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论框架与逻辑通路: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0-11-26李荣日刘宁宁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载体高质量

李荣日,刘宁宁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新时代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论断,并指出其要义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诉求。体育产业作为“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具有多重经济和社会功能,成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业态和新动力,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正如《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简称《纲要》)等文件强调,推动体育产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打造其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刘扶民[1]指出,体育产业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相连,意义重大。但不可否认,我国体育产业在高速发展中质量仍旧不高,面临着运动项目产业要素发展不良、供给侧薄弱、产业结构失衡,产业质量层次偏低、综合产业政策引导不足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高质量发展实现。如何攻克这一困局,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成为时代所盼。

目前,关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聚焦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痼疾诊断、发展逻辑与实践路径[2-3]、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消费的关系[4-5]、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布局[6]、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组织创新[7]、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与工具[8-9]、体育产业各业态的高质量发展[10-11]、运动项目高质量发展[12]等领域。此些成果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检视及路径探索予以一定的借鉴与指导,但缺乏整体性设计,不足以从战略高度全面指导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组织实施。鉴于此,在新时代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系统性探究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理念、脉络与逻辑构成,揭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律,探索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通路,对丰富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发挥体育产业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具有特殊意义与价值。

1 价值: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理念与思路

1.1 内涵: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概念阐释

厘清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概念,应首先明晰体育产业的内涵。体育产业,在广义上可理解为与体育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集合;狭义上,则被视为体育赛事与运动健身休闲服务的外延[13],且不同学者从业态门类[14]、市场经营作用[15]、要素均衡发展[16]、运动项目本体[17]进行了拓展和探索。基于上述,结合新时代特征,本研究认为,体育产业是以运动项目为核心和载体而产生的经济活动的集合,包括各运动项目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运动项目竞演、培训等消费服务。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多元,从2个层面看,包括供给与需求、投入与产出[18];从3 个层面看,包括宏观的国民经济水平与效率、中观的产业体系与区域协同、微观的产品和服务质量[19];从多层面来看,涵盖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生态文明、宏观调控、供给侧改革、金融风险等内容[20]。虽视角不同,但都表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思路,是经济发展理念由速度向质量的转变。于产业而言,高质量发展在目标层面实现“质量第一、效率优先”,在价值层面推进民生幸福达成,在内涵层面实现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增长动力、治理过程的优化。在体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其结构升级、模式转型以及动能整合等均要以为人民谋福祉为最终目的,在满足民众多元体育需求、提升民众健康质量和生活愉悦感的同时,推进整个社会和谐、健康与幸福发展。

根据体育产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本研究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理解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诉求之一,是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引领下,体育产业在全要素、全产业、全区域等方面,均进入价值与效益、供给与需求、过程与结果协调统一的新发展阶段,并实现质的飞跃。具体包含4 层含义:价值含义,即民生导向,持续发展;效益含义,即优先释放,丰富多元;要素含义,即服务引领,均衡有力;过程含义,即协调发展,进程有序。与此相应,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备以下特性:价值层面,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以持续增加民众福祉为发展根本目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消费需求;效益层面,积极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紧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优先释放运动项目产业动能,推动体育产业提质增效、丰富多元发展;要素层面,强化体育服务业引领地位,实现技术、质量、结构等产业全要素升级,依托市场推动体育产业业态融合、主体协同、空间搭建、区域整合,实现全产业均衡有力发展;过程层面,激活体育产业发展动力、健全体育产业发展机制、完善体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体育产业发展方法,推动体育产业协调有序发展。概而言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需积极落实国家战略满足民生需求,强化运动项目内容创新提高体育服务产业有效供给,积极探索体育产业结构、业态、主体、布局、载体的优化路径,有效、有力、有序地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1.2 理念: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理念构思

