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小学德育的工作旨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这是德育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进行各种实践活动,以确保学生能够按学会照顾他人,主动公共财产的利益,进而养成良好的举止行为。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依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一系列标准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并通过物质管理策略等方式来促进学生德育工作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制定了相应的课堂政策,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监视,调查和评估,以通过观察,记录和评估学生的日常行为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当在准备实施规则和系统评估时,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告知学生有关课堂规则的内容和评估程序。这样,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对于做得好的学生,老师可以给予一定的鼓励,这样就可以为学生树立一定的榜样示范,进而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的产生[4]。

6.结语

总的来说,小学阶段处于发展和完成道德教育概念知识的关键阶段。德育的引入不仅限于文化课程,更应注意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因此无法将德育方式一概而论,而是需要有针对地对每个学科课程进行开发。

猜你喜欢

道德素质道德教育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简论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
浅析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与责任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
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