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与探讨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关键点

2020-11-25于海

西部论丛 2020年4期
关键词:关键点装配式建筑具体应用

于海

摘 要:近几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高速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建筑行业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且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探究出新的建筑结构形式。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形式多样的建筑结构逐渐出现,最常见且应用比较广泛的就是装配式建筑结构。相对于传统的建筑结构,装配式建筑结构对质量有了更好的保证,促使我国建筑行业的水平稳步增长。但是,现阶段是装配式结构处于发展初期,所以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创新。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关键点;具体应用

建筑行业持续发展之下,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主流形式,但国内在此方面起步较迟,依然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无法兼顾建筑高度、功能等多方面要求,形成的设计方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此,需从具体问题入手,提出可行的结构设计方案,给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作业提供指导。

1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发展优势

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与以往建筑类型对比,有下列几方面的优点:

1.1环保方面。传统施工建设中,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施工人员和建筑方法,没有受到密切的关注,则可能会出现破坏性的问题,工程的质量也会出现问题。但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运用,不管是进行零件的组装,还是室内设计,在管理人员的监督下,质量得到了保证。而且传统的建筑施工还会出现粉尘和噪声污染等,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将装配式设施运用其中,有效地改善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1.2建筑方式。装配式修筑体采取了拼装式的建设,修筑过程更为便利,产生的污染和建筑垃圾更少,更利于完成环境保护的目标。建构过程节省了人力、物力,在修筑过程方面的投入少于传统建筑体。动工中使用机械器设备较多,实现了效率高效化。

1.3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在传统的施工建设中,相关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要到现场进行实际操作。而且涉及到不同的工作层次,所以施工现场的秩序就会出现混乱,影响施工效果,还会给客户的心理造成影响。但是,将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运用其中,使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最终提高生产力。

2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关键点

2.1标准化的构件类型。装配式建筑结构在设计的过程中,将拆分方案做到最佳的状态,使构件可满足更多的标准和需求,这样一来,不仅可减短施工的时间,还可减少使用施工的材料,最终使施工的成本降到最低。装配式建筑结构在我国的发展比较晚,现阶段正处于发展初期,所以在设计工艺和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不足,就会产生结构的承受能力难以实现装配化的现象。所以,现阶段我国装配式建筑结构在设计过程中采用现浇和装配式技术结合使用的工艺手法。在实际的操作中,应该合理规划建筑结构的布局,符合建筑的要求。

(1)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完善标准化的程度,将众多的标准单元相结合,形成标准层平面。(2)设计人员在规范空间结构时,应根据建筑的户型和交通模块等方面进行设计。户型模块的设计,可依据客厅、卧室等进行空间布局的设计;交通模块的设计主要是电梯、楼梯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布局;再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建筑设计的质量和要求也逐渐提高,所以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应根据业主的个性化要求进行设计,尽量满足业主的需求,将不同平面组合的类型相结合,对于建筑结构标准化有一定的影响。(3)设计人员应该注意几个问题,如卫生间的布局应进行集中标准设计,能保证结构构件的统一设计。窗户和门应保证上下对齐。

2.2结合施工条件的改良结构初次设计。对结构进行初步设计是为了各结构的定性做准备,有了定性的结构,各项后期需用的原料便可以对应加以考虑,按照材料的关键程度和其经济性方面的因素,去考虑本地材料与外地材料哪种更适宜此项工程。这里便应该将二者的优缺点进行认真核查,按照对比结果,去定夺采购方案。此方面更是对设计师设计能力的考察,如果设计师对本地的动工条件不太了解和各项环节不能有效融合,设计方案超出施工能力范畴,会给后续动工开展造成极大的困扰;另外也会带来资源方面的浪费。结构初步设计作为最开始和起到主要用处的部分,初步设计好了,后续的动工材料、动工问题点就得以有效开展,工期也不会轻易受到各方面的制约,使得延期的现象不再出现。

2.3预制构件连接设计。竖向与水平接缝处设置有适量钢筋,需达到有效连接状态,此处为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所得接头应与施工要求相符。从预制剪力墙的整体结构来看,钢筋接头套筒处需要设置足够厚度的混凝土,以达到有效保护钢筋的效果,该处厚度至少为20mm,且各套筒间距至少达25mm。施工中,预制板、预制梁之间会形成叠合区域,该处需设置为粗糙面的形式。预制梁端面施工中,应形成键槽并带有粗糙面。相较于结合面,形成的粗糙面应达到总面积的80%。在展开预制板粗糙面的设置时,需确保凹凸深度至少达4mm,而关于预制梁端及墙端的粗糙面,该处产生的凹凸深度至少达6mm。需注意的是,预制构件连接处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该处座浆材料强度要得到保障,即至少达到连接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

2.4预制装配式结构节点设计。装配式建筑结构在设计构件连接时,设计人员应不断将其优化和创新,以满足建筑标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抗震效果,保证了建筑的安全。通过研究,发现在传统建筑节点连接的过程中,技术手段还不够完善,达不到施工的技术要求。从整体来分析,装配式建筑结构节点设计的过程中,将先进的技术手段运用其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使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而且传力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最终使建筑的整体性能得到一定的改善。由此可以看出,应不断完善和创新使用材料,创新节点技术手段,才能保證装配式建筑结构节点设计更加科学、有效。

2.5结构技术体系。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技术体系在实际操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重要的问题,这也是设计人员在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最常见的技术之一。将先进的技术手段运用到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中,使结构技术体系不断的完善和创新,能满足现阶段设计的需求,装配式建筑结构技术体系关系到建筑的质量。根据现阶段的发展趋势分析,装配式建筑结构技术体系主要有叠合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和整体框架结构3种。

在实际的操作中,设计人员应对建筑场地进行实际的考察,主要是风荷载、抗震等方面,使用的结构形式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进行选择,确保选择的方案科学、有效。在平面楼盖中,主要是采用叠合板和叠合梁形式,如果是单面或双面的预制剪力墙,可使用竖向剪力墙的构架。钢筋连接时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并严格按技术要求施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在其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具有环保、高效率、高质量的特征,故在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空间,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处理好各方面的问题,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建沛.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与设计[J].冶金丛刊,2017,44(8):221–222.

[2] 陈秋实.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与设计[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20):24.

[3] 梁晨,吕彦斌.试析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设计要点及其发展趋势[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1):56–57.

[4] 王志亮.分析钢结构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施工优势[J].包装世界,2018(7):148.

猜你喜欢

关键点装配式建筑具体应用
500kV智能化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的关键点研究
利用定义法破解关键点
基于“重点·难点·关键点”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学研究
建筑工业化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思考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关于电气自动化在机械采煤中的应用研究
探究立体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
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