根据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概念,在民生理论和产业发展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梳理与归纳、综合与演绎、评价与研讨,提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3111”理念——3个战略、1个主线、1个目标、1 个核心(见图1),即在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3 个战略引导下,围绕供给侧改革主线,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满足民生幸福为目标,以运动项目为核心[21],并通过瞄准新需求、开发新产品、打造新业态、创造新模式和培育新主体,优化存量,做大增量,促其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而言,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3111”理念,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与目标、方式与动力的有机融合,是民生理论与体育产业发展理论的重要延伸。依据此理念,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内容、结构、业态、布局、载体将日臻优化,民生需求不断得到有效满足,进而形成发展新思路,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图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3111”理念构思Figure1 Conception of“3111”Concept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1.3 思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体脉络和逻辑构成

依据新时代经济与体育发展的总体方向,在经验借鉴、机理剖析的基础上,以民生幸福为价值目标,以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3111”理念为导向,形成“价值—内容—路径—实施—方法”主体脉络,即围绕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目标、内容创新、路径治理、策略实施和方法选择等内容,设计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见图2)。

图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逻辑Figure2 Connotation Logic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in the New Era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主体脉络包括:(1)价值目标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导向与根本,其以“民生”为导向,以满足人民多元化的体育需求为落脚点,持续提升人民的身体素质、丰富精神生活;(2)内容创新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与动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下,紧抓运动项目产业的新要求;(3)路径治理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道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寻找有利突破口,把握治理发展的时代脉络,优化治理路径,形成综合治理模式;(4)策略实施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抓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策略实施需构建“主体—行为—载体”的整体性模型,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审视政府、社会、市场三者行为,推动新旧载体转换机制建设,促进协调发展;(5)方法选择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手段,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指数为引导,通过指数的构成、采标、发布、应用、监测与保障实施,推动体育产业全要素高效益、高质量发展。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构成。在新时代民生幸福目标的指引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按照“目标—过程—评价”的逻辑顺序展开,各要素之间通过指导、引领、运用、检验的前向关系链接,并通过反馈、贯穿、体现、丰富的逆向关系形成系统闭环,构成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规律。遵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逻辑,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主体脉络要素间相互作用不断加强,相关联系不断加深,体现为:(1)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明确民生幸福价值目标,指导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与评价方法的完善,并通过实践的经验积累和理论升华,不断丰富和深化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理论体系;(2)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通过内容创新引领路径治理,推动载体转换,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而在逆向关系上,整体性模型下的载体更新贯穿于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是运动项目内容创新的具体体现和重要承载;(3)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法依托指数标准和动静态监控进行检验与反馈,规范、保障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的有效实现,确保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有序实现。

2 内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线走向与核心驱动

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在民生幸福价值目标指引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运动项目为核心,通过内容创新驱动发展。

2.1 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运动项目发展的总体指导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指导思想,提高有效供给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主线。运动项目作为体育产业的根本,配置失衡引起的有效供给不足问题日益尖锐,尤其围绕运动项目开展的用品制造、赛事活动的供需矛盾日渐凸显。如冬奥会成功申办,带动冰雪运动迅速普及,冰雪用品需求猛增,但多数冰雪运动器材仍被外国垄断[22]。此外,与国外相比,国内体育用品品牌消费占比上升缓慢,消费者寻求国外用品消费以弥补国内的供给缺位,可见提高体育制造业有效供给水平任务艰巨。再如,2017年城市马拉松运动赛事规模比7年前增长了50倍,但参赛资格依靠抽签决定(2018年北京马拉松B类选手中签率仅为10.4%)[23],赛事规模与参赛需求出现严重的供需失衡。因此,挖掘运动项目资源、激活项目消费等,提升运动项目内涵,达到“供有所求,需有所给”的良好发展态势,成为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思路。

(1)供给要素视角下运动项目驱动力。由于地区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人文基础等差异,体育产品及服务供给也呈现出差异性,可从城乡供给差别和区域供给差别予以导向驱动。城乡供给方面,城市以日常健身、体育培训和竞赛表演服务本地居民;乡村以体育旅游、户外休闲为主吸引更多游客。区域供给方面,紧密结合区域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形成运动项目区域特色,推动区域间融通。如京津冀地区冰雪运动项目产业的迅速发展,长三角地区的“一市一品、一区一品”等,通过有效供给适宜人民的运动项目,提升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

