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施工安全监测与风险管理研究
2020-11-25黄宗华
黄宗华
摘 要:现如今,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密度比较大,为了能缓解交通压力,城市建设中建立地铁,地铁工程本身属于大项目,对应的部门很重要,但是在地铁建设中,各个路段从城市腹部区域经过,受到环境、地形和地质等因素的影响,整体管理难度比较大,甚至容易引起安全事故。本次研究中以地铁施工中的监测技术作为基础,对具体管理措施分析。
关键词:地铁施工;安全;监测;风险管理
引 言
地铁在构建过程中是非常复杂的,地铁建造对于技术的要求非常高,而且建造的时间很长,所以地铁在建造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高风险的问题,大多是由于地铁检测不到位,没有进行科学化的管理等理由导致的,每当这些风险出现的时候,就会导致很多人力资金的缺失,再严重时,还会造成人员的受伤死亡,对城市建设和规划都有不好的影响。
一、地铁施工的工程特点
(1)地铁施工受到地质因素的影响是最大也最显著的,如果地质条件发生变化的话就会带来各种安全风险,改变风险的程度。地铁施工一般都是在地下进行的,地下结构又非常的复杂,所以,在施工之前必须要对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其中围岩对于结构就有非常大的约束抗力,因此一定要研究围岩的岩性,对结构和底层的连接进行检测,分析两者对结构产生的力的作用。还有就是水文因素的影响也很大,必须也要认真对待。(2)地铁的线路通常都是很长的,能够达到几十公里,呈线性分布,这样地铁就可能穿越很多不同的地层或地下设施,比如说建筑物的地基、地下管线等等,都会对地铁的施工产生一定影响。
二、地铁施工中的监测技术
(一)三轴地震检波器监测技术。在地面上进行的施工活动会产生振动,对位于工地下方的隧道或地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同样,用于建造新隧道的过程和设备,如爆破或隧道掘进机,可能会对现有的隧道或地铁系统造成损害。这些活动产生地面振动,从地面穿过地下。当新建地铁的施工中振动水平足够高时,它们也会破坏道路,建筑物或地面上的其他结构。类似地,当来自地上建筑物或新隧道的构造的振动水平足够高时,岩石或其他材料可能会脱落并落在隧道中的轨道或道路上。在这些情况下,交通系统可能需要关闭,直到找到碎片并修复出现的损坏。这些损失可能带来高昂的代价,甚至导致项目延误。三轴地震检波器的监控系统记录振动和空气过压水平。记录的数据可以立即查看,因此可以在任何问题发生之前调整地铁施工的活动。可以在設置的预配置级别上触发警告和警报,并且这些级别可能因每个作业活动的不同而异。三轴地震检波器的监控系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形式报告任何警告或警报。发生危险时,可自动触发警报器和指示灯。可以在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上查看这些通知,并且可以保留数据的历史记录,以便于今后的档案查询。三轴地震检波器监测单元与各种传感器相结合。监控系统可以快速安装和轻松配置,配套的电缆长度最长可达1000m,因此可以在地铁施工项目之外安装和配置监控单元。
(二)支撑轴力的监测。在基坑支护结构中需要使用内支撑这一重要构件,因为它有助于防止基坑变形,内支撑是否稳定对于基坑的顺利施工有重要意义。在监测支撑轴力的时候,尽量使用基坑变形幅度大的地方,而监测断面的地点应该设置在靠近桩体水平位移监测点处,形成一组监测断面;在检查钢支撑时要使用轴力计,并将其放置于钢支撑的顶端;使用钢筋计进行监测的过程中,监测点应该设置在混凝土支撑部分的中央或是两个端点之间的1/3处。
(三)地铁施工中的全自动监测。由莱卡公司开发的自动监测系统可以使用包括数十个全站仪在内的一整套仪器建立监测地铁施工中地上和地下的多处设施。该全自动监测系统包括用于记录振动的隧道内的地震仪,用于监测偏转的选定结构上的倾斜仪,以及安装在挖掘支撑墙和附近历史建筑物前面的地面中的倾角仪,以监测横向偏转。该系统对地铁施工隧道墙壁进行精确测量,借此可以向施工者发出任何可能对地上和地下建筑物或工人构成危险的超差运动。
三、地铁施工中安全风险管理的措
(一)做好开工前的工程环境调查。地铁项目在开工建设前,需要对整个施工方案中涉及的建筑物和施工中存在的管线进行实地细致调查,这些区域都是地铁施工中极易出现问题和施工事故的区域,具体的地铁施工环节,建筑物和管线有可能使得地铁施工出现涌水、坍塌等事故,这些事故会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需要对其细致调查后,对施工方案进行评价,以确定施工方案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具体的施工环节中,不受建筑物和管线的影响。
(二)加强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设。提高地铁建设安全风险管理水平,首先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施工现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和创造效益,创建优良工程,树立起企业品牌和行业信誉,提高市场竞争力。项目施工进场前,项目负责人、施工队伍以及所有操作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用合同条款来强化明确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安全责任,加强自身安全保护意识。现场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体系,并在现场设置质量安全员,赋予相应安全管理权力,以便其有效行使职责。同时督促承包商建立安全生产工作制度,以实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并尽力帮助承包商完善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目标管理制度和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标志认证和发放制度。
(三)加强排除施工风险的力度。对于地铁施工中潜在危险的管线,需要对其准确的了解,例如熟悉其管线的老旧状况、走向、埋深、体积及用途等信息,并及时和经常性的与管线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在多部门的协同配合下进行施工,对于提升施工项目的风险管理大有益处。在具体的地铁项目施工中,一旦发现管线状态与文件资料中不相符,应及时上报建设单位和管线涉及的部门进行交流沟通,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不得对项目进行自主施工,特别是对于一些重要管线设施。
(四)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在地铁施工现场设置警告牌或安全标语,并在施工入口处根据要求布置平面分布图和施工管理条例,施工现场周围要安装防护栏,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都要穿戴好安全防护衣物,在危险地带施工的人员要凭证进场。地铁项目施工中需要使用很多电器设备,而这些设备都很容易造成电灾和火灾,所以各部门要切实做好防电和防火工作。施工中的机械设备应该定时修理和维护,尽量使用新型机械设备。地铁施工需要用到不同类型的施工材料,使用材料的数量也较多,要切实有效地管理好施工材料。要建设一个材料存放地,安排专人监管,施工材料要按照编码和种类存放,确保施工现场的材料准确无误,从而提高地铁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管理效率。
结 语
地铁施工建设环境复杂,工序繁多,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大,因此风险管理难度较大。施工期间的安全监测是整个工程施工的眼睛,所以,这就要求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监测工作,加强前期安全监测项目设计,严格控制指标,并且有针对性的做实监测项目,在此基础上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地铁施工的正常开展。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围绕着地铁施工安全监测与风险管理展开论述,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曹永鹏.浅谈地铁施工监测技术与安全风险管理[J].居舍,2018(33):115-116.
[2] 孙亮.分析地铁施工中的监测技术与安全风险管理[J].居舍,2019(19):179+124.
[3] 卜宪龙.地铁施工中的监测技术与安全风险管理[J].山西建筑,2019,45(05):227-228.