(2)需求要素视角下运动项目驱动力。在全民健身热潮推动下,观赏型和参与型体育受到青睐,人民更倾向寻求休闲健身、观赏体育赛事等形式,体育需求结构随之发生变化。以需求为导向发展运动项目,可从传统项目和创新项目2方面驱动:传统运动项目,即按照传统的活动方式,传承与发扬文化蕴含、丰富人类历史经验;创新运动项目,即按照消费新需求,因势改造运动项目的活动方式,或自主创设项目,为运动项目赋予真正强劲的生命力,进而助推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运动项目供给存在错位现象,针对性进行运动项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丰富运动项目形态、强化运动项目产业内容创新,成为推动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需。

2.2 核心:运动项目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容创新

运动项目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和突破口[24],以运动项目创新驱动体育产业发展,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具体体现如下。(1)运动项目创新能够培育新业态。需求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源动力,运动项目通过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激发新需求,拉动体育产业发展。(2)运动项目创新有助于体育产业相关产业链延伸。产业链有效延伸,是现代产业扩张的有效途径,通过创新实现技术进步,形成新的产业链牵引力,带动上中下游产业发展,逐步达成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的。(3)运动项目创新促进体育产业升级。通过产品创新,如基础研究、设计创新、材料创新、技术研发,提升技术含量,降低生产成本;通过管理创新,包含行业协会管理、商业模式管理、市场监管等,提高体育资源配置水平与生产效率;通过市场创新,如品牌建设、宣传力度、附加价值等,满足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扩大新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与忠诚度,拓宽体育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容创新是一个长期行为,通过运动项目的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等方面,形成要素传递和创新价值积累,构成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内容创新驱动系统。

以民生幸福为目标,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主线下的运动项目创新,首先要瞄准群众多元化、多层次需求,着力拓展运动项目产业服务功能,扩大运动项目有效供给能力,推动体育产业供需动态平衡发展;其次,推动运动项目产业融合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加大科技在运动项目产业中的应用,提高运动项目供给效率;最后,依托多元支撑,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融汇于运动项目的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完善运动项目供给机制,进而驱动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达到优化经济效益和满足民生需求的目标。

3 路径: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与治理选择

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需要从协同、融合和创新的角度出发,积极主动地融入国家体育战略,从空间布局、主体行为、业态培育、结构调整等手段探讨治理过程与路径优化,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和实践参考,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价值与功能的顺利实现。

3.1 方向: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交汇与导向融入

全民健身、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等战略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全面理解及相关战略的落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深入思考和全力推进的重大任务。在“体育强、中国强”的体育思想的引领下,实现了全民健身战略、健康中国战略、体育强国战略统一,实现了空间战略(包括“一带一路”及区域性战略)和部门战略(包括消费战略、科技战略、金融战略和乡村战略)的交叉融汇,成就了全民参与、全民健康、全面发展战略目标的立体交汇,共同促进了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25]。在这些战略引领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先通过培育市场自主创新、形成人民主动参与、全面参与的发展态势;其次,打造以消费者多元需求为导向,创新产品与经营模式的新业态,推动体育与医疗、保健、养老等行业深度融合;最后,构建政治、社会、市场、科技交互发展环式融入的新结构,形成国家政策方向引导、体育市场自由高效的全面发展。基于以上举措,逐渐形成“战略导向—实施推进—战略达成”环式融入,造福人民生活。

3.2 选择: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治理路径的构成与优化

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由注重速度转向注重质量,发展方式转变引起治理路径革新,进而形成治理新局面,包括新主体培育、新业态选择、新布局统筹和新结构调整等,最终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资源与要素的合理配置,满足人民多元消费需求。

(1)新主体培育治理。发挥市场机制,健全体育产业中介、融资、监管等组织主体,保障体育产业主体有序发展。鼓励相关地区联合成立政府间的体育产业发展协作组织,协调各地资源的互通共享和政策的协调共用;协同发展媒体、赞助商等相关主体关系,引导企业成立体育产业发展联盟,“抱团取暖”形成合力,整体提升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主体的培育,需突破政府主导模式,以市场为依托,释放市场动能,助力长期向好前进。

(2)新业态发展治理。业态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发展与更新主要包括发展中的内生业态升级、资源要素禀赋下的潜在业态形成和关联业态融合下的新业态产生。因此,通过信息技术革新、创意创新、资源开发、要素整合和消费释放等渠道实现业态转换,合理发展新业态、积极开发新产品等举措,成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助燃器。

(3)新布局统筹治理。合理布局是推动运动项目科学发展的着力点。针对我国各区域资源禀赋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分运动项目促进体育产业差异化发展,同时在城市层面(体育城市等)、区域层面(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层面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合理布局,即通过制定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不同区域的发展重点,优化推进路径和具体措施差异化发展,持续引导体育产业快速集聚发展;推动各地在资源深度整合、服务内容设计、服务体系构建、政策制度融合等方面强化合作,逐步形成良性互动、相互支撑的体育产业发展新格局;通过区域优势产业向其他区域的扩散、承接、发展、再集聚,进而推动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水平。

(4)新结构调整治理。2017 年,我国体育产业用品及相关制造的总产出占比达61.4%,而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等占比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见表1)。随着人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体育服务性消费快速增长,而体育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制约了体育产业发展。科学调整产业新结构,应从主导产业选择(服务业为主导)、保护幼小产业(产业政策扶植)、弥补市场失灵(产业政策矫正)等入手,提高体育服务业占比,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26]。在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方面,以服务化、智能化、智慧化推动用品制造企业,从以产品为中心向服务增值延伸,推动集成服务占据产品生产“微笑曲线”高附加值的两端。在体育健身休闲与竞赛表演等方面,强化产业链渗透与商业模式创新,持续完善培训、经纪、中介、媒体、场馆、用品、社交等服务业态,挖掘体育明星、体育社交、体育APP等领域的新商业模式潜力,把握体育产业发展新机遇。

表1 2015—2017年全国体育产业规模与结构Table1 The Scale and Structure of National Sports Industry from 2015—2017

国家战略的交汇融合与治理路径的多样选择,决定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治理是一个综合型、多层次、多渠道治理,是一种相互依托、共同发展、搭建融合的治理过程。综合型治理,通过政策影响、法制约束、道德教育、文化熏陶、科技引领等方式,规范体育产业行为;多层次治理,则依托市场、社会、政府,开展市场自治、社会监督、政府监管;多渠道治理,即将政府、市场、社会、科技等融合发展,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实现多元发展。鉴于此治理模式,形成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治理过程闭环,搭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4 实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体行为与抓手支撑

新时代,体育产业发展载体在新旧载体转换过程中,政府、社会与市场如何各司其职,协调关系,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旧载体更新与新载体培养,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4.1 关键: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主体网络关系理顺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与体育体制改革,体育呈现出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在此趋势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切入主要包括政府、社会和市场三者(见图3)。其中,政府的职责在于出台政策,总体把握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社会职责在于进行行业协会改革,促使其成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市场中,企业参与体育产业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成为体育产业载体建设的主力军,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职责,促进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协调发展[46]。三者的网络关系预示着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要简政放权,由主导作用转向“放管服”;而企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体育产业行业协会则是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桥梁,通过传达人民需求与心声,为政府政策和市场供给提供重要依据与参考。

图3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主体网络Figure3 The Main Network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in the New Era

4.2 抓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旧载体精准识别与合理转换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在原有体育产业发展上进一步转型升级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体育产业发展旧载体的支持与推动,如体育场馆、体育群体活动和体育工厂。基于这些旧载体,培育与发展体育产业新载体(如体育服务综合体、体育特色小镇、体育产业基地、体育产业联盟和体育产业创新试验区)成为新时代体育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在各类政策扶植下,各类新载体发展迅速,表现为:各类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健康特色小镇试点项目,推动了大量的体育小镇项目建设;各类示范基地、示范单位、示范项目等,提升了产业基地发展水平;中国体育产业联盟、中国体育科技创新产业联盟、中国校园健康体育产业联盟等相继成立,推动体育产业联合发展。然而,在新载体开发中,无论是体育场馆功能、机制的“两改工程”,还是体育小镇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均以旧载体功能为依托。因此,通过体育产业载体功能与职能扩展、生产要素空间集聚、产业优势资源融合等谋划,实现新旧载体融合发展,不仅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质,也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1)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载体功能与职能扩展。在旧载体中,载体功能与职能相对单一,如传统体育场馆,仅以场馆租赁运营、承接赛事为主,而在体育服务综合体等新载体中,则是场馆设施与住宅、商业、休闲的融合,形成赛事服务与配套服务的集聚[27]。(2)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载体生产要素空间集聚。在体育群体活动等旧载体中,载体承担了健身职能,但由于日常活动的相对分散,服务场景的相对单调,生产要素集聚发展并不明显。而体育小镇等新载体中,由于消费场景的营造、产业功能的扩展,带来了土地、资本、人力、技术、信息等多种生产要素集聚[28]。(3)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载体产业优势资源的融合。在体育工厂等旧载体中,载体依托自生资源禀赋,围绕目标产品生产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体育产业基地等新载体中,产业上下游企业在空间内集聚关联,以协同发展实现体育产业优势资源有效链接与整合,形成综合竞争能力[24]。

4.3 布置: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整体性模型方案制定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策略方案,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与规范作用。体育产业的多元功能与多重价值,决定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并非为单一主体、单一措施、单一行动的简单组合。因而,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载体建设的方案设计与完善过程中,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紧紧围绕民生幸福的目标导向,充分考虑政府、社会和市场三者的行为与关系,以“主体—行为—载体”整体性模型(见图4),制定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之策。

图4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体—行为—载体”整体性模型Figure4 “Subject-behavior-carrier”Holistic Model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在政府、社会和市场等多元主体网络关系协同逻辑下,结合政策制定与实施、协会改革与创新、企业规范与助推等行为升级旧载体,构筑新载体,同时通过功能与职能的扩展、空间内的生产要素集聚及产业优势资源的融合等,促进新旧载体转换,加快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

5 方法: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数设计与规范选择

在新时代,依据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外部条件以及本质特征,构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评价体系,是规范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与进程的重要方法。切合客观实际地设计指数标准,及时可行地开展静动态监控,进而提高决策水平与实践效率,是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的重要保障。

5.1 靶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的导向与结构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体系构建,是一个国情聚焦下的目标与导向问题。我国体育产业统计从正视政府地位和群众服务,进而建立产业分类体系,再到重视产业链、运动项目核心,形成了全面性、系统性、关键性、及时性的发展变化趋势(见表2)。然而,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命题,其核心价值目标——民生幸福则尚未纳入统计,契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统计体系尚未建立,亟待予以解决。

依托我国体育产业统计分类,参考“体育与幸福指数、Sportcal全球体育影响力指数、体育旅游经济指数STEAM、中国体育产业消费指数、体育娱乐用品零售价格指数、中国体育城市竞争力指数、国民休闲运动指数、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指数”等相关领域研究经验,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须从民生幸福角度出发,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益入手,审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路径,关注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需求、新理念、新表现,构建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幸福感)与系统要素(产业动力、产业主体、产业结构、产业运行、产业布局)评价结构[28-30]。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体系以2套测评方法(核心要素主观评价、系统要素客观评价)相互补充,并根据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情况、新特征及新阶段,及时对指标体系进行补充、完善和修订,保障指数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导向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表2 体育产业统计发展概况Table2 Overview of Statistical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5.2 规范: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动静态监控的实施与反馈

体育产业是由多主体、多要素、多种联系形成的复杂系统,发展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因此,以静态与动态思维结合审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建立以市场需求和时代特性为依据的指标体系,形成便捷、高效的报送系统,提高指数标准开展静态监控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另一方面,建立适时、有效反馈机制,充分发挥指数体系评价、调节、控制职能,强化规范方法进行动态监控的及时性与可用性,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标准的静态监控措施如下。(1)制定标准引导行业发展方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中指出,重点推动体育产业标准化工作开展。因此,全面、客观、合理、有效地制订与修订体育项目经营活动、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中介活动等标准,成为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2)提高标准质量,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顾兴全[30]指出,标准对促进体育产业技术合作与创新,提高产业产品和服务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竞争力的形成需要高质量标准的制定,指数标准的采标应符合客观实际,通过龙头企业、创新企业、行业协会、优势业态、核心运动项目发展等进行标准采标,有效引导行业、企业向高标准、高质量看齐,推动体育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规范的动态监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标准在静态引导的同时,随产业发展而适时更新;(2)建立标准信息平台,为企业及时、便捷、低成本的获取产业最新标准提供信息服务,为更新标准采标提供信息支持;(3)形成监控反馈机制,在标准执行中,面临未识别与新出现的发展问题、发展风险,重新进行识别、评价、制定和实施应对,形成政府部门推动、社会关切、企业共同参与的监控反馈机制,构筑产业发展跟踪监控、风险管理预警、关键技术环节控制、自然与社会资源管理有效的系统,推动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体系静动态监控,针对性分析高质量体育产业问题的发生发展,提出最优解决方案,发挥指数体系在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引导与控制作用。

5.3 效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精准构筑与实践保障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发展过程,高效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需强化指标体系精准性与实践性。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精准构筑。首先,提高指标体系的导向性。指标体系的导向性即能够通过有效研判,把握产业发展趋势,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与顶层设计提供参考。此外,掌握产业发展动态,丰富制度供给、提高政策耦合、破除发展阻滞、排除系统风险,适时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其次,提高指标体系的差异性。我国不同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程度以及运动项目特色方面呈现出差异化,因此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也应因地而异,因项目而异。在全国指标体系的指导下,根据发展程度与地方特色,通过区别调整,构建符合自身的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形成节奏适度、精细适用的发展态势,实现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多样与均衡。最后,提高指标体系的全面性。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整合多方力量,与此相应,在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要考虑管理体系、组织机构、人才队伍、法律法规、设施用品、赛事服务、运行程序等指标的设计,进而更明确、更具体地指引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实践保障。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有效发挥作用,需在构建到应用的过程中给予相应的保障。(1)组建专家智囊团。专家智囊团是指标体系构建的核心,由政府相关人员、体育产业管理相关专家等组成。专家智囊团具有丰富的研究和实战经验,对体育产业演化过程及高质量发展具有全面、详实的了解,能够极大提高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2)形成自下而上的数据采集与统计机构。在各级政府机构内,设立专门部门,根据指标体系负责相关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引入第三方,即通过服务外包形式交由市场专业机构进行调研,在保证数据可靠性的同时,反馈指标体系的适时性与实用性,增强指标体系效用。(3)出台政策,确保人财物供给。政策是强化指标体系效用的最佳保障,尤其在指标体系设计与应用过程中,相关政策要从人才、资金及设备等方面给予扶持,保障指标体系的应用和完善,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助燃剂。

6 结 语

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体育产业,不再单纯追求经济数量,而是更重视质量品质,因而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感,以及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成为衡量体育产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鉴于此,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运动项目内容创新,在民生需求供给指引下,通过运动项目推动业态创新融合,改善产业结构、布局,提高产业发展承载能力,协调运动项目间、业态间、组织间、区域间、载体间等发展。同时,扶持鼓励体育产业中最具活力的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产业成长,形成服务性产业主导,释放产业巨大活力,达成市场层面的有效供给与民众层面的多元需求的动态平衡,实现民生效益的有效提高。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过程,离不开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架构与脉络逻辑推动,更应围绕国家战略融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运动项目核心、发展路径选择、整体实施策略、系统推进方法等,在今后体育产业发展与理论研究中不断探索与完善,产生持续推动力,实现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更有力地支撑国民经济发展,为民众谋取更多福祉。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载体高质量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以几何画板为载体,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体育产业之篮